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科学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科学导刊
环境科学导刊

贺彬

双月刊

1673-9655

ynhjkx@yies.org.cn

0871-4142389

650034

昆明市西山区气象路王家坝23号

环境科学导刊/Journ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Survey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2年,是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主管,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环保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53-1205/X;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9655。本刊主要刊登环境科学学术性论文、环境科研报告及介绍环境工程应用技术的文章。主要栏目有:环境管理研究、湖泊环境研究、污染治理技术、生态与自然保护、农业环境保护、环境监测分析、环境与人体健康、环境科学信息及国外环境科技介绍等。适合所有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员和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阅读,也可供规划、农、林、水、土、卫生等部门的有关人员参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环境科学导刊》征稿简则

    《环境科学导刊》编辑部
    51页

    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智能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刘晓昱黄海笛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了一种面向乡村生活垃圾的智能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该系统分为垃圾暂存区、渗滤液处理区和最终储存区三个模块,各模块采用模块化设计,并配备自动控制和智能传感设备。渗滤液处理区通过内外双层结构和螺旋叶片实现垃圾高效脱水。系统还设计了白天夜间时间模式,保证垃圾处理效率的同时并节约能源。通过源头减量和后续节能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减少渗滤液产生,为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垃圾渗滤液高效脱水乡村垃圾

    基于遥感技术的肇庆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

    韩雅敏邹明亮江玉麟
    57-6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肇庆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利用遥感技术计算研究区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以及2020年的生态系统质量指数(EQI),并从分区和像元2个尺度对EQI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进而对研究区在过去近20年的保护成效进行科学评估。研究结果表明:①遥感技术可便捷地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质量进行科学、动态、定量的监测,是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的重要技术手段;②从分区尺度看,核心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最高,缓冲区次之,实验区最差,但在过去近20年里,研究区各功能分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都在不断改善;③从像元尺度看,在过去近20年里,研究区有99。36%的面积生态环境质量呈现改善趋势,仅有0。64%的区域生态环境出现扰动,且生态环境扰动主要分布在实验区,生态环境扰动主要由林地质量下降和林地被转为果园、坑塘水面等土地利用/覆盖类型造成。

    遥感生态系统质量指数保护成效评估肇庆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

    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及生态保护研究—以坪洲为例

    刘路阳刘昱王珺刘阳...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居民海岛以其原生态的自然景色受到海洋旅游的青睐,对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活动正在持续推进,评估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关键议题。本文旨在通过无居民海岛的特点,建立无居民海岛开发适宜性评价因子指标体系,以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作为评价模型,并采用ARCGIS空间分析、叠加分析等功能,对无居民海岛的开发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生态保护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坪洲岛为中度适宜开发类型的无居民海岛,但在开发过程中应限制开发强度并注意生态系统的保护,本研究可为坪洲岛的开发利用及类似小型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和生态保护提供借鉴。

    无居民海岛开发适宜性GIS分析生态保护

    洞庭湖内湖水质变化趋势及其成因简析

    李清王丹徐玲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洞庭湖内湖水质变化情况及其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服务于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攻坚,基于2016-2021年洞庭湖内湖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44个典型内湖的水质类别、总磷浓度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千龙湖、柳叶湖和后江湖水质相对较好,华容东湖、大通湖和北民湖水质相对较差;②总磷是洞庭湖内湖水质的决定性因子;③近年来持续的污染防治工作促使洞庭湖内湖总磷浓度不断下降,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稳中向好,内湖水质总体改善明显。分析了华容东湖、大通湖和黄盖湖等内湖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控源降磷、畅通河湖、恢复水域、修复生态等对策建议。

    洞庭湖内湖水质总磷生态环境问题

    四川省典型规模化养猪场废水抗生素特征及风险评估

    古腾赖长邈王志凯李航...
    7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养猪场尾水为主要研究对象,检测了四川省28家典型规模化养猪场废水四环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中的9种抗生素浓度,分别为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磺胺二甲嘧啶、磺胺甲噁唑、磺胺间甲氧嘧啶、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结果表明28组畜禽养殖废水水样均检测出有抗生素残留,以四环素类为主,浓度在0。476~214。274 μg/L,平均值为26。901 μg/L。不同废水处理工艺进出水抗生素浓度表明,常用的好氧、高级氧化等工艺能够有效降解抗生素,四环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降解率平均值为46。79%、8。71%、58。56%;但厌氧工艺基本上对抗生素无降解效果,甚至出现了负去除的现象,四环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降解率分别为-41。31%、-378。72%、-13。42%。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有16个点位的所有抗生素均属于低风险,9个点位有单种抗生素中风险,2个点位有抗生素多种中风险,1个点位磺胺间甲氧嘧啶存在高风险。

    规模化养猪场废水农田利用抗生素土壤生态风险

    CALPUFF模型在某开发开放试验区规划环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谭娟杜文静丁祖高靳涵丞...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预测范围可选择多个模型。对于尺度较大区域,一般选取CALPUFF。本研究采用某开发开放试验区规划环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预测了各污染因子在正常情况下对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环境影响,得到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规划范围内最大地面小时浓度点,以此分析该开发开放试验区实施规划后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及敏感点的影响,进而为合理制定试验区产业发展规模和布局提供宏观决策。根据预测结果,由于PM10和PM2。5预测结果超标,建议慎重考虑规划片区产业定位,合理确定水泥产业发展规模,减少不利环境影响。

    CALPUFF模型规划环评大气预测应用

    郑州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河道演变监测与生态分区研究

    周晓博于果杨朝兴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郑州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内部河道的变迁会影响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本研究以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为出发点,基于Landsat卫星影像数据,对研究区内河道变化进行动态监测。通过研究2001-2020年湿地内河道历年来的动态变化,重点探究了其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同时,根据河道的变迁划定出易变动区域,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的原因。研究发现:①研究区域内河流面积扩大,河道走向变化较小;②2001-2020年,黄河河道的部分河段面积总量发生波动,河流主体南北偏移范围为0。8~5。3km;③易变动区域主要集中在河道东部及中部区域。本研究可为郑州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分区管控提供有效依据,有利于该区域实施科学、可行的保护措施。

    郑州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动态监测生态分区河道变化

    高效准确测试烟气中氧含量方法探讨

    刘军王剑敏刘浪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在烟气测试中得到准确氧含量数据,真实准确地折算污染物排放浓度,针对不同企业、不同工艺、不同工况以及不同的时间段等情况,利用烟气测试仪进行参数测试和结果检验,就如何高效准确的测定含氧量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烟气测试仪烟气含氧量相对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