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右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右江医学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右江医学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黄照权

双月刊

1003-1383

youjiangyixue@163.com

0776-2825575

533000

广西百色市中山二路18号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院内

右江医学/Journal Youjiang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右江医学》杂志创刊于1972年,国家卫生部原部长陈敏章题写刊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主办。刊号:ISSN 1003-1383,CN 45-1126/R,刊物为《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来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栏目有论著与临床报道、文献综述、预防医学、祖国医学、卫生管理、医学教育、经验介绍、病案讨论、误诊分析、病例报告、临床护理等,以面向基层人员、报道地方医药、突出实用技术为特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icroRNA-142生物学功能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苏拾香覃月秋
    961-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归纳微小RNA142(miR-142)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指出miR-142通过PI3K/AKT/mTOR、MAPK/ERK及NF-κB等信号通路在不同疾病中的调控,因其活性类型不同而异,进而对特定蛋白质和分子的靶向作用,对细胞增殖、自噬、凋亡、迁移及侵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miR-142的表达水平受到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异常甲基化的影响,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能够影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在此基础上,对miR-142作为分子医学潜在治疗靶点的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 miR-142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可能性,并展望了其作为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在疾病预后评估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前景.

    miR-142细胞自噬细胞凋亡

    优化胸痛救治流程对边远山区STEMI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杨桂强岑团刘燕谭玉燕...
    967-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胸痛协同救治体系建设,优化胸痛救治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胸痛中心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救治的668例首诊STEMI患者,按转诊方式和来院途径分别设为常规转诊组203例、胸痛协同救治转诊组46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比较两组患者胸痛救治流程的时间节点、溶栓情况及溶栓再通情况、PCI术中并发症、出院后3个月内不良事件及再住院情况.结果 胸痛协同救治转诊组的各项节点时间均短于常规转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协同救治转诊组的溶栓比例、溶栓再通率较常规转诊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出院3个月后随访,胸痛协同救治转诊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低于常规转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痛协同救治体系建设明显缩短STEMI患者救治时间,降低PCI术中并发症,有助于改善预后.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胸痛协同救治体系胸痛救治流程

    国际标准化比值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关系

    韦倩清廖林林发全
    972-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的大规模临床数据库探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住院病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以来自美国重症监护数据库(MIMIC-Ⅳ)中符合2012年柏林定义的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入ICU后24小时内INR值以三分位数方法分为三组,分别为:Q1组(INR<1.2),Q2组(1.2≤INR<1.6),Q3组(INR≥ 1.6).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评估INR和ARDS患者住院病死率之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进行亚组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共有760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平均年龄为(60.1±17.3)岁,其中54.1%为男性.INR水平与ARDS患者住院病死率有关(P<0.001),Q3组(INR≥1.6)与住院病死率增加明显相关(OR=2.46,95%CI 1.5~4.01,P<0.001),在调整全部协变量后,效应值仍显著(OR=2.22,95%CI 1.28~3.84,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发现,INR水平与ARDS患者住院病死率之间呈线性关系(P>0.05).亚组分析显示,INR水平在年龄、性别、ARDS严重程度、是否合并心肌梗死及是否合并糖尿病亚组之间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结论 INR水平与ARDS患者住院病死率呈线性关系,高INR水平与住院病死率升高有关.

    国际标准化比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住院病死率MIMIC-Ⅳ

    川崎病Sema4D/IL-6轴介导中性粒细胞和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

    王雪蓉张笑唐欣妮周新阳...
    979-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信号素4D(Sema4D)/白细胞介素6(IL-6)轴在川崎病(KD)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选取55例急性期KD患儿作为KD组,30例健康儿童作为HC组,ELISA法检测两组外周血Sema4D和IL-6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表面Sema4D表达;Sema4D体外刺激内皮细胞并检测IL-6表达;用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中性粒细胞后检测Sema4D脱落情况.结果 与健康儿童比较,急性期KD患儿外周血Sema4D和IL-6明显升高,而Sema4Dhigh中性粒细胞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刺激组比较,Sema4D刺激组的内皮细胞IL-6表达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刺激组相比,Sema4D处理组的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显著增加中性粒细胞Sema4D的脱落(P<0.01).结论 川崎病冠脉病变过程中可能存在由Sema4D/IL-6轴介导的中性粒细胞和内皮细胞互作方式.

    信号素4D白细胞介素川崎病中性粒细胞冠状动脉内皮细胞

    气道廓清技术联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老年性坠积性肺炎的优效性

    陈丹李大权孔晋亮温柳云...
    983-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气道廓清技术联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老年性坠积性肺炎中应用的优效性.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人医院诊治的老年性坠积性肺炎患者112名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单纯随机法分成两组,实验组(n=55)采用气道廓清技术联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对照组(n=57)采用单纯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收集老年性坠积性肺炎患者相关资料,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基础情况(年龄、性别、营养评估、生活自理能力、肺炎评价、半定量咳嗽能力评价)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72小时症状好转率、72小时生命征和肺部CT检查结果好转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C反应蛋白在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病期间抗生素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痰液和肺泡灌洗液病原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道廓清技术联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较单纯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治疗老年性坠积性肺炎中优效性明显.

