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铀矿地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铀矿地质
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学会
铀矿地质

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学会

张金带

双月刊

1000-0658

ykdz@chinajournal.net.cn

010-64965404

100029

北京9818信箱

铀矿地质/Journal Uranium Ge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性学术与技术兼顾的核地质类核心期刊,先后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收录,并已改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本刊旨在促进核地质科学与技术方面的交流和应用。主要登载铀矿地质领域内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和阶段性成果,内容包括铀矿地质、普通物探及放射性物探、遥感技术方法、钻探技术、分析方法、环境地质、水文与工程地质、非金属及建材地质等。文章形式主要有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综合评述、技术交流、科技开发与市场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哈拉阿拉特山以北中-新生代地下水渗流机制初探

    张强唐湘飞何松闫晶晶...
    497-5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砂岩型铀矿形成过程中,地下水既是驱动力又是铀元素运移的载体,地下水问题一直制约着砂岩型铀的矿找矿方向.文章以岩心孔渗参数和砂体的沉积规律作为切入点,对新疆哈拉阿拉特山以北地下水渗流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将实验室岩心孔渗分析数据作为约束条件,计算研究区目的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结果表明:测井曲线计算的渗透率与岩心分析的渗透率具有较好的吻合关系,孔隙度和渗透率曲线可以表现井中砂岩的连续性变化趋势;通过对6号、9号勘探线钻孔的渗透率梯度变化进行分析,认为渗透率在研究区总体呈现由北东到南西逐渐增高的变化规律,结合研究区的地层的演化规律,划分出3个水文地质单元亚区.此次研究为铀矿找矿工作拓宽了找矿思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渗透系数阿尔奇公式古地下水砂岩型铀矿

    江西相山居隆庵铀矿床隐式三维地质建模

    马粉玲吴志春刘平华李华亮...
    506-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铀矿床的三维地质建模主要采用显式建模方法,但该方法在建模过程中存在大量人机交互操作,且数据变化后模型难以快速更新.为提高铀矿床三维地质建模效率,探索运用快速径向基函数插值法进行三维地质建模,该方法可直接运用钻孔分层数据进行空间数据插值快速构建三维地质模型.文章选用Leapfrog Geo软件为建模平台,运用 35个钻孔数据和隐式函数快速、自动、高精度构建了居隆庵铀矿床三维地质模型,并运用后增的3个钻孔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快速动态更新.结果表明,隐式三维地质建模具有速度快、操作简单、精度高、模型可快速更新等特点,可为其他地区的铀矿床三维地质建模提供技术借鉴.构建的居隆庵铀矿床三维地质模型立体呈现了矿区深部各地质体的三维形态特征,为下一步深部找矿提供了重要依据.

    隐式三维地质建模快速径向基函数居隆庵铀矿床LeapfrogGeo软件

    铀矿测井资料解释与管理一体化网络平台设计与开发

    杨怀杰乔宝强朱鹏飞王祥超...
    516-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铀矿勘查生产过程中对测井资料的需求出发,采用面向对象的现代软件工程开发思想和技术手段,设计了一套测井资料处理解释和管理一体化网络平台.平台集测井数据管理、测井数据处理解释和系统维护与管理等功能模块于一体,实现核工业系统内铀矿测井资料标准化解释、规范化存储管理和网络共享应用,以提高铀矿勘查生产研究与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铀矿测井资料处理解释和管理一体化网络平台在鄂尔多斯和松辽盆地进行了大量钻孔的测试工作,平台运行稳定,成果资料准确可靠.

