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设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设备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中国医疗设备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姜远海

月刊

1674-1633

cmd_ed@126.com

010-58697365,58694756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建外SOHO6号楼36层 3601

中国医疗设备/Journal China Medical Devices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卫生部主管,全国公开发行的科技类重要期刊,是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的会刊,已列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并从2001年起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由吴阶平副委员长亲题刊名,由全国著名医学工程专家组成编委会,十五年来,杂志出版质量逐年提高,现为大16开,64页精美增装本,月刊。现开设的主要栏目:专家专论、研究论文、技术创新、医疗设备原理与使用、仪器设备质控与计量、科学管理、仪器设备维修、仪器设备市场信息、购置评论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ATCM技术的不同探测器宽度对头颈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影响的研究

    王振宇刘琼赵田田李栋...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自动管电流调制(Automatic Tube Current Modulation,ATCM)技术探讨不同探测器宽度对头颈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于阳光融和医院就诊的共120例头颈CTA检查图像资料和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探测器宽度分为A组(40 mm)和B组(80 mm),A组60例,B组60例,其中体重正常、超重、肥胖患者各20例,分别比较不同探测器宽度扫描条件下的图像质量及其辐射剂量.结果 不同探测器宽度下正常、超重、肥胖患者头颈图像质量-噪声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探测器宽度下体重正常、超重、肥胖患者头颈图像质量-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0 mm探测器宽度螺旋扫描体重正常、超重、肥胖患者的剂量长度乘积均低于80 mm探测器宽度螺旋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ATCM技术选择40 mm探测器宽度可保证头颈CTA图像质量,同时减少辐射剂量.

    CT血管成像自动管电流调制探测器宽度图像质量辐射剂量

    肌骨超声半定量技术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

    吴艳玲付赞周刚刚乔轶男...
    137-142,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肌骨超声半定量技术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活动度的相关影响因素,探讨肌骨超声半定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间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组患者按照疾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DAS28)方法分为轻度活动受限组(2.6<DAS≤3.2)和中重度活动受限组(DAS>3.2),其中轻度活动受限组44例、中重度活动受限组52例.记录患者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中关节积液、滑膜内增生、滑膜内血流及骨侵蚀得分情况,并对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血小板(Platelet,PL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分析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同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对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RF、PLT、CRP、ESR在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中的评估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结果显示,轻度活动受限组的关节积液、滑膜内增生、滑膜内血流、骨侵蚀评分及半定量评分总分均显著低于中重度活动受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学指标结果显示,轻度活动受限组的RF、PLT、CRP、ESR水平均显著低于中重度活动受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同RF、PLT、CRP、ESR水平间呈明显正相关性(r=0.487、0.396、0.295、0.543,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RF、PLT、CRP、ESR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评估的曲线下面积为0.696~0.913.结论 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疾病活动度有较高的评估价值,为临床的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类风湿关节炎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疾病活动度

    消化道早癌智能光学微创诊疗研究现状及展望

    刘帅许连成董国昭唐晓英...
    14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消化道早癌微创治疗是当前研究热点.手术是目前消化道肿瘤有效的治疗方式,但因手术依赖医生经验、消化道早癌术中智能刻画困难、治疗效应动态监测难等,急需先进的新型设备革新当前的诊疗模式,因此研发智能微创诊疗系统成为需要迫切攻克的关键难题.针对消化道肿瘤等智能诊疗的核心问题,研制智能微创诊疗仪器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为解决当前肿瘤诊疗提供重要的解决方案.本文分别介绍面向消化道早癌的基于光学技术的成像方法、智能精准诊断方案、图像引导手术治疗、机器人辅助智能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情况,针对这些方面进行讨论和提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以及指出未来拟研究的介入式智能多模态光学微创诊疗一体化关键问题,以期为从事消化道微创诊疗一体化关键问题研究和智能诊疗仪器研制提供参考建议.

