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诊疗技术早在17世纪就已传入欧洲,但直到20世纪,欧洲医学界才开始关注中医理论和文化,掀起翻译《黄帝内经》的热潮.深入研究《黄帝内经》的不同译本对提高中医古籍的翻译水平及探讨中医知识的国际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以法国汉学家腊味爱的法语节译本《内经素问》(Nei Tching Sou Wen,1990年版)为研究对象,从哲学诠释学角度,以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理论为分析框架研究可知,《内经素问》法译本包括全盘接受与"信任"传统中医、西方现代科学知识"侵入"中国传统文化、以应用为目的"吸收"原则,以及还原医古文以补偿语境缺失等翻译特点,对中医典籍的翻译与海外传播提供了重要借鉴.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经典海外传播对中医药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中医经典海外传播存在课程覆盖面有限、语言障碍、师资明显不足等困境.通过考察法国汉学家伊丽莎白(Elisabeth Rochat de la Vallée,中文名罗姹)在美国科罗拉中医教学时的《黄帝内经》课堂,发现其以"汉字立论"的跨国际授课方式对中医经典的海外传播与教授具有借鉴意义.未来,中医经典海外传播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保持积极的开放态度,并与更多海外汉学家建立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