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设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设备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中国医疗设备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姜远海

月刊

1674-1633

cmd_ed@126.com

010-58697365,58694756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建外SOHO6号楼36层 3601

中国医疗设备/Journal China Medical Devices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卫生部主管,全国公开发行的科技类重要期刊,是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的会刊,已列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并从2001年起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由吴阶平副委员长亲题刊名,由全国著名医学工程专家组成编委会,十五年来,杂志出版质量逐年提高,现为大16开,64页精美增装本,月刊。现开设的主要栏目:专家专论、研究论文、技术创新、医疗设备原理与使用、仪器设备质控与计量、科学管理、仪器设备维修、仪器设备市场信息、购置评论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用于皮肤温度振荡分析和微血管功能评估的系统设计及应用

    唐元梁谭仲威刘奇李桂香...
    1-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设计并实现一种应用于微血管调节功能评估的皮肤温度振荡分析系统.方法 由便携式仪器和分析软件所组成的皮肤温度振荡分析系统采用局部热刺激方式诱导人体皮肤产生充血反应,实时采集充血反应前后的皮肤温度变化信号,并基于连续小波变换对皮肤温度振荡幅值进行分析,最终实现对皮肤微血管内皮、神经以及肌源性调节功能的评估.结果 利用所研发系统开展的实验研究发现,施加40~41℃热刺激可明显增强皮肤温度波动强度,皮肤温度在内皮(0.0095~0.0200 Hz)、神经(0.02~0.05 Hz)以及肌源性(0.05~0.14 Hz)调节频段的波动幅值分别为无热刺激状态的2.20、4.28和2.77倍.结论 本研究验证了热刺激条件下皮肤温度振荡幅值增强的特征,可用于量化分析皮肤微血管运动调节功能.本研究设计和开发的皮肤温度振荡分析系统可为微血管调节功能的评估提供一种有效工具.

    小波分析血管运动测温反应性充血

    基于实时荧光PCR时序数据的深度神经网络知识蒸馏的阴阳性识别

    侯剑平张蕊赵万里刘玉凤...
    8-1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提出一种基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时序数据的深度神经网络知识蒸馏的阴阳性识别技术.方法 通过使用神经网络进行时序分类,在增加鲁棒性的同时减少异常值对模型结果的影响;结合知识蒸馏技术压缩深度神经网络,降低神经网络对算力资源的需求,以适应较低的计算资源运行环境.结果 收集全自动核酸提纯及实时荧光PCR分析系统AutoMolec 3000数据302260条,将数据集按80%和20%的比例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在测试集上验证知识蒸馏后的全卷积神经网络(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s,FCN)模型与长短时记忆结构(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在准确度、敏感度、特异性和F1均高于0.999的前提下,FCN模型可缩小21.3倍,LSTM模型参数可降低12.8倍;60452条样本的预测时长分别为5.6900、2.2516 s.结论 模型可保证整体的准确度性能,满足对部署环境的算法要求低的需求.

    实时荧光PCR时序分类神经网络知识蒸馏

    基于单片机开发板和3D打印的一种多参数呼吸训练装置的研究开发

    赵东升张龙孔康辉郭鸣周...
    17-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野火骄阳32单片机开发板和3D建模及打印技术进行软硬件开发,实现一种多参数呼吸训练装置的专利样机转化.方法 利用野火骄阳32单片机开发板开发应用程序,通过单片机开发板实现流量信号和压力信号的输入,舵机阀、涡轮风机、电磁阀的控制输出与上位机的数据通信等功能;样机非标零部件通过3D建模及打印技术完成制造,并将单片机开发板、标准零部件和非标零部件进行组合以完成样机开发.结果 野火骄阳32单片机开发实现了传感器数据采集、运动部件的控制输出、上位机软件的数据上传和接收;3D建模及打印技术实现了非标零部件及机器外壳的制作,以低成本成功制作出样机;样机通过质控仪检测,流量值误差范围为±15%,气道压力值误差范围为±[2%FS(满量程)+4%×实际读数],样机参数精度满足JJF1234-2018《呼吸机校准规范》要求.结论 野火骄阳32单片机开发板和3D建模及打印技术的应用,以低成本实现了样机制作,能够为专利的商业转化提供重要参考,为医工专利转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单片机开发板3D建模及打印技术专利转化控制系统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

