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云南民族大学

张英杰

双月刊

1672-8513

ynmzxyxb@163.com

0871-65132114

650031

中国昆明市一二·一大街134号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Natural Sciences Edition)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豆科山蚂蝗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濮兴娜王梅陈涛谢小燕...
    14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豆科(Leguminosae)山蚂蝗属(Desmodium)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种类较多,常作为药用植物应用于传统中药,因其药效显著,在民间使用广泛.该属植物主要有黄酮、生物碱、萜类、挥发油等化学成分;通常发挥抗炎、抗氧化、抗菌、清除体内氧自由基、保肝、镇痛等生物活性.我们通过对山蚂蝗属植物包括广金钱草、小槐花、饿蚂蝗、三点金、小叶三点金、大叶山蚂蝗、肾叶山蚂蝗、长柄山蚂蝗、假地豆等所含化学成分以及生物活性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山蚂蝗属植物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山蚂蝗属植物化学成分黄酮生物活性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萆薢-菟丝子"药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分子机制

    蒋秋子葛友涛韩晨亮王泽...
    161-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揭示"萆薢-菟丝子"药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分子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思路.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得"萆薢-菟丝子"药对主要活性成分,利用PubChem数据库以及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数据库获取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物靶点,由GeneCards数据库、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DisGeN-ET数据库中获得慢性前列腺炎疾病相关靶点,与先前获得的药物靶点进行交集,获得共有靶点.利用DAVID 2021在线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应用STRING11.5在线数据库构建共有靶点蛋白互作网络(PPI)分析;最后通过Discovery Studio2019对靶点蛋白与关键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评价.共筛选出13个"萆薢-菟丝子"主要活性成分,包括Diosgenin薯蓣皂素、Sesamin芝麻素、NSC63551柱头甾醇、Isorhamnetin异鼠李素、beta-sitosterol β-谷甾醇等;药物靶点312个,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162个共有靶点,其中核心靶点有SRC、EGFR、PIK3R1、MAPK3、AKT1等.KEGG主要富集共142个条目,主要为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化学致癌-受体激活、Th17细胞分化等.Discovery Studio2019分子对接结果显示SRC与Quercetin槲皮素、EGFR及PIK3R1与beta-sitosterol β-谷甾醇、MAPK3与NSC63551柱头甾醇结合度最高.由此可知,"萆薢-菟丝子"药对能够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调控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且可能具有抑制前列腺炎向前列腺癌进展的潜在作用,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萆薢-菟丝子"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药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菲牛蛭冻干粉的重复给药毒性研究

    张元杰张才星李聪杨金玲...
    169-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观察啮齿类动物SD大鼠长期灌胃给予菲牛蛭冻干粉后产生的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对菲牛蛭冻干粉进行重复给药毒性的研究,为其药用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将SD大鼠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无菌注射用水)、菲牛蛭冻干粉高、中、低剂量组(3.24、1.08和0.54 g/kg),给药质量浓度分别为205.5、67.5和33.75 mg/mL,给药体积以每周称量体重计算,每周连续灌胃给药6 d,给药周期6个月,末次给药后恢复8周.对其进行临床指标检测、脏器重量称量、血液学检查、血清生化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从而评估菲牛蛭冻干粉的毒理学安全性.结果在连续给予SD大鼠菲牛蛭冻干粉6个月后,各项指标均未发现与供试品相关的毒性变化.本试验条件下,SD大鼠给予高、中、低剂量菲牛蛭冻干粉未见明显毒性作用.

    菲牛蛭冻干粉SD大鼠重复给药毒性

    沙棘果总黄酮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

    林继辉陈琳榕冯庆玲谢三都...
    17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沙棘果为原料,乙醇溶液为主要溶剂,沙棘果总黄酮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分析法,综合考察了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液(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4因素对沙棘果总黄酮的提取量影响.结果表明,沙棘果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提取时间34 min、提取温度77 ℃、提取液(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22.8∶1.在此工艺条件下沙棘果总黄酮得率为5.694 mg/g,与理论预测值5.770 mg/g的RSD值为1.33%,小于5%,模型拟合性良好.对制得的沙棘果总黄酮提取物粗品,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法与羟自由基法,以同浓度的维生素C溶液作为阳性对照,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按清除DPPH自由基法得到的维生素C、沙棘果提取物的IC50值分别为0.13、2.32 mg/mL,按羟自由基法得到的IC50值分别为0.11、0.45 mg/mL,说明沙棘果总黄酮具有较好抗氧化活性.

