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

王群

双月刊

1673-6281

zyywh@126.com

021-51323038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

中医药文化/Journal Chinese Medical Culture
查看更多>>《中医药文化》由原《医古文知识》改名而来,从2006年起出版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学术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以中国文史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等为主要内容,探求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交流中医名家学术思想,发扬中医医德伦理,传播中医药知识。提高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鉴赏水准和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雅俗共赏、格调高雅、国内唯一一本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日本小太郎公司研制汉方颗粒剂历史过程考察

    梁永宣李敏
    289-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1967 年 6 月,小太郎公司成功将 6 种汉方颗粒剂纳入日本医疗保险体系,这一成就得益于公司创始人上田太郎的人生经历及其广泛的社交网络.上田太郎源于"奶粉说"的制作理念,可能受到了经方学者藤平健的影响;医史学者石原明推动了公司从家族企业向现代公司的转型;关东名医矢数道明和大塚敬节为小太郎公司的汉方理论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支持;药剂师山元章平建议开发颗粒剂,使公司产品中含有大量仲景处方;药学专家木村康一和高桥真太郎确保了颗粒剂制作的技术实力,桑野重昭则是产品成功制作的关键人物;医师会会长武见太郎积极推动了颗粒剂进入医保.通过探讨上田太郎及其团队努力促使汉方颗粒剂制作从梦想变为现实的历史过程,旨在为当代剂型研发等研究提供参考.

    汉方颗粒剂小太郎公司历史上田太郎

    世界首部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英译及西传考证

    王珊珊王银泉
    301-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梳理《洗冤集录》外译的历史,纠正了若干长期以讹传讹和语焉不详的译本史实,聚焦汉学家翟理斯和马伯良译本的成书背景、翻译特点、传播效果等,同时讨论了中国典籍谁来译和怎么译的问题.研究发现,《洗冤集录》在英语世界的传播至少开始于 1853 年.1924 年的翟理斯译本和 1981 年的马伯良译本为仅有的两个公开出版的英文全译本.翟理斯译本在西方影响很大,被公认为《洗冤集录》"最有影响、最具权威"的英译本,但是他采用了删减翻译法,底本是清代的一个衍生本.马伯良译本是迄今唯一依据《洗冤集录》原本翻译的版本,译研结合的翻译策略保证了译文的可靠性和信息完整性,极大地提升了其译本在西方的接受度.

    《洗冤集录》法医学英译翟理斯马伯良

    德国汉学家文树德中医典籍翻译思想研究

    段天泽
    314-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国汉学家文树德以中西医比较及中医翻译研究著称,翻译了《黄帝内经》《难经》《本草纲目》《银海精微》等中医典籍,形成了其独特的中医典籍翻译思想.文树德中医典籍翻译思想展现在其中医药译著、研究专著、论文、相关采访和报道中,主要集中于翻译文本选择、翻译原则、翻译理念三个方面,并在该翻译思想指导下形成了"四步方法论""直译""厚译"等翻译策略.文树德独特的翻译实践活动形成了良好的译介效果,为中医典籍翻译和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重要启示.

    中医典籍翻译文树德翻译思想汉学家

    越南医籍《海上懒翁医宗心领》版本考

    芮芸杨丽娜阮明玉
    325-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上懒翁医宗心领》是越南第一部内容完备的医学全书,在越南医学史上有里程碑的意义.该书由越南医家黎有卓所著,早期以手稿本或传抄本形式流传于其弟子之间,名为《懒翁心领》,经后人搜集、刊印,于咸宜元年(1885)刊刻出版,名为《新镌海上懒翁医宗心领全帙》.通过考据该书版本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梳理该书不同版本之间的源流演变,为今人研究越南医家黎有卓医学思想在越南的发展脉络提供参考.

    《海上懒翁医宗心领》越南医籍版本考证域外汉籍

    福柯知识考古学视野下的针灸人文研究启示与思考

    王丽
    33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柯知识考古学对知识生成的分析与考察为针灸人文研究提供了理论启示及方法提示.通过构建—解构—重构的考古学方式探讨针灸知识的生成及理论化是考察针灸话语实践、按照既定秩序和规则探寻针灸知识表达形式的有效方法.将知识考古的方法应用于针灸人文研究进行思路检视及方法探讨,是对针灸学科理论研究的自省,可以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路径,呈现不同的思考视角,扩大研究者的科研视野.