    Mask R-CNN算法在转子间骨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邓远阳刘学思聂瑞李阳...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Mask R-CNN算法实现一个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 Aided Diagnosis,CAD)工具,以辅助经验不足的医生对转子间骨折进行诊断.方法 选取665例转子间骨折X光片数据为研究对象,按照8∶0.5∶1.5的比例设置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采用迁移学习方法训练网络模型,实现CAD工具对转子间骨折的定位、分割和分类功能.同时招募3名住院医生和3名主治医生对CAD工具的分类性能进行测试.结果 CAD工具取得了0.867的准确度,相比主治医生0.888±0.010的平均分类水平仍有不足.在CAD工具的帮助下,住院医生的平均准确度从0.707±0.021提升至0.850±0.015,虽然未能达到主治医生的分类水平,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9).结论 CAD工具能够为医生提供有效的辅助信息,辅助经验不足的医生进行诊断,减少误诊情况的发生.

    转子间骨折MaskR-CNNX光片计算机辅助诊断

    3D打印个体化髋臼翻修假体设计及应用

    李明洋王俐慧李朋亚张瑀琦...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使用数字化重建和3D打印技术,设计和制造个体化的髋臼假体,以满足临床对于特殊骨缺损治疗的需求,并探讨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Mimics和3-matic软件进行数字化重建和假体设计;依据患者CT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重建,设计个体化的髋臼假体;集合髋臼缺损的类型、骨质修复需求,使用3D打印技术将设计好的假体转化为实体模型,并进行后续加工工艺.结果 假体顺利安装及组配,术中假体匹配程度达到术前规划要求,且髋臼底部无法填充部分通过植骨恢复骨量并达到支撑效果;髋臼翻修假体一次性植入达到预设位置,髋臼外展及前倾角度符合术前设计要求;术后一周拍摄X片后,确定假体位置良好.结论 个体化假体的应用为临床医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可满足特殊骨缺损患者的治疗需求,对于改善医疗实践、推动医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D打印个体化Mimics3-matic三维重建翻修髋臼

    注射泵泵头结构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曾繁霞郭俊清张建强张立强...
    37-4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正交试验、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分析以及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NSGA-Ⅱ,提高注射泵泵头流道的流量稳定性.方法 对注射泵泵头流道结构中的柱塞杆腔通径、出口单向阀通径以及两者间的连接腔通径3个结构参数做正交试验设计、CFD分析,并针对流阻、流速做NSGA-Ⅱ多目标优化设计.结果 获得了低流阻的、宽流速范围的优化注射泵泵头结构参数.在Pareto最优解集中,可选取流道流阻最小时和流道流速最大时对应的注射泵泵头结构参数最优解.结论 对注射泵泵头流道流阻、流速影响最大的结构参数为连接腔通径,且柱塞杆腔通径和出口单向阀通径两个参数的灵敏度接近.减小柱塞杆腔通径、出口单向阀通径以及连接腔通径,能够有效降低因高压工况带来的泵头流道流动阻力;适当增大柱塞杆腔通径、出口单向阀通径以及连接腔通径,能够有效地增大出口流速,从而提高注射泵泵头流道的流量稳定性.

