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疑难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疑难病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
疑难病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

马智

月刊

1671-6450

ynbzz@163.com

0311-85901735

050035

石家庄市天山大街238号

疑难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ifficult and Complicated CasesCSTPCD
查看更多>>《疑难病杂志》是目前国内惟一报道疑难病症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 期刊” ,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 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等国内、外重要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 13-1316/R,ISSN 1671-6450。 本刊由著名医学家吴阶平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吴咸中、陈可冀、王正国、王永炎、张运、李春岩、张伯礼、邱蔚六、郭应禄等院士担任顾问,吴以岭教授担任编委会总编辑,包括2位美籍专家在内的46名知名医学家担任编委。本刊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开放式、多方位的学术交流,加速医学科技进步和发展;坚持“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坚持“创新”、“实用”的办刊宗旨,着力报道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在诊疗各种疑难病、罕少见病及各种难诊难治病症的新理论、新成果、新进展、新疗法、新药物、新经验,真正做到“引导潮流、荟萃精华、贴近临床、服务读者”。本辟有专家笔谈、论著、临床研究、络病论坛、罕少见病例、误诊误治分析、疑难病例(理)讨论、名医精粹、释疑解难、继续教育等特色栏目,本刊面向全国各级医疗、教育、研究机构的医学专业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学术交流的园地和继续教育的良师益友。欢迎赐稿,欢迎征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血压心率管理临床结果悖论——心率控制改善高血压治疗有结局吗?

    张学丹王西辉马爱群
    1153-1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心率增快是心血管疾病风险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亦是高血压发病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有效的心率控制(措施和目标)有望为高血压患者带来巨大获益.然而,使用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率并未能使得高血压患者获得额外收益.这一临床悖论值得深入探讨.

    心率高血压病β受体阻滞剂伊伐布雷定

    "诊疗指南、专家共识解读"专栏征稿

    1158页

    β-氨基丙腈通过抑制赖氨酰氧化酶减弱低氧诱导的非小细胞肺癌转移侵袭

    王楷王聪剑鞠雪涛焦振华...
    1159-1164,1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β-氨基丙腈(β-APN)通过抑制赖氨酰氧化酶(LOX)减弱低氧诱导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转移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低氧状态对NSCLC细胞LOX表达及催化活性的实验:将A549、SPCA1细胞系各分为常氧组、低氧12 h组、低氧24 h组;β-APN介导LOX失活导致NSCLC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分子表达变化的实验:将A549、SPCA1细胞系分常氧组、低氧组、低氧+β-APN组.运用荧光法检测2种细胞LOX活性,采用逆转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LOX、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herin)、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基因表达情况,运用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N-cadherin、MMP-2、MMP-9蛋白水平.利用Transwell试验检测NSCLC细胞的转移侵袭能力.结果 与常氧组比较,低氧12 h组和低氧24 h组A549及SPCA1细胞HIF-1α、LOX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HIF-1α、LOX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1),LOX酶活性显著增强(P<0.01).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A549及SPCA1细胞系的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增强;与低氧组比较,低氧+β-APN组均显著减弱(P<0.01).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中E-cadherin mRNA的表达水平下降,N-cadherin、MMP-2及MMP-9 mRNA的表达水平上升;与低氧组比较,低氧+β-APN组E-cadherin mRNA的表达水平上升,N-cadherin、MMP-2及MMP-9 mRNA的表达水平下降(P<0.01).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E-cadherin蛋白水平下降及N-cadherin、MMP-2、MMP-9蛋白水平上升;与低氧组比较,低氧+β-APN组E-cadherin的蛋白水平上升,N-cadherin、MMP-2、MMP-9蛋白水平下降(P<0.01).结论 β-APN可通过抑制LOX酶减弱低氧诱导的NSCLC转移侵袭.

    非小细胞肺癌β-氨基丙腈赖氨酰氧化酶侵袭迁移作用机制

    胃癌前病变患者病灶组织中GLDC、TRAF-4表达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复发的关系