    人文研究针灸知识考古学福柯

    中医隐喻:肺、胆因何成"将军"

    倪奇贾春华赖敏
    341-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素问·灵兰秘典论》有"肝者,将军之官"一语,"肝为将军"已成为中医学中较为主流的观点.但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肝并不是唯一称"将军"的脏腑,《张仲景五脏论》《备急千金要方》《华氏中藏经》等医籍中,肺与胆也都被喻为"将军".因此,结合医籍成书年代的社会政治背景,从隐喻的角度分析肺、胆为将军的原因及其与藏象理论的关联,"将军"作为始源域所映射的脏腑由肝扩展到肺和胆,以及"肺、胆为将军"的官职隐喻未被后世沿用,与不同历史时期"将军"职能、地位的变化密切相关;不同时期"将军"的职能、地位与藏象理论中肺和胆的功能、位置是"肺、胆为将军"官职隐喻形成的重要基础.由此可见"隐喻"在中医藏象理论构建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将军之官隐喻

    北京医药卫生档案(1912-1936)所载成药造假现象研究

    孙一丹熊益亮王育林
    348-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市档案馆馆藏有大量的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档案,搜集1912年至1936年间有关成药造假的案卷部分,从造假者、受害者、管理者三个角度对成药造假现象及其背后的成因、社会影响进行探究,此时期的成药造假人员素质不高,造假手段多样,还伴随一定程度的封建迷信宣传.民国时期的药品管理属于警察机关的职权范畴,警察机关对于售卖假药的管理相对严格,部分民众也具备法律维权意识,这得益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

    档案医药卫生中成药假药民国时期

    人工智能时代中医药发展面临的法律与伦理问题研究

    李红岩李玲顾伟馨
    355-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将引发一系列的法律和伦理问题.为遵循"科技创新伦理先行"的理念,对中医药领域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及其现状的研究和中医药伦理主体内涵及其现状的研究进行分析,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中医药领域可能出现和亟需解决的法律和伦理问题.强调在法律方面应对医患关系、责任主体等根本性问题进行立法,在伦理方面应完善具有中医特色的审查制度并高度重视研究人员在伦理方面的欠缺.

    人工智能中医药法律伦理

    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改《千金要方》药名探析

    刘苏槿李文飞曾凤
    365-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千金要方》宋校本与新雕本版本异文为材料,对《新校<备急千金要方>例》所涉药名进行对勘分析,发现宋臣整理该书时注重考辨名实、区分药用部位、对药名进行补充并通改,使该版本的药物分类趋于细化,体现了宋代本草学的发展水平,强化了该书的临床实用性.但宋臣校改本存在理校径改、所据文献不明,与宋代本草学认识存在相违之处,由此提出通行本宋校《千金要方》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值得高度重视,切忌盲信盲从.以此研究为切入点,可深入探讨宋臣校改中医古籍的思想理念及指导原则,以便为宋校医书的当代应用以及传世本草文献的校勘等提供参考.

    《千金要方》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改药名古籍版本

    20世纪50-80年代广东蛇伤药物研究整理的历史回顾

    师为人
    373-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 世纪 50 年代国家中医政策调整后,广东省通过献方、采风和召开蛇医经验交流会,搜集了部分蛇伤方药,并举办治疗毒蛇咬伤训练班进行推广.蛇医经历身份转换,成为正式医生,协助蛇伤方药研究.之后,广东省制订协作计划,派医药研究单位到广东各地针对性搜集、整理和筛选民间蛇伤方药并进行协作研究,将其改进为方便使用的剂型.期间广州召开了两届全国蛇伤学术会议,并承办全国蛇药经验交流学习班,实现了跨省交流和协作研究.抗蛇毒血清开始被用于临床后,广东各医疗单位对中草药、中药蛇伤制剂和抗蛇毒血清的取向出现分化.当代广东蛇伤方药研究整理的历史可以反映中、西医在当代中医药演进中的复杂关系.

    中草药毒蛇咬伤广东民间疗法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