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疗装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疗装备
医疗装备

马永春

月刊

1002-2376

YLZBZZS@126.com

010-62016364,62386155

100011

北京北三环中路2号

医疗装备/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Device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卫生部所属一级协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的会刊,是国家级重点媒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在降低胸外科耗材占比中的应用效果

    孙玲韦俐陈赛君徐婷...
    45-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通过分析胸外科医用耗材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并结合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即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分析改进影响胸外科耗材管理的各因素,制定标准化的耗材占比管控流程,根据改进前后的量化标准评价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在降低胸外科耗材占比中的改进效果.经实践,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可明显改善胸外科耗材管控效果,科室耗材占比较管理前降低 20.1%,同时对其他科室也产生辐射效果,使全院耗材占比较管理前降低 1.33%.因此,对医用耗材应用精益六西格玛管理能够促进耗材合理管控,提高科室耗材管理水平,控制医院运营成本,有效降低临床科室耗材占比.

    精益六西格玛耗材占比胸外科

    大型医疗设备的综合管理与效益评价方法研究

    刘尚宗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型医疗设备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医疗工具.大型医疗设备占用医院大量流动资金.因此,各职能部门需通力合作,合理选定考核对象和范围、构建评价指标,并进行定量分析,进而制订奖惩办法和整改措施.该研究旨在积极探索促进大型医疗设备使用效益的综合管理和评价方法,加强对大型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和合理配置,提高设备综合使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向发展.该研究以甘肃省人民医院为例,选取医院182台价值为100 万元~500万元大型医疗设备和26台价值为500万元以上的大型医疗设备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大型医疗设备实施综合管理与效益评价机制可有效提高设备综合使用效益,避免重复购置、闲置等资源浪费,减少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购置成本,降低患者就医负担,为医院长远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医疗设备综合管理效益评价

    完善信息化追溯系统风险预警及干预对策对达芬奇手术器械处理流程的影响

    洪丽雅陈雅苹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完善信息化追溯系统风险预警及干预对策对达芬奇手术器械处理流程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1 年 2 月至 2023 年 4 月医院的 162 件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手术器械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善信息化追溯系统风险预警及干预对策实施时间分组,将2021年2月至 2022 年 2 月实施完善信息化追溯系统风险预警及干预对策前的 80 件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手术器械作为对照组,将 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 4 月实施完善信息化追溯系统风险预警及干预对策后的 82 件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手术器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灭菌工作质量、质量管理效果及使用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灭菌工作质量中的清洗合格率、包装正确率、监测记录合格率、存储发放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器械管理质量中收发速度、供应质量、问题追溯、沟通服务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使用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完善信息化追溯系统风险预警及干预对策优化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手术器械的处理流程,提高灭菌与管理质量,提升器械使用满意度.

    信息化追溯系统风险预警干预对策达芬奇手术器械器械处理流程

    二维码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叶永焯
    57-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二维码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5 月至 2022 年 5 月医院 28 台医疗设备,按照管理方法不同分组,未应用二维码技术管理的 14 台医疗设备为对照组,应用二维码技术管理的 14 台医疗设备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管理费用、设备维修时间、网络维修时间、中心数据完整性、安全用网、网络安全问题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管理费用、设备维修时间、网络维修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心数据完整性、安全用网高于对照组(P<0.05),网络安全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疗设备管理中应用二维码技术,有助于降低设备管理费用、缩减维修时间,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同时还可减少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维码技术医疗设备管理挑战机遇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急救类医疗设备精细化管理研究

    李健钟晓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医疗行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购置、使用具有领先技术水平的医疗设备是增强医院治疗能力、提升医院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目前,医院急救类设备分布分散、紧急调拨难、使用率统计难等问题日益突出.为实现医疗设备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该研究借助物联网技术对院内急救类设备进行实时、动态和全面的管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不断摸索设备管理路径,实现了急救生命设备运行使用与绩效的有效管理,逐步完善医疗资源配置体系,提高了医院的诊疗效率,有效提升了就医体验.通过将监护仪等生命支持设备接入平台,可实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实现以患者生命安全为中心,并通过医疗设备智能化管理加速患者康复进程.