    姜萌宋香妮党玲冯琼...
    1165-1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前病变(GPL)患者病灶组织中甘氨酸脱羧酶(GLDC)、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4(TRAF-4)表达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6月铜川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GPL患者124例,均行ESD手术,取手术切除的胃癌前病变组织和病变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GLDC、TRAF-4表达,术后随访1年统计ESD术后复发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GPL患者ESD术后复发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LDC、TRAF-4预测GPL患者ESD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 GPL 组织中 GLDC、TRAF-4 表达高于 GPL 旁组织(t/P=15.032/<0.001、22.256/<0.001).随访 1 年,复发21例,未复发103例,复发组GPL组织中GLDC、TRAF-4表达高于未复发组GPL组织(t/P=6.368/<0.001、13.834/<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切除不完整、非典型增生、高表达GLDC、高表达TRAF-4是GPL患者ESD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95%CI)=4.174(1.668~10.445)、2.593(1.227~5.483)、1.668(1.114~2.499)、1.544(1.092~2.186)];GLDC、TRAF-4及二者联合预测GPL患者ESD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0、0.810、0.933,二者联合预测的 AUC 高于单独预测(Z=1.953、2.599,P=0.042、0.015).结论 GPL 组织中 GLDC、TRAF-4高表达与ESD术后复发有关,联合GLDC、TRAF-4可预测ESD术后复发风险.

    胃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复发甘氨酸脱羧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4

    结直肠癌组织PHGDH、APOL3表达及临床预后价值

    潘艳王蕾洪佳薛建波...
    1171-1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CRC)中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PHGDH)、载脂蛋白L3(APOL3)表达,分析两者对CRC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2021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CRC患者112例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HGDH、APOL3 mRNA和蛋白表达;Kaplan-Meier法分析PHGDH、APOL3 mRNA表达对CRC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Cox回归分析CRC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HGDH、APOL3 mRNA表达水平对CRC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CRC患者癌组织中PHGDH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APOL3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t/P=52.982/<0.001,35.679/<0.001);CRC患者癌组织中PHGDH、APOL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8.10%(90/112)、8.57%(10/112),与癌旁组织的 7.62%(8/112)、76.19%(88/1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P=123.722/<0.001,110.367/<0.001);TNM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的CRC癌组织中PHGDH mRNA表达水平高于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而APOL3 mRNA表达水平低于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PHGDH:t/P=52.268/<0.001,51.315/<0.001;APOL3:t/P=15.873/<0.001,14.769/<0.001).PHGDH mRNA 高表达组 3年总生存率为 50.00%(26/52),低于低表达组的 73.33%(44/60)(Log rank x2=4.169,P=0.041);APOL3 mRNA 低表达组 3 年总生存率为 46.30%(25/54),低于高表达组的 77.59%(45/58)(Log rank x2=10.650,P=0.001).TNM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PHGDH mRNA高为影响CR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465(1.172~1.832),1.501(1.159~1.944),1.384(1.088~1.761)],APOL3 mRNA 高为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775(0.617~0.924)];PHGDH、APOL3 mRNA表达水平及二者联合评估CRC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0、0.816、0.922,二者联合的 AUC 大于 PHGDH、APOL3 mRNA 表达水平单独评估(Z=4.482、4.130,P 均<0.001).结论 CRC中PHGDH表达上调,APOL3表达下调,在CRC中均发挥重要的促癌作用,联合检测PHGDH、APOL3的表达有助于评估CRC的预后.

    结直肠癌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载脂蛋白L3预后

    喉癌肿瘤组织NOC2L、p53表达及其临床价值研究

    凡丹丹高芳芳邹婧李鹏程...
    1177-1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喉癌肿瘤组织中NOC2L、p53 mRNA表达并研究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诊治的喉癌患者103例(喉癌组)和喉良性疾病患者57例(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组织NOC2L、p53 mRNA表达.比较喉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肿瘤组织NOC2L、p53 mRNA表达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肿瘤组织NOC2L、p53表达预测喉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喉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模型分析NOC2L、p53表达对喉癌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喉癌组患者NOC2L表达升高,p53表达降低(t/P=19.307/<0.001、13.726/<0.001).组织学分级3级、原发肿瘤大小≥3 cm、转移淋巴结数N2~3、远处转移M1及TNM分期Ⅲ~Ⅳ期喉癌患者肿瘤组织NOC2L mRNA表达高于组织学分级1~2级、原发肿瘤大小<3 cm、转移淋巴结数N0~1、远处转移M0及TNM分期Ⅰ~Ⅱ期患者(t/P=3.681/0.001、4.167/<0.001、2.554/0.012、4.005/<0.001、3.228/<0.001),p53 mRNA 表达低于组织学分级 1~2级、原发肿瘤大小<3 cm、转移淋巴结数N0~1、远处转移M0及TNM分期Ⅰ~Ⅱ期患者(t/P=4.162/<0.001、4.789/<0.001、4.053/<0.001、3.492/<0.001、3.724/<0.001);NOC2L、p53 及二者联合预测喉癌预后不良的 AUC分别为 0.756、0.712、0.917,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7.238、8.102,P<0.001).NOC2L≥0.73、p53 ≤0.65、组织学分级3级、原发肿瘤大小≥3 cm、转移淋巴结数N2~3、远处转移M1及TNM分期Ⅲ~Ⅳ期为喉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R(95%CI)=5.328(1.455~9.201)、4.200(1.279~7.122)、1.992(1.127~2.857)、2.164(1.099~3.299)、2.228(1.304~3.152)、2.406(1.131~3.681)、2.514(1.278~3.762)];NOC2L≥0.81 且 p53 ≤0.54喉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低于NOC2L<0.81或p53>0.54患者中位生存期(Log Rankx2=9.033,P<0.001).结论 喉癌患者NOC2L及p53表达与病情严重程度及生存期显著相关,可为喉癌病情及预后评估提供客观证据,NOC2L及p53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其临床价值.

