首页期刊导航|预防医学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预防医学论坛
预防医学论坛

齐小秋

月刊

1672-9153

yfyxlt@vip.163.com

0531-82941186

250014

济南市经十路16992号

预防医学论坛/Journal Preventive Medicine Tribu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系列刊物之一,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内容以反映和交流全国各地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工作者的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为主,突出学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特点。本刊自2001年起开设”继续教育园地”栏目,聘请国内预防医学专业的知名专家讲授相关专业的新进展,凡是本刊订户均可报名参加(需交注册费),学习完全年(6期杂志)继续教育园地”内容者可授予国家工类学分10分。本刊自办发行,订阅者请汇款至本刊编辑。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1年山东省威海市中小学生近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闫兆凤赵健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21年山东省威海市中小学生的视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近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1年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山东省威海市18所中小学校4 555名学生,开展视力筛查和近视状况问卷调查.计算近视检出率,采用x2检验分析不同特征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的影响因素.结果 威海市中小学生的近视率为81.58%(3 716/4 555).各年级学生的近视率分别为小学四~六年级64.20%(970/1 511)、初中87.17%(1 359/1 559)、高中93.40%(1 387/1 485),学生的近视率随着学段增加而递增(x2 趋势=465.0,P<0.001).女生、男生的近视率分别为84.13%(1 892/2 249)、79.10%(1 824/2 306),女生的近视率高于男生(x2=19.4,P<0.001).城区、郊县学生的近视率分别为80.01%(2 041/2 551)、83.58%(1 675/2 004),城区学生的近视率低于郊县学生(x2=9.32,P<0.001).不同特征座位调换周期(x2=231,P<0.001)、课桌椅调节频次(x2=121,P<0.001)、每天眼保健操次数(x2=87.7,P<0.001)、课间休息地点(x2=35.7,P<0.001)、放学作业时长(x2=13.6,P<0.05)、课外文化课补习时长(x2=13.6,P<0.05)、是否限制视屏时间(x2=35.3,P<0.001)、读写姿势达标与否(x2=42.1,P<0.001)、每天看电视时长(x2=22.4,P<0.001)、是否阳光直射用眼(x2=67.0,P<0.001)、天黑看屏关灯与否(x2=76.1,P<0.001)、躺爬用眼与否(x2=105,P<0.001)、走路乘车视屏与否(x2=99.8,P<0.001)、眼睛距离电脑66 cm情况(x2=21.1,P<0.001)、眼睛距离电视3 m情况(x2=7.76,P<0.05)、持续用眼时间(x2=63.2,P<0.001)、白天户外活动时间(x2=15.8,P<0.001)、睡眠时间(x2=302,P<0.001)以及父母近视情况(x2=81.0,P<0.001)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1.384,95%CI:1.172~1.635,P<0.001)、所在地(OR=1.430,95%CI:1.187~1.723,P<0.001)、年级(小学 OR=6.654,95%CI:4.554~9.723,P<0.001;初中 OR=2.048,95%CI:1.426~2.941,P<0.001)、父母近视情况(仅父亲近视 OR=0.535,95%CI:0.423~0.675,P<0.001;仅母亲近视 OR=0.598,95%CI:0.479~0.746,P<0.001;父母均近视OR=0.377,95%CI:0.298~0.0.477,P<0.001)以及每天睡眠时间(小于8 h睡眠OR=0.574,95%CI:0.409~0.804,P<0.001;8~10 h 睡眠 OR=0.764,95%CI:0.619~0.943,P<0.001)是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结论 2021年威海市中小学生近视率较高,不同地区、年级、性别、睡眠时间及父母近视状况均是中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

