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梦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梦学刊
云梦学刊

余三定

双月刊

1006-6365

ymxk0730@163.com

0730-8640910

414006

湖南省岳阳市学院路湖南理工学院

云梦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Yunmeng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理工学院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创刊于1980年,从1994年起国内外公开发行。余三定教授任主编,编委会由十几位教授组成。主要刊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面向大中专院校、学术研究机构、图书馆、文化部门等的读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百年党史实践中的哲学问题

    晏辉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果把中国历史视作一个自我生成、自我呈现的精神谱系,那么百年党史就是这个精神谱系的现当代形态.然而,如果我们把这个充满内在动力、充满生命力的、流动的精神谱系仅仅视作一个解释的对象、任意建构和重构的对象,便必然遮蔽它的内在张力和奔向未来的动力.相反,如果我们直面这个现当代精神谱系的原始发生和逻辑演进过程,那么它就是一部哲学问题的发生史.哲学问题或问题哲学是我们把握百年党史实践的一种致思方式,而不是一种意见、情绪和情感.百年党史实践中的哲学问题,有社会本体论、社会认识论和社会价值论三个层面,以及基于三个层面之上的基础性、根本性和全局性三种性质.如果能把三个层面和三种性质的问题还原到百年党史的实践中,并给出一个既有正确性前提又有正当性基础的分析和论证,那么这种真诚的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就是值得肯定的.

    哲学问题社会本体论社会认识论社会价值论目的之善

    文明自觉与伦理学的"文明自信"范式

    陈泽环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文明逐步成为当代中国的核心话语和实践范畴.就其历史和理论背景而言,现代中国的核心话语和实践范畴经历了一个从社会形态经现代化到文明的发展过程.与此相应,当代中国伦理学主导性范式也发生了从社会主义革命经现代性价值论向"民族复兴的文明自信"的范式演进.为构建这一"文明自信"范式的伦理学,我们首先要在道德本质论和道德价值论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人类文明新形态文明自觉伦理学"文明自信"范式

    "哲学就是哲学史"的未来向度——兼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

    陈高华赵文钰
    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哲学就是哲学史"的论争关涉到中国哲学学术和学科的建设方向.在问题导向与历史性的基础上揭示"哲学就是哲学史"的未来向度,将"哲学就是哲学史"由客观命题转换为一种主体观念,以历史自觉引领当代哲学创新,就可以把哲学与哲学史统一为朝向未来、不断展开的现实活动.而在以往哲学史中"缺席"的中国哲学,也可能在未来的哲学史中重新获得自己的位置.从这种理解出发,哲学活动的未来性不仅能够突显出建构话语体系的必要性,还能够赋予作为中国特色话语的历史信仰以生机和活力,更能标示出构建具有真正世界意义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内在规范.

    "哲学就是哲学史"未来向度历史自觉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

    2020年屈原及楚辞研究综述

    方铭于静
    2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 年,屈原及楚辞研究持续推进.其研究主要涉及屈原研究、楚辞作品研究、楚辞学史研究、屈原与楚辞作品传播与接受研究、宋玉研究等几个方面,成果丰富,创见颇多.

    屈原《楚辞》楚辞学史楚辞传播楚辞接受宋玉

    文野之别:现代伦理何以可能成为人类文明之道

    邓安庆
    4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伦理在人类世俗化生活世界中以普遍的人性、自然法、个体自由、科学理性和公益与私益的权利为基础,才真正表达了现代人道义实存的方式,从而成为普遍文明的方向.但无论人文主义运动、宗教改革运动还是启蒙运动,都在弘扬一种道义,从而将这种特殊道义上升为"唯一"伦理基础,在成为"定言命令"进程中也同时导致了文化的野蛮化甚至普遍的战争,这是伦理善的一种自身隐匿性.伦理的文野之别,是善的规范有效性与自身隐匿性不可避免地造成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伦理学史为人类文明发展提出的严峻问题.

    文明文化野蛮伦理善的隐匿性现代伦理

    道德赞同/不赞同的情感反应

    李家莲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以任何既定道德判断为预制前提的道德赞同是道德情感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问题.故,道德赞同的情感反应也相应成了道德情感主义哲学的关键理论问题.自 18 世纪以降,西方道德情感主义者形成了视苦乐感和温暖/冷漠感为道德赞同之情感反应的两种基本观点.本文反对这两种观点,认为道德赞同的情感反应虽然具有主观形式,却不具有绝对的主观性,而是赞同/不赞同机制的客观表达,更确切地说,以承应和定向目的/冲力为内涵的阴阳才是道德赞同的真正情感反应.

    道德赞同苦乐感承应定向目的/冲力阴阳

    合成生物学是否挑战传统生命观

    冀朋雷瑞鹏胡翌霖
    6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成生物学为揭示生命奥秘提供了一条主动建构的新进路,对人类深入理解生命本质和推动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头设计与构建生命也被认为构成对传统生命观的挑战,引发"扮演上帝"、挑战生命定义、侵犯生命尊严、干预自然进化等争议.然而,支持构成挑战的部分观点并不符合事实,需要作出反思与澄清:合成生物学不同于上帝从无到有创造生命,而是对自然基因的复制;生命的定义应该走一条建构的路径,并非一成不变;合成生命没有真正地脱离自然进化,应当分有自然属性并可以融合于自然.最终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科技进步带来的挑战和风险,谨慎使用合成生物技术,使其致力于造福人类,而非伤害人类.

    合成生物学建物致知扮演上帝尊严自然/非自然传统生命观

    秋收起义旗帜精神及其时代意义

    李霞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1927 年,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发动和领导秋收起义.面对中国革命谁主沉浮的时代之问,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毅然抛弃国民党的旗帜,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帜,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作出伟大抉择.秋收起义也是党独立领导工农群众进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建立革命根据地,并将三者有机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的伟大起点.秋收起义的伟大实践孕育了坚持真理、引领方向、开拓创新、人民至上的伟大旗帜精神.新时代应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秋收起义旗帜精神时代意义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哲学意蕴

    黄月细刘海娟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全面阐述了教育的本质、使命、目标、内容等,廓清了人才培养中的"德才"关系、教育中的"德教"关系及教育实践问题,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为我们深化教育认识和推动教育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教育观和方法论指导.正确理解和揭示其哲学意蕴,对深刻领会立德树人的丰富内涵及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根本任务哲学意蕴

    反向探寻的悖谬——黄锦树小说集《雨》的时空叙事研究

    纪海龙王雪菲燕
    94-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来西亚华人作家黄锦树的小说集《雨》,在时间叙事与空间叙事上均呈现出"逆向"与"多向"的特点.作者以"逆向"的方式进行时间回溯,找寻祖辈的记忆,却无意中将自己困囿在边缘的位置;以"多向"的方式使生命不断地轮回与循环,展现出一种狂欢化的生命力量,但这些生命的狂欢都被封闭在胶林里,看似轰轰烈烈,实则静谧无声.这种叙事策略使得他的写作目的与结果之间产生了背离.由此,黄锦树在面对身份认同、民族伤痛等问题时,最初展现出来的积极的寻找姿态,也逐渐变成了尴尬的自我封闭与僵化的自我定义.

    黄锦树《雨》时间叙事空间叙事马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