    喉癌NOC2Lp53肿瘤组织临床价值

    肿瘤组织miR-23a联合MELK检测在骨肉瘤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杨琼李健伟曾寒欧阳柳...
    1182-1186,1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肿瘤组织微小核糖核酸-23a(miR-23a)联合母体胚胎亮氨酸拉链激酶(MELK)水平对骨肉瘤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 2022年1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骨科诊治的骨肉瘤患者93例为研究组,骨良性疾病患者53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组织miR-23a、MELK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肿瘤组织miR-23a、MELK水平预测骨肉瘤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骨肉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模型分析miR-23a、MELK表达对骨肉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肿瘤组织miR-23a、MELK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P=12.127/<0.001、11.291/<0.001);肿瘤最大径≥5 cm、有远处转移、Enneking分期Ⅲ期的骨肉瘤患者miR-23a、MELK表达高于肿瘤最大径<5 cm、无远处转移、Enneking 分期 Ⅰ~Ⅱ 期患者(miR-23a:t/P=8.357/<0.001、9.112/<0.001、6.531/<0.001;MELK:t/P=11.265/<0.001、9.787/<0.001、10.462/<0.001);miR-23a、MELK 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骨肉瘤患者预后不良的 AUC分别为 0.781、0.773、0.901,二者联合的 AUC 大于单独预测的 AUC(Z/P=6.431/<0.001、0.705/<0.001);Cox 回归分析显示,miR-23a高表达、MELK高表达、肿瘤最大径≥5 cm、有远处转移、Enneking分期Ⅲ期为骨肉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4.100(1.426~6.774)、4.023(1.279~6.767)、2.250(1.041~3.459)、2.396(1.117~3.675)、2.489(1.028~3.951)];miR-23 a ≥ 1.14 且 MELK ≥ 0.73 的骨肉瘤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低于 miR-23a<1.14或MELK<0.73的患者(中位生存期24.38月±4.52月vs.32.74 月±5.16 月,Log Rankx2=9.821,P<0.001).结论 骨肉瘤患者miR-23a和MELK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为骨肉瘤病情及预后评估提供基因水平的客观证据,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骨肉瘤预后不良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骨肉瘤微小核糖核酸-23a母体胚胎亮氨酸拉链激酶临床病理特征预后评估

    宫颈癌组织中LRRC8A、METTL14的表达及临床预后价值

    王彩丽王蕊张文莉杨杰...
    1187-1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宫颈癌(CC)组织中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8A(LRRC8A)、甲基转移酶样蛋白14(METTL14)的表达,探讨两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2021年3月榆林市第一医院妇产科诊治CC术后患者138例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CC组织中LRRC8A、METTL14 mRNA及蛋白表达;绘制K-M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比较曲线的差异;Cox回归模型筛选CC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CC癌组织中LRRC8A、METTL14 mRNA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t/P=44.520/<0.001,42.352/<0.001),癌组织 LRRC8A、METTL14蛋白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x2/P=124.062/<0.001,107.574/<0.001);FIGO 分期Ⅰ B2~ⅡA期、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LRRC8A、METTL14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Ⅰ A~Ⅰ B1期及无淋巴结转移患者(LRRC8A;x2/P=6.338/0.012、4.886/0.027;METTL14:x2/P=7.547/0.006、10.294/0.001);LRRC8A 阳性和阴性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1.43%(70/98)、90.00%(36/40);METTL14阳性和阴性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65%(65/92)、89.13%(41/46).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LRRC8A阳性组、METTL14阳性组3年总生存率分别低于LRRC8A 阴性组、METTL14 阴性组(Log-Rankx2=5.065、7.690,P=0.023、0.006);Cox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LRRC8A阳性、METTL14阳性、FIGO分期Ⅰ B2~Ⅱ A期是影响CC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679(1.301~2.166),1.429(1.156~1.766),1.713(1.187~2.471)].结论 CC 组织中 LRRC8A、METTL14 表达升高,与CC患者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是评估CC患者不良生存预后的标志物.