    中小学生近视视力学校卫生影响因素

    山东省临沂市新报告≥50岁HIV/AIDS病例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莉王子夫王燕李印邦...
    133-136,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山东省临沂市新报告≥50岁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和优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防治综合信息系统,收集截至2022年12月31日现住址在山东省临沂市的确诊时年龄≥50岁的HIV/AIDS病例,采用寿命表法描述生存状况,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350例HIV/AIDS病例纳入分析,其中HIV感染者210例(占60.00%)、AIDS患者140例(占40.00%).接受抗病毒治疗300例(85.71%).截至观察终点,存活265例,死亡85例,确诊阳性后第1、3、5、10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8.04%、70.84%、64.04%、57.7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已婚有配偶(HR=0.478,95%CI:0.268~0.850,P<0.05)、初中学历(HR=0.344,95%CI:0.161~0.733,P<0.05)、已接受抗病毒治疗(HR=0.142,95%CI:0.066~0.308,P<0.05)和首次 CD4 细胞计数 200~349 个/μL(HR=0.381,95%CI:0.185~0.784,P<0.05)、首次 CD4 细胞计数 350~499 个/μL(HR=0227,95%CI:0.092~0.561,P<0.05)、首次 CD4 细胞计数≥ 500 个/μL(HR=0.359,95%CI:0.143~0.901,P<0.05)的病例死亡风险相对较低.结论 临沂市≥50岁HIV/AIDS病例的生存率有待提高,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和首次CD4细胞计数是该人群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

    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生存分析影响因素

    2017-2022年山东省威海市市售食品重金属监测结果分析

    王春萍郭琴马一丁
    13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山东省威海市市售7大类食品重金属污染情况,为健全食品安全网络、保障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2022年按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要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威海市4个行政区域的超市、农贸市场、养殖场采集水果类、谷物类、豆类、水产类(鱼类、甲壳类、双壳类、藻类等)、蔬菜类(萝卜、青椒、藕、薯类等)、坚果类(花生)、茶叶等7类食品样品,共计1391份.依据国家标准,测定食品中重金属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综)及安全限值法(MOS)评价各类食品的污染情况.结果 茶叶铅中位数最高(0.181 mg/kg),水产类的双壳贝类镉中位数最高(1.010 mg/kg),水产类的藻类砷中位数最高(3.034 mg/kg),水产类的甲壳类汞中位数最高(0.014 mg/kg).7类食品中铅、砷、汞的检出率最高为水产类,镉的检出率最高为在坚果类中,豆类及制品、蔬菜类和水产类存在重金属超标情况.双壳贝类(P综=4.434)为重污染,豆类及制品(P综=2.926)、甲壳类(P综=2.918)为中污染,水果类(P综=1.179)为轻污染,7类食品摄入铅、镉、汞、砷的安全限值(MOS)均<1.结论 2017-2022年威海市7类食品不同程度受到重金属污染,水产类的双壳贝类污染程度最高,其次为豆类及制品和水产类的甲壳类,水果类为轻污染,但铅、镉、汞、砷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处于可接受水平.

    食品重金属污染

    2017、2022年青岛市市北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比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孟铃洁李玉华吴若男赵绪建...
    142-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2017、2022年青岛市市北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比较两个年度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按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17、2022年分别对青岛市市北区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分析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对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结果 2017年调查1 515人,2022年调查911人.2017年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21.30%,2022年为35.74%;35~44岁年龄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幅度大.2017、2022年居民的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分别为39.70%、46.59%,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分别为26.00%、37.39%,健康技能素养分别为27.30%、35.80%,科学健康观素养分别为46.80%、57.08%,传染病防治素养分别为21.85%、39.91%;慢性病防治素养分别为30.00%、39.38%,安全与急救素养分别为45.80%、64.82%,基本医疗素养分别为23.10%、29.96%,健康信息素养分别为45.80%、60.51%.2017年青岛市市北区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其中文化程度方面以大专/本科及以上OR值最高(OR=0.510,95%CI:0.357~0.728,P<0.01),职业方面以其他组OR值最高(OR=0.643,95%CI:0.440~0.940,P<0.05),家庭年收入方面1~2万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086,95%CI:0.020~0.374,P<0.01).2022年的影响因素仅有文化程度,大专/本科及以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944,95%CI:1.071~22.826,P<0.05).结论 与2017年比较,2022年青岛市市北区居民健康素养提升较快;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是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