    沙棘果超声波提取总黄酮响应面分析法抗氧化

    基于HS-SPME-GC/MS的丁香与肉桂复配前后物质变化分析

    黄德全张海瑜郑君娜陈建华...
    186-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方剂"丁桂散"为依据,探究丁香、肉桂复配前后挥发性物质的变化.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统计学方法对丁香、肉桂及复配物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比较分析.从丁香、肉桂及复配物中分别鉴定出60种,55种,61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共有的挥发性成分有31种,分别占其总量的444.84‰、666.63‰、505.51‰.存在于丁香、肉桂中的13种、10种挥发性成分未在复配物中检出,复配后挥发性物质的种类上没有变化,但复配物的挥发性物质含量占比,相较于复配前的单个原料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同复配比例下"丁桂散"的欧式距离相似度存在线性关系y=-0.375x+0.423,R2=0.993,且丁香对复配后挥发性物质的影响占主导地位.

    丁香肉桂复配HS-SPME-GC/MS挥发性成分

    灯盏花胶囊对高脂联合STZ诱导2型糖尿病肾病小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刘青云杜欣烨曲杨段艳蕊...
    195-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灯盏花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小鼠的疗效.随机抽取雄性C57BL/6J小鼠8只为正常对照,剩余62只饲喂高糖高脂饲料12周后,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DN模型;将40只成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阳性苯那普利(10 mg/kg)以及灯盏花胶囊低(0.75 g/kg)、中(1.5 g/kg)、高剂量组(3.0 g/kg),每组8只;各组动物连续给药6周,正常和模型组灌胃等容积纯水.检测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BG)、24 h尿蛋白及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白蛋白(ALB)、肌酐(Cre)、尿素氮(BUN)和胰岛素(FINS)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给药期间血糖及尿蛋白水平缓慢升高,末期肾功能受到损害,血肌酐及尿素氮明显上升,病理检查发现肾小球明显肥大,系膜区扩张,基膜增厚;各组给药6周后,小鼠FBG、24 h尿蛋白及血清中BUN、CRE、TC、TG、LDL、FINS水平和肝肾指数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0.01),ALB明显提升(p<0.05/0.01),肾组织病变较模型组有所减轻.本研究表明灯盏花胶囊可以明显改善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发的2型糖尿病肾病小鼠的肾脏损害,一定程度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减退.

    灯盏花胶囊糖尿病肾病高糖高脂链脲佐菌素尿蛋白

    5-羟甲基糠醛在Pd(111)面上的加氢反应机理研究

    张文慧周广丽李顺东张蕾...
    201-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基于周期性平面波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 5-羟甲基糠醛在Pd(111)表面的加氢还原反应,考虑了 2种可能的反应路线,第一种反应路线是支链上的醛基碳先加氢生成F-CH2O中间体,接着F-CH2O中间体进一步加氢生成2,5-二羟甲基呋喃;第二种反应路线是支链上的醛基氧先加氢生成F-CHOH中间体,然后F-CHOH再加氢生成2,5-二羟甲基呋喃.计算了 2种反应路线下5-羟甲基糠醛加氢生成2,5-二羟甲基呋喃反应的动力学数据和热力学数据,分析讨论了 5-羟甲基糠醛在Pd(111)表面的加氢反应机理,最终得出最低能量路线为:F-CHO→F-CHOH→F-CH2OH.

    5-羟甲基糠醛动力学数据能量路线

    莱赛尔纤维阻燃剂合成及应用研究

    郭占魁王敬伟高政聂梓新...
    206-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制备一种同时含有多种阻燃元素的莱赛尔纤维用阻燃剂,采用磷酸和尿素在高温下对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进行改性处理,得到了 一种同时含有氮和磷2种阻燃元素的阻燃剂,并用其对莱赛尔纤维进行阻燃整理.通过优化阻燃剂和催化剂的密度、浸泡时间、整理液的pH、焙烘温度以及焙烘时间等影响因素,使得阻燃整理后的莱赛尔纤维其极限氧指数达到3 6%,断裂强度达到2.80 cN,且经10 g/L碳酸钠和25℃及90 ℃水洗30 min后仍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

    阻燃剂莱赛尔纤维阻燃整理催化

    气相中ScS++H2S→ScS2++H2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介绍一个计算化学实验

    高树林李艳妮王宝玲杨艳华...
    212-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计算化学在很多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面向高年级本科生的计算化学实验.借助气相中ScS++H2S→ScS2++H2反应机理的研究,让学生初步掌握采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反应机理的基本过程.过渡态的搜索是反应机理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实例详细介绍了搜索过渡态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计算化学实验反应机理量子化学过渡态搜索Gaussian软件

    基于知识蒸馏的不平衡数据下入侵检测方法研究

    董国芳刘兵鲁烨堃
    219-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面临模型结构复杂、部署效率低及流量数据类别不平衡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 1种结合知识蒸馏和类别权重焦点损失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该方法以精度高、参数量较多的入侵检测模型作为教师模型,与小型学生模型生成蒸馏损失;引入增加类别权重的焦点损失函数作为学生损失;结合蒸馏损失与学生损失生成总的损失函数优化学生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性能相较于非蒸馏模型在各项指标上均有一定提升.

    入侵检测深度学习知识蒸馏不平衡数据焦点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