    宫颈癌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8A甲基转移酶样蛋白14预后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ncRNA GATA3-AS1、miR-362-3p表达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

    王嵘嵘程开芳陈君墨肖大树...
    1193-1197,1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GATA结合蛋白3反义RNA1(LncRNA GATA3-AS1)、微小核糖核酸-362-3p(miR-362-3p)表达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0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LncRNA GATA3-AS1、miR-362-3p mRNA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ncRNA GATA3-AS1 与 miR-362-3p 的相关性;Kaplan-Meier 法分析 LncRNA GATA3-AS1、miR-362-3p 表达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GATA3-AS1表达高于癌旁组织,miR-362-3p表达低于癌旁组织(t/P=17.642/<0.001、18.153/<0.00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ncRNA GATA3-AS1表达与miR-362-3p表达呈负相关(r=-0.691,P<0.001);FIGO分期ⅢA期、肌层浸润深度>1/2、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ncRNA GATA3-AS1表达高于FIGO分期Ⅰ~Ⅱ期、肌层浸润深度≤1/2、无淋巴结转移,而miR-362-3p表达低于FIGO分期Ⅰ~Ⅱ期、肌层浸润深度≤1/2、无淋巴结转移(LncRNA GATA3-AS1:t/P=16.168/<0.001、9.423/<0.001、20.066/<0.001;miR-362-3p:t/P=12.563/<0.001、8.139/<0.001、5.923/<0.001).LncRNA GATA3-AS1 高表达组 3 年总生存(OS)率为 63.46%(33/52),低于低表达组的80.85%(38/47)(Log-rank x2=4.431,P=0.032);miR-362-3p 低表达组 3 年 OS 率为 62.00%(31/50),低于高表达组的 81.63%(40/49)(Log-rank x2=5.240,P=0.022).FIGO 分期Ⅲ A 期、肌层浸润深度>1/2、淋巴结转移、LncRNA GATA3-AS1高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95%CI)=1.637(1.135~2.362)、1.667(1.085~2.561)、1.881(1.169~3.029)、1.675(1.164~2.412)],miR-362-3p 高是独立保护因素[HR(95%CI)=0.649(0.495~0.851)].结论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ncRNA GATA3-AS1表达上调,miR-362-3p表达下调,且与恶性病理参数以及不良预后有关.LncRNA GATA3-AS1可能通过负性调控miR-362-3p参与子宫内膜癌进展.

    子宫内膜癌GATA结合蛋白3反义RNA1微小核糖核酸-362-3p病理参数预后

    血尿酸、肠道菌群、miR-25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及对诊断的价值

    安然韩建妙张倩朱娜娜...
    1198-1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尿酸、肠道菌群、微小RNA-25(miR-25)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4年2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老年医学二科收治的老年CHF患者110例作为CHF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Ⅱ级44例、Ⅲ级37例、Ⅳ级29例.另选取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11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Pearson法分析血尿酸、肠道菌群、miR-25水平与老年CHF患者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HF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尿酸、肠道菌群、miR-25水平诊断老年CHF的价值.结果 CHF组血清尿酸、miR-25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双歧杆菌、乳杆菌低于健康对照组(t/P=8.993/<0.001、9.656/<0.001、9.516/<0.001、6.542/<0.001);血清尿酸、miR-25 水平比较,NYHA心功能Ⅳ级>Ⅲ级>Ⅱ级老年CHF患者(F/P=3.524/0.033、11.062/<0.001),双歧杆菌、乳杆菌比较,NYHA 心功能Ⅳ级<Ⅲ级<Ⅱ 级老年 CHF 患者(F/P=10.008/<0.001、37.612/<0.001);血尿酸、miR-25 与 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P=0.528/<0.001、0.482/<0.001),双歧杆菌、乳杆菌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r/P=-0.466/<0.001、-0.474/<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miR-25升高为老年CHF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721(1.339~5.182)、1.381(1.151~3.221)],双歧杆菌、乳杆菌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971(0.957~0.985)、0.952(0.940~0.988)];血尿酸、双歧杆菌、乳杆菌、miR-25 及四者联合诊断老年CHF的AUC分别为0.780、0.773、0.675、0.822、0.936,四者联合的AUC大于各自单独诊断效能(Z/P=5.259/<0.001、5.319/<0.001、7.157/<0.001、4.883/<0.001).结论 血尿酸、肠道菌群、miR-25 水平与老年 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上述指标联合对诊断老年CHF具有较高效能.

    慢性心力衰竭血尿酸肠道菌群微小RNA-25心功能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