    注射泵泵头结构流量稳定性计算流体动力学NSGA-Ⅱ

    常规正电子放射性核素的核纯度检测质控方法探究

    廖光星李宁杨鸿宇杨志...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半衰期测定法在医用正电子(18F、11C、13N)核素纯度测定和分析中的方法.方法 通过回旋加速器加速质子分别轰击重氧水、氮氧混合气及乙醇(20 mmol/L)靶水,分别产生18F、11C、13N正电子核素样品水溶液.18F、11C、13N核素分别每间隔10、2、2 min测量样品水溶液放射性活度,放射性活度测定次数为5次.根据放射性核素衰变的线性拟合公式,计算核素半衰期T1/2.通过γ能谱仪测定对应样品水溶液,鉴定样品放射性核素纯度.结果 由半衰期测定法计算可得3种正电子核素的半衰期与γ能谱仪法测定得半衰期结果相近,18F、11C、13N样品的放射性核素半衰期分别为(110.07±0.53)、(19.62±0.77)、(10.02±0.94)min.通过γ能谱仪测定对应样品的18F、11C、13N核素纯度均为100%,其物理半衰期分别为109.77、20.39、9.97 min.结论 半衰期测定法具有测定医用放射性核素纯度的可行性,值得推广应用.

    正电子核素放射性核素半衰期测定法核纯度检测

    体表定位线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影响

    牛颢清齐斌曾杰陈锦辉...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体表定位线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184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A组采用U型定位膜+聚氨酯头枕固定,B组采用S型定位膜+发泡胶定位垫固定;每周行一次锥形束CT扫描校正体位,记录摆位误差;根据患者体表定位线的有/无,分别记作A1/A0组和B1/B0组;各组间行两两配对t检验,并按不同年龄段进行对比.结果 各组摆位误差从小到大依次为B1组、B0组、A1组、A0组.其中,A0组与B1组线性摆位误差分别为(0.24±0.08)、(0.33±0.15)、(0.33±0.07)cm和(0.13±0.06)、(0.16±0.07)、(0.15±0.08)cm;旋转摆位误差分别为(1.60±0.60)°、(1.30±0.60)°、(1.50±0.70)°和(0.90±0.40)°、(0.80±0.40)°、(0.80±0.30)°.整体摆位误差在B1组和A0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之间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表定位线结合S型定位膜+发泡胶定位垫可提高鼻咽癌放疗靶区摆位精度,具有临床实际意义.

    鼻咽癌体表定位线发泡胶体位固定摆位误差

    基于蓝牙静默技术的手术室共享医疗设备定位管理系统研究

    吕亚东刘志猛乔龙学李开元...
    55-6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安全可靠地掌握手术室共享医疗设备的实时位置,提高设备调配效率,设计基于蓝牙静默技术的手术室共享医疗设备定位管理系统.方法 该系统由蓝牙定位平台和定位管理系统组成,蓝牙定位平台布局于手术室各功能区域,利用双蓝牙通信技术,实现设备定位;利用蓝牙静默技术,避免蓝牙信号对手术间设备产生干扰;利用加速度运动感知技术,降低标签功耗.定位管理系统对设备定位信息进行处理和计算,实现设备位置显示和查询等功能.结果 该系统实现了手术室共享设备的精准和动态定位,定位准确率>98%,响应速度<10 s.系统使用后手术间备台时间显著减少,单个手术间平均备台时间减少约4~5 min,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该系统在对手术间不产生电磁干扰的前提下,实现了手术室共享设备的实时精准定位,解决了有源定位产生电磁干扰问题与医疗设备安全使用之间的矛盾,为电磁干扰敏感区域设备的定位问题提供了参考.

    手术室共享设备蓝牙标签静默技术定位管理

    医疗设备检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陈长骏徐盼盼邹瞿超褚永华...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传统医疗设备检定管理中效率低、共享难等问题,开发一套医疗设备检定管理系统.方法 使用Adobe Dreamweaver CS6作为开发工具,phpStudy集成环境下Apache、MySQL作为服务器和数据库平台.从检定管理的全过程实际需求出发,系统实现权限分级、动态台账管理、现场检定过程管理和信息化查询与共享等功能模块.结果 系统的应用测试结果表明,剩余待检设备统计耗时由(21.40±1.66)s缩短至(4.30±0.46)s,台账建立耗时由(61.40±6.87)s缩短至(15.80±0.72)s,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书查询方面较系统应用前效率提高了16.2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结论 该系统的应用显著推动了医疗设备检定管理的信息化与科学化,减少了人工操作,用户使用更加便捷,为医院的设备质量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医疗设备信息化系统检定管理现场检定台账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