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化工
云南省化工研究院 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化学化工学会
云南化工

云南省化工研究院 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化学化工学会

曾波

双月刊

1004-275X

ynhgzz@126.com

0871-64327010

650228

昆明市滇池路1417号云天化集团科技楼

云南化工/Journal Yunnan Chemical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化工综合性技术刊物。主要报道化学、化工科研成果,交流设计与生产经验,开展学术讨论,介绍国内外化工科技动态。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编刊物。设有研究与开发、磷化学工业、氮肥工业、橡胶加工、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专论与综述、分析测试、工艺与装备、实用技术、知识介绍、研究简报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过硫酸盐在污泥处理处置中的应用

    潘云川陶姣陈亚洁唐雨菲...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过硫酸盐在污泥处理中的活化方法与机理(热活化、紫外光活化、超声活化、过渡金属活化等),对各种活化方法优势与缺陷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过硫酸盐体系在污泥处理处置各个场景的应用效果,以及过硫酸盐对污泥中重金属和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机理.并对过硫酸盐体系在污泥中的应用前景和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过硫酸盐体系活化方法污泥处理处置污染物去除

    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方法研究

    瞿章黎刘屹伦方佳乐曾雨萌...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通过文献调研综述了化学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溶剂萃取法、电解法和电离辐照法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待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性质特征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合的方法.未来的研究方向应集中在开发高效、低成本、环保的重金属离子处理技术上,同时应加强对处理过程中副产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研究.

    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化学沉淀吸附

    形状稳定的聚乙二醇相变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向戬张鸿飞李俊罗俊...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乙二醇作为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有机相变材料,在储能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制备形状稳定的相变材料,能够解决其相变时液相易泄露的问题,并获得更优性能.通过文献调研系统总结了形状稳定聚乙二醇相变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并对制备方法的改进及应用领域的拓展进行了展望.

    聚乙二醇相变复合材料相变储能形状稳定

    二噁英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于欣彤梁全明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排放问题备受关注.通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对二噁英的控制和减排开展了多维度研究.首先探讨其生成机理和排放特征,明确影响生成的关键因素.其次系统比较主流控制技术,如物理吸附、化学中和、生物降解等,多方面分析其原理、条件、效果及效益.此外,还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降解等新型技术的研发动态,这些新技术在去除效率和成本方面潜力巨大.通过研究,提出了集成化控制策略,强调源头减排与末端治理结合,构建多层次多角度的控制框架,为行业解决方案制造提供参考.

    二噁英生成机理控制和减排

    工业废水零排放工艺中有机物去除方法研究进展

    王倩煜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工业废水零排放工艺中,有机物不断被浓缩和富集,使得合理且有效的处理工艺变得尤为重要.为了实现零排放目标,必须深入分析和总结现有的处理技术.介绍了各种有机物处理工艺的优势与不足,以便为零排放工艺流程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和解决思路.

    工业废水零排放有机物处理工艺生物法物化法高级氧化法

    抗生素的光化学转化效应研究进展

    丁淳程谦旺李吉平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中常检出四类抗生素,即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这些抗生素在环境中会进一步转化、消解,其中,光降解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转化方式.抗生素的光降解过程复杂,分为直接光降解、间接光降解和自敏化光降解.不同光降解方式的机理不同,且环境水体的pH、DOM、无机离子、光照强度也都会影响抗生素的光降解过程.对抗生素的光降解动力学、影响因素、降解机制进行了介绍及分析,以期为抗生素的生态风险评估和环境质量基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抗生素光降解机制光照强度影响因素

    褐煤微生物液化过程中真菌多样性演替分析

    蒋翥周静张金晶石开仪...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褐煤液化过程中微生物的演替规律,以一株自筛选真菌为液化微生物,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考察不同pH、液化时间、煤炭添加对液化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培养基pH对煤炭液化过程中的物种组成有明显影响,pH=4和pH=8的独有物种分别有2种和3种,其中g_Trichoderma主要来自pH=4的样本,占90.9%.导致不同pH样本组间物种组成极度差异的物种有Hannaella coprosmae和Trichoderma等,其P值均<0.0005.Wallemia和Archaeorhizomyces是造成不同液化天数显著差异物种.在pH、液化时间、加煤情况3个环境因子中,既具有强相关性且显著的物质是Hannaella coprosmae及Papiliotrema.

    褐煤高通量测序生物多样性生物液化

    PAP-ZnCl2浸渍增强木材的耐紫外及力学性能

    王燃吴章康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木材的耐紫外线和力学性能,采用聚氨基聚醚亚磷酸酯(PAP)和氯化锌(ZnCl2)复合浸渍剂对木材进行改性处理.通过浸渍处理,评估了浸渍条件下,PAP-ZnCl2对木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P-ZnCl2浸渍处理显著改善了木材的紫外线耐受性和力学性能.具体而言,处理后的木材表现出优异的紫外线阻隔效果和较高的拉伸性能及弯曲性能,优于未处理的对照样本.改性后的木材拉伸性能由20.5 MPa提高至41.3 MPa,弯曲性能由80.3提高至94.25 MPa,并且改性后的木材在波长为200~600 nm处的紫外屏蔽效果显著.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表明,PAP和ZnCl2的共同作用有效增强了木材的表面结构稳定性,减少了因紫外线照射引起的材料降解.研究结果为木材在户外环境中的耐久性提升及相关领域的实际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PAP氯化锌木材改性力学性能耐紫外线色差

    取代吡咯烷的合成及其催化的Michael反应

    陈治明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合成了(S)-2-羟基-N-(吡咯烷-2-亚甲基)苯甲酰胺(1a)、(S)-3-羟基-N-(吡咯烷-2-亚甲基)-2-萘酰胺(1b)2种具有多氢键多活性中心取代手性吡咯烷有机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吡唑啉-5-酮与各类硝基烯的Michael加成反应中.研究表明:以二氯甲烷为溶剂,25℃时,20%(物质的量分数)1a为催化剂,合成的吡唑-5-醇衍生物取得较好的产率(90%)和较高的对映选择性(97%).为建构碳-碳键合成具有生物药理活性的中间体提供了重要途径.

    取代吡咯烷有机催化Michael反应

    水热炭对玫瑰秸秆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研究

    胡双双许国芹王昌梅柳静...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温(35±1)℃下,采用批量式厌氧消化工艺,在玫瑰秸秆厌氧消化系统中添加由蓝藻藻泥、红薯茎和咖啡渣制成的水热炭,研究水热炭对厌氧消化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共进行44天,该发酵体系遵循厌氧消化规律,在体系中添加由蓝藻藻泥(实验组1)、红薯茎(实验组2)、咖啡渣(实验组3)制成的水热炭的实验组和不添加水热炭的对照组,累积产气量分别为3251、3995、4555、4002 mL,甲烷含量在产气高峰期均达到45%以上.实验组1、2、3和对照组的原料产气率为72、88、101 mL/g和88mL/g,总固体产气率分别为173、212、242 mL/g和213 mL/g.原料产气率和总固体产气率:实验组3>对照组>实验组2>实验组1.实验3原料产气率是对照组的1.15倍,总固体产气率是对照组的1.14倍,累积日产气量和累积甲烷产量比对照组提升 13.83%和 14.43%.

    水热炭玫瑰秸秆厌氧消化产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