    铀矿测井资料资料共享数据库一体化网络平台

    基于松辽盆地南部地震剖面中地质信息的砂岩型铀矿找矿预测方法研究

    刘鑫姜山高天栋宁君...
    522-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砂岩型铀矿勘查队伍在进行铀矿勘查的过程中收集了大量勘查区内地震剖面,部分地震剖面中隐藏的地质信息未得到充分发掘,文章从地质、物探相结合的研究视角,依托历年铀矿勘查工作经验对收集的地震剖面进行综合分析和二次开发利用,提高地震资料利用率,进一步发挥地震资料在砂岩型铀矿勘查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在地震剖面中识别构造、沉积等要素,将各类要素投影至平面图中进行叠合并筛选,进而确定铀成矿有利部位.该找矿预测方法综合反转与走滑构造预测成果、辫状河砂体预测成果、削截不整合预测成果、隆起构造预测成果、洼地预测成果,以岩性地化环境作为控制性指标,结合周围钻孔单孔、连孔信息,实现对铀成矿有利砂体的预测.文章提出松辽盆地南部坳陷期沉积地层处于右旋走滑构造背景下,走滑断裂的局部地区形成挤压应力场造成反转构造,进而形成了古隆起,这一过程同时伴生形成拉伸应力场,进而形成了深洼地,古隆起和深洼地之间过渡带形成一系列发育辫状河的山间河谷地形,应力场的转换形成一系列不整合界面和局部隆起构造,控制了铀矿化的具体位置,其能否最终形成富矿体取决于该具体位置是否处于氧化—还原的过渡带.文章预测了13片外围铀成矿潜力较大且可供下一步钻探工程查证的砂体,预测结果与部分外围铀矿体位置一致,在其中两片有利砂体附近勘查发现两处铀矿产地.文中基于地震剖面中地质信息的找矿预测方法对铀矿找矿具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松辽盆地南部铀矿找矿地震剖面成矿要素预测

    基于NaI晶体的车载γ能谱采集系统研制

    王先贺吴伟军刘金尧陈元庆...
    540-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我国辐射环境监测、核应急、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查等特殊领域的应用要求,研制了一种基于NaI晶体的车载γ能谱采集系统.文章采用NaI晶体探测器将γ射线信号转换为电脉冲信号,设计了前置放大、极零相消、S-K滤波成形、增益调节等调理电路,对NaI晶体探测器原始信号进行了处理,得到了准高斯波形;然后通过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对脉冲信号数字化处理得到谱数据;最后开发了一套上位机分析软件来对谱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及显示,实现了数据捕获、能量刻度、核素识别以及谱线显示等功能.为解决现有车载γ能谱仪分辨率低、谱线漂移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自动无源稳谱算法改善了车载γ能谱仪的能量分辨率和能量线性度,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该设备可以准确快速地进行能谱分析,具有1 024道的高分辨率,能量分辨率达到8.06%(137Cs),对 40K的1.461 MeV能谱峰漂不超过±1道,并具有测量速度快、探测精度高、实时定位等优势,在核应急与核辐射环境监测以及放射性勘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查车载γ能谱采集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自动无源稳谱

    湿度修正对砂岩型铀矿资源量估算的影响

    高龙陈霜王佩华侯树仁...
    547-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γ测井规范》(EJ/T 611-2015),当铀矿石湿度大于5%时,γ测井解释时应对矿石品位进行修正;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一般采用矿石湿品位、湿密度,少数单位使用矿石干品位、干密度.采用矿石湿品位只是将湿度修正值带入到矿石密度中,忽略了湿度修正系数变化对矿层厚度的影响;采用矿石干品位是将边界品位(0.010%)视为γ测井解释下限,待解释结果出来后再对品位进行湿度修正,也忽略了湿度修正系数变化对矿层厚度的影响,这种处理方法源自于硬岩型铀矿床.上述两种湿度修正方法,相当于变相提高了矿段解释品位下限,对于矿石品位相对较低且γ测井曲线边界不清楚的矿段,厚度变薄,进而估算的铀资源量也相应减少.研究表明,目前湿度修正方法会造成个别铀矿床的资源量最多可减少1/3左右,且是易浸出的优质资源;对于品位较高的砂岩型铀矿床或硬岩型铀矿床,γ测井曲线边界清楚,无论使用矿石湿品位、湿密度,还是使用矿石干品位、干密度,对铀资源量估算影响不大.建议估算地浸砂岩型铀矿资源储量时采用矿石干品位、干密度为宜.