    光学诊疗激光消融光学成像智能医学微创诊疗

    X线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基准标志物辨识中的应用进展

    刘岩崔书君王布田龙...
    156-16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准标志物(Fiducial Marker,FM)已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图像引导放疗(Image Guided Radiotherapy,IGRT)中.基于FM的图像匹配和校准技术提高了前列腺癌IGRT中靶区位置准确度,使患者获得了更高的治疗增益.前列腺癌IGRT中FM的准确辨识是实现其临床价值的关键前提,其辨识方法主要为X线成像技术.在以CT成像技术为主的FM辨识中,FM的类型逐渐由固态发展为液态,辨识自动化水平和准确度逐步提高.在以C型臂X线机成像技术为辅的FM辨识中,辨识结果可满足临床需求.基于CT的液态FM辨识优势最大且限制最少,该技术将成为未来前列腺癌IGRT中的研究和应用重点.本文对基于CT和C型臂X线机的FM辨识优、劣势和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医学影像、放疗、泌尿外科等相关专业医务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计算机断层成像C型臂X线机前列腺癌基准标志物图像引导放疗

    基于UDI的物联网技术在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的应用现状

    周俏俏路婧
    16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nique Device Identification,UDI)是一种逐渐被全球医疗器械监管部门采纳的编码方式,是管理医疗器械的有力工具,但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问题,比如将UDI码应用到低值耗材等.本文介绍了UDI的定义及其在国内外的实施情况,指出了UDI的实施在医疗器械生产环节、流通环节、使用环节、监管环节可以带来有益效果.通过UDI编码构建智能型物联网,能够实现医疗器械全程可追溯、耗材有效期及库存和不良事件上报等信息化管理.最后简单介绍了我院现行的医疗器械物流管理模式,及利用院内编码与UDI码相结合的使用情况,从而使得院内医疗器械信息得到更加有效的管理,有望建立一个规范的医疗器械追溯体系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为其他医疗机构管理医疗器械提供参考.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物联网信息化管理

    三维步态分析方法在脊柱侧凸矫正与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张静叶赛青王谦
    168-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脊柱侧凸是一种三维脊柱畸形,其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如疼痛、活动受限、步态模式改变等,从而造成严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根据患者Cobb角度和是否存在加重风险等因素,目前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矫正方式为脊柱矫形器和手术治疗.三维步态评估技术通过客观量化的时空参数、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能够为脊柱侧凸康复提供生物力学评估数据.本综述总结三维步态评估技术在脊柱侧凸矫形器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以期为脊柱侧凸矫形器和手术治疗提供生物力学数据支撑,为三维步态分析技术的应用提供研究基础.

    脊柱侧凸步态评估技术矫形器三维步态分析

    动态心电图机技术现状与前景

    马雯
    173-177,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态心电图机在心血管疾病前期诊断中有着重要的数据支撑作用,在我国应用几十年来,在信息技术和医学推动下,其外型、采集方式及心电分析技术经历了深远的变化,动态心电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本文介绍了动态心电图机的工作原理、技术发展和应用领域,总结了动态心电图机的不足,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未来将有多种形式的动态心电监测设备得到研发和推广应用,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健康监测和康复养老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动态心电图机自动分析远程心电可穿戴设备

    飞利浦Ingenia 3.0 T磁共振成像仪射频系统故障三例

    邵晓宁吕佩颖刘良程敬亮...
    17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磁共振成像无电离辐射且软组织成像效果较好,已成为常规体检和疾病诊断非常重要的医学影像诊疗技术之一.磁共振设备结构复杂,维修及维护成本较高,长期高负荷的运转会导致磁共振设备故障率增加.本文总结了本院飞利浦Ingenia 3.0 T磁共振设备射频系统故障三例,包括de-tuned 印刷电路板故障、射频放大器故障及体线圈故障.文中对三例飞利浦磁共振设备射频系统故障的表现进行了描述,对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故障排除过程,包括观察外观、提取后台日志参数、测量疑似受损部件指标、更换受损部件以及系统测试.通过深入分析射频系统故障案例,分享维修经验,以期提高设备使用率.

    3.0T磁共振成像仪射频系统射频放大器体线圈

    投稿须知

    1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