    居民健康素养临界健康素养健康教育

    2018-2021年山东省平度市蚊虫监测及生态学特征分析

    彭珍燕代守杰高龙玉李炳辉...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山东省平度市蚊虫种类、分布、密度和季节消长特征,为蚊虫及蚊媒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2021年每年1-12月,随机选取山东省平度市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和牲畜棚等生境,采用诱蚊灯法监测蚊密度;每年5-10月份,随机选取居民区、公园/竹林、旧轮胎堆放地/废品站/工地等生境,通过双层叠帐法监测蚊密度.结果 诱蚊灯法监测显示,2018-2021年共捕获雌蚊6 549只,平均蚊密度为1.32只/(台·夜),以淡色库蚊为优势种群(占92.44%),其他依次为中华按蚊(占2.26%)、白纹伊蚊(占0.83%)和三带喙库蚊(占0.29%);居民区、公园、医院、民房和牲畜棚成蚊密度依次为1.50、1.00、1.44、0.50、2.63只/(台·夜),不同生境蚊密度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498,P=0.974),不同生境蚊种构成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092,P=0.000).双层叠帐法监测显示,2018-2021年共捕获雌蚊319只,均为白纹伊蚊,平均蚊密度为1.33[只/(顶·h)];居民区、公园/竹林、旧轮胎堆放地/废品站/工地平均蚊密度依次为1.38、1.50、2.00[只/(顶·h)],不同生境蚊密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081,P=0.960).成蚊密度高峰集中在7-9月,季节性特征明显.结论 2018-2021年平度市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蚊密度呈现明显的季节消长趋势,成蚊活动主要集中在7-9月份,存在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风险.

    蚊虫蚊媒传染病生态学特征诱蚊灯法双层叠帐法

    东营市东营区流感季初中及以下学生流感疫苗接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缪建防张少强汪进洋马景翠...
    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东营市东营区流感季初中及以下学生流感疫苗接种现状,探讨影响学生流感疫苗接种的主要因素.方法 于2023年3-4月通过问卷星平台,使用电子问卷对东营市东营区4家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辖区的初中及以下学生家长进行流感疫苗接种认知现状问卷调查,收集接种流感疫苗情况、家长性别、学校类别、户籍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家长与学生关系、家长年龄、家长职业、家长文化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是否担心新冠与流感双流行等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学生流感疫苗接种的因素.结果 调查共回收合格问卷1 818份,其中曾为学生接种过流感疫苗的占比39.93%(726/1 818).不同学校类别(x2=26.858,P<0.001)、户籍所在地(x2=5.113,P=0.024)、家长职业(x2=124.133,P<0.001)及文化程度(x2=62.848,P<0.001)、家庭平均月收入(x2=27.619,P<0.001)、是否担心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与流感双流行(x2=22.429,P<0.001)的家长对流感季接种流感疫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职业为教师(OR=7.756,95%CI:3.766~15.973,P<0.001)、医务人员(OR=11.010,95%CI:4.808~25.211,P<0.001)的家长为其子女接种流感疫苗的意愿普遍更高,调查对象中知道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OR=2.208,95%CI:1.611~2.553,P<0.001)、担心新冠与流感双流行(OR=1.815,95%CI:1.310~2.514,P<0.001)的家长更愿意在流感季为其子女接种流感疫苗.结论 东营区初中及以下学生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低,家长职业及知道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担心新冠与流感双流行的家长更愿意在流感季为其子女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学生疫苗接种影响因素

    食物和饮水中锶含量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周荣荣陈建文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物和饮水是人体锶摄入最普遍与安全的途径,随着公众对锶元素生理作用认识的逐步提升,对食物和饮水中锶含量的关注度也在提高.锶元素对机体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在促进骨骼健康、预防心血管疾病、调节生殖健康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食物中含锶量与其种类、种植地水质以及土壤含锶量有关,日常食品中锶含量较低且不同食物之间锶含量差异较大,同样在日常饮水中锶含量差别也较大,对食物和饮水中锶含量的检测已显得极为重要.为满足检测机构对食物和饮水中锶含量的检测需求,本文对现行食物和饮水中锶含量检测方法进行梳理与综述,以期为食物和饮水中锶含量检测及居民膳食调查提供参考.

    健康食物饮水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