    物联网技术医疗设备精细化管理

    起搏器优化程控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影响

    陈飞燕李晓波张进鹏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起搏器优化程控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于医院行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心房高频事件的 60 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区间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未实施起搏器优化程控,试验组实施起搏器优化程控,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频率、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FHQ)评分、运动耐量(6 min步行距离)波动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LFH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MLFH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职能、总体健康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起搏器优化程控可降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发作频率,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起搏器优化程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频率心功能生活质量

    振动排痰机联合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张霞丽金冰青范菁菁
    67-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振动排痰机联合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5 月医院收治的 84 例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42 例.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后,对照组予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振动排痰机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5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的代谢指标[最大氧耗量(VO2)、动脉血氧含量(CaO2)和氧摄取率(ERO2)]、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aO2)、pH值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每日排痰量、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两组CaO2 水平较治疗前上升,VO2和ERO2 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CaO2 水平高于对照组,VO2 和ERO2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O2 和pH值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aCO2 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PaO2 和pH值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每日排痰量较治疗前增加,且试验组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振动排痰机联合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可提升氧代谢功能、改善血气指标、促进痰液咳出、减少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

    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俯卧位机械通气振动排痰机

    白光内镜联合13C-尿素呼气实验对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蒋伟杰罗咪咪杨晓鸿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白光内镜联合碳 13-尿素呼气实验(13C-UBT)对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2020 年 5 月至 2023 年 5 月医院收治的 262 例儿童患者资料,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 131 例.对照组行 13C-UBT,试验组行白光内镜联合 13C-UBT.比较两组Hp感染的检出情况、临床症状发生情况及检查不适感、操作难度、安全性评分;观察试验组Hp阳性与阴性患儿白光内镜下胃黏膜形态特点.结果 试验组检出数量多于对照组,且女性患儿Hp阳性数量多于男性患儿(P<0.05);两组Hp(+)患儿出现腹胀、嗳气的发生率高于Hp(-)患儿(P<0.05);试验组不适感评分和操作难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而安全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Hp(+)患儿胃黏膜出现点状发红、弥漫性发红、黏膜萎缩、皱襞肿大蛇形及白色浑浊黏液的检出率高于Hp(-)患儿(P<0.05).结论 白光内镜联合 13C-UBT能提高儿童Hp感染检出率,但内镜不适感、操作难度均偏高,安全性更低.

    白光内镜胃黏膜形态13C-UBT幽门螺杆菌儿童

    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宫颈前角与宫颈长度预测孕中期孕妇早产的临床价值

    何海玲任灵飞罗挺卢海燕...
    74-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宫颈前角和宫颈长度预测孕中期孕妇早产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 2022 年 7 月至 2023 年 7 月行医院行产前检查的 532 名妊娠中期(孕 16+0~24+6 周)单胎孕妇进行研究,收集入组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并追踪其妊娠结局.根据入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是否发生早产,将其分为早产组和足月组.采用经阴道超声测量入组孕妇的子宫宫颈前角及宫颈长度.结果 532 名孕妇中早产组 86 名,足月组 446 名.早产组子宫宫颈前角角度大于足月组,宫颈长度短于足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子宫宫颈前角及宫颈长度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872、0.838,对应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 107.5°和 27.5 mm.联合子宫宫颈前角及宫颈长度的曲线下面积为 0.966.当子宫宫颈前角临界值为 107.5°时,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4.88%、76.23%、77.63%.当宫颈长度临界值为 27.5 mm时,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 74.42%、76.46%、76.13%.结论 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宫颈前角和宫颈长度可用于预测孕中期早产发生,当子宫宫颈前角≥107.5°或宫颈长度≤27.5 mm时,应警惕早产的发生.

    早产超声检查子宫宫颈前角宫颈长度

    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

    林巧芳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医院收治的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MSCT、MR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MSCT和MRA单独检查与联合检查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并对比 3 种检查方式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80 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经DSA确诊阳性72例,阴性8例.MRA的准确度、灵敏度均高于MSCT(P<0.05),两者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准确度、灵敏度均显著高于MSCT(P<0.05),但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灵敏度高于MRA(P<0.05),但准确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与MRA对缺血性脑卒中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与MSCT检查相比,MRA检查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均更高,而MSCT联合MRA可显著提升诊断准确度,优于MSCT或MRA单独诊断,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多螺旋CT磁共振血管成像缺血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