    砂岩型铀矿湿度修正边界品位平米铀含量资源量

    机器学习在地球物理勘探中铀矿资源勘查的应用研究进展

    韩世礼肖健柳位
    555-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器学习有自动性、高准确性、可扩展性等优势,适用于大数据处理和自适应任务.在地球物理勘探中运用,可大幅提高勘探效率和准确性,促进技术进步,实现地球物理向智能化解译的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机器学习在地球物理领域的常用先进方法,如深度学习、深度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特点.其次介绍了放射性勘探、地球物理测井、成矿预测和联合反演的基本原理,同时对前人在机器学习应用到这4方面地球物理领域的实际应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机器学习在这4个领域中的应用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通过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地球物理勘探能够取得更加全面、精准和高效的成果,同时也能推动这项技术的不断进步.

    机器学习放射性勘探地球物理测井成矿预测联合反演

    卡车扫描站在湖山铀矿应用效果研究

    陈洪章陈宁秦超飞荣建锋...
    565-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山铀矿主要赋存在罗辛组和可汗组之间的接触带以及上部的罗辛组,少量赋存在楚斯组.矿体复杂,空间上品位变化较大,在开采过程中缺乏对矿石品位的有效监控,导致采矿的贫化率和损失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资源利用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解决矿石贫化和损失问题,湖山铀矿开发了门架式矿石品位在线检测系统——卡车扫描站,实现了运矿卡车的不停车测量,提高了测量效率并降低了运行成本.2022年湖山铀矿贫化损失分析结果显示,应用扫描站后,湖山铀矿总贫化率下降约9.6个百分点,总损失率下降约4.6个百分点,带来经济效益约8 874万美元.同时,卡车扫描站作为独立测量系统,有力地保障了湖山铀矿供矿系统的稳定性.

    湖山铀矿卡车扫描站降贫减损放射性测量

    新型单水口PDC钻头在铀矿地质钻探中的适用性研究

    王琳孙祺斌陈西晋少东...
    571-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方地区铀矿地质钻探施工地层大多为砂泥岩,在钻进过程中,冲洗液固相含量较高、孔底净化困难,严重降低钻探施工进尺效率以及成孔质量.为了提高铀矿地质钻探的效率,改善孔底净化条件,设计和研制一种新型3翼单水口PDC(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ac,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通过数值模拟验证该钻头在结构与材料方面的可靠性;通过流体场模拟验证该钻头水路结构设计的合理性;通过现场4个钻孔试验,并与传统4翼多水口PDC钻头钻探指标进行对比,验证该钻头在实钻中能够更快在泥岩地层钻进,提高机械钻速约20%,且能预防较为严重的烧钻事故.新型3翼单水口PDC钻头在铀矿地质钻探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铀矿钻探单水口PDC钻头数值模拟适用性分析

    基于卷积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地浸开采铀浓度预测研究

    贾明滔谭笑苏学斌陈梅芳...
    57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傅里叶变换,提出了一种新型地浸单元浸出液铀浓度预测方法.该方法将浸出液铀浓度监测值时间序列使用EMD进行分解,分解为趋势项、周期项和随机项.通过构建CNN+LSTM网络,并结合傅里叶变换和多项式拟合对铀浓度趋势项、周期项和随机项进行预测,3者预测之和作为铀浓度预测结果.实证结果表明:EMD能够有效分解铀浓度时间序列,模型拟合度比未进行EMD分解的模型提升超50%;基于EMD、CNN+LSTM和傅里叶变换的集成方法预测精度良好,预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为0.348,与LSTM、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和门控循环网络(Gate Recurrent Unit,GRU)等模型相比最高提升超80%.文章提出的集成方法能够准确预测浸采单元铀浓度变化,解决了原有方法和模型无法对非线性、非平稳铀浓度序列进行准确预测的问题,从而为地浸矿山生产规划提供技术支持,并有助于提升中国铀矿山的数字化、信息化程度.

    铀浓度预测经验模态分解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傅里叶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