    气道廓清技术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坠积性肺炎老年

    基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的DRG病组分析

    李小玲刘远波
    989-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诊断相关分组(DRG)体系下,基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的DRG病种入组状况及其对科室管理运营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在广西某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住院并以DRG方式支付结算的病例,对儿童康复病例的DRG病种构成、权重以及医保费用等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比实施DRG结算前后(2021年与2023年)的住院天数、药品费用占比、耗材费用占比等效率指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2023年共入组2108个病例,其中核心疾病诊断相关分组频次较高的依次为儿童期精神发育障碍(占45.11%)、神经系统变性疾患(占27.61%)、精神心理康复(占8.59%).全年DRG支付盈亏率为-2.10%,其中以运动障碍为主的神经系统变性疾患组别盈利显著,而以童年孤独症为主的儿童期精神发育障碍组别亏损较多.实施DRG结算前后住院天数无显著变化,药品费用占比与耗材费用占比均有所下降,患者满意度有所提升.结论 在DRG体系下,基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面临一定程度的资源分配不均问题.为应对此挑战,需结合政策导向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一步优化学科建设,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同时提升治疗效果和经济效益.

    儿童康复诊断相关分组(DRG)病种分类医疗资源配置

    《右江医学》可以直接使用的部分英文缩略语

    《右江医学》编辑部
    994页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疗效观察

    陈培升林泽毅覃柯璋
    995-10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SPD)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循环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选择贵港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2020年5月-2024年4月诊治的116例肝硬化PH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61例)和对照组(55例),研究组予腹腔镜下SPD治疗,对照组予开腹SP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流循环、血常规和血清IL-6、TNF-α水平,并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第1天引流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相比于术前两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和凝血酶时间(PT)水平均下降,白蛋白(ALB)水平则升高,且研究组的TBIL、ALT、PT水平更低,ALB水平更高(P<0.05);术后门静脉、脾静脉的静脉直径(VD)、血流量(VF)较术前减小,流速(VV)水平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VD、VF更小,VV水平更高(P<0.05);术后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1个月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 腹腔镜SPD术式相比于开腹SPD术式,可减少肝硬化PHT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及血流动力学,降低IL-6、TNF-α水平.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肝功能血流循环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生大黄液灌肠结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对手术后腹腔感染患者临床症状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邢飞张海东
    1001-10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生大黄液灌肠结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对手术后腹腔感染患者临床症状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8月在商丘市中医院进行腹部肠道相关手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70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术后在纠正酸碱和水电解质紊乱、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大黄液灌肠结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疗效及炎症因子、肠黏膜屏障功能水平.结果 观察组恶心呕吐和腹胀腹痛两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肠黏膜屏障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 d、7 d后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二胺氧化酶(DAO)、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脂多糖(LPS)降低,对照组治疗3d后炎症因子降低,DAO、LP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7 d后炎症因子、肠黏膜屏障功能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3 d后炎症因子低于对照组,治疗7 d后WBC、LPS、PCT、DAO、TNF-α低于对照组(P<0.05),ES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14例,有效16例,总有效30例,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大黄液灌肠结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可降低腹部肠道相关手术后腹腔感染患者感染相关指标的表达,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和临床症状消失.

    生大黄灌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腹腔感染胃肠功能肠黏膜屏障功能

    2020-2023年广州某医院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的横断面研究

    黄海燕赖圣明任书纬肖艳红...
    1007-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广州某医院甲型、乙型、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特征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对病毒性肝炎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对2020年1月-2023年12月在广州某医院接受血清HAV-IgM抗体、HBV表面抗原、HCV抗体、HEV-IgG抗体及HEV-IgM抗体检测的门诊、住院患者及体检者的阳性率、年份、性别和年龄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 近4年HAV-IgM抗体、HBV表面抗原、HCV抗体、HEV-IgG抗体及HEV-IgM抗体的阳性人数及阳性率依次为40 例(0.04%)、28 120 例(11.16%)、1294 例(0.54%)、13 773 例(15.76%)和 426 例(0.46%),阳性率最高的为HEV-lgG抗体,阳性数最多的为HBV表面抗原;HEV-lgG抗体阳性数及阳性率有逐年下降趋势;不同年份的HBV和HEV-lg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HBV、HCV、HEV-IgG的阳性率均高于女性,HBV、HCV、HEV-IgG的男女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表面抗原和HEV-lgG抗体不同年龄段男女感染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HBV表面抗原、HCV、HEV-Ig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仍是感染人数最多的病毒性肝炎,其次是戊型肝炎,其高阳性率也应引起广泛关注,此外男性在多种病毒性肝炎中感染均高于女性,应是防控的重点.

    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