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郑进

月刊

1007-2349

yzyy@chinajournal.net.cn

0871-65183005

650223

云南省昆明市学府路139号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Journal Yun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贯煎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张志城卢秉久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汤剂一贯煎加减联合西药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筛选出的80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西药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汤剂一贯煎加减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HBV DNA转阴率、肝功能指标、中医症状积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77.50%、62.5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ALB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67.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一贯煎加减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可明显提高HBV DNA转阴率,改善肝功能指标和临床症状.

    一贯煎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中西医结合疗法

    小柴胡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肝胆郁热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金晓菲陈永华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小柴胡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肝胆郁热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肝胆郁热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观察组予小柴胡汤加减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比总结治疗前后,2组患者在总有效率、中医症状体征积分以及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峰流速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以及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峰流速等方面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头晕目眩、头胀或痛、少寐多梦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余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方案对于治疗肝胆郁热型VBI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肝胆郁热型眩晕小柴胡汤加减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血流动力学

    大柴胡汤加减联合降糖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周坤林谢璋庆陈艳红岑璐岚...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大柴胡汤加减联合降糖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多个中英文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大柴胡汤加减联合降糖西药治疗T2DM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检索时间范围设定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7月.由2名研究者分别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运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软件分析,使用TSA对结局指标进行试验序贯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RCT文献,共106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大柴胡汤加减联合降糖西药组治疗与常规降糖西药组治疗T2DM对比,临床总有效率(RR=1.23,95%CI[1.13,1.33],P<0.01)、空腹血糖(MD=-1.06,95%CI[-1.19,-0.92],P<0.01)、餐后 2 小时血糖(MD=-1.44,95%CI[-1.72,-1.17],P<0.01)、糖化血红蛋白(MD=-0.99,95%CI[-1.58,-0.41],P<0.0009)、体质量指数(MD=-1.51,95%CI[-2.83,-0.20],P=0.02)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序贯分析表明,大柴胡汤加减联合降糖西药治疗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的结论可靠.结论 大柴胡汤加减在改善T2DM患者血糖和临床症状方面疗效显著,具有一定优势且安全性高结果.

    大柴胡汤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试验序贯分析

    重连口服液联合针刺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临床观察

    仝婉万鑫李雪苓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重连口服液联合针刺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扁桃体炎患者80例,根据随机对照原则,设立重连口服液联合针刺法治疗组和头孢地尼分散片联合针刺法对照组各40例.观察对比2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体征积分以及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等.结果 治疗3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以及WBC、NEU%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连口服液联合针刺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经济适用性较高,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重连口服液针刺法急性扁桃体炎临床观察

    金刚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大鼠NF-kB p65表达及IL-1、IL-6、TNF-α的影响

    陈杰沈琳玲戎宽朱亮亮...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金刚丸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亚基(p65)蛋白表达及血清中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了56只SD大鼠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将其划分为空白组(NtC n=8)、假手术组(SHAM n=8)、去势大鼠组(OVX n=40).对去势大鼠组使用摘除雌性大鼠两侧卵巢法建造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该组45只大鼠分为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金刚丸低剂量组、金刚丸中剂量组、金刚丸高剂量组,其中每组大鼠数量为8只.连续针对金刚丸高中低剂量组及戊酸雌二醇组给予12周药物治疗,每日给药1次,针对假手术组、空白组、模型组则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12周给药后分别采用HE染色法观察骨组织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IL-1、IL-6、TNF-α含量,Western Blot法针对大鼠股骨NF-κB p65表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到实验结论.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骨小梁形态模糊、广泛断裂,骨髓腔增宽,骨细胞排列紊乱,戊酸雌二醇组及金刚丸高中低剂量组骨组织形态明显改善,骨小梁结构紧密,骨外膜排列齐整.相较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模型组血清中IL-1、IL-6、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股骨中NF-κB p65水平明显升高(P<0.05).相较于模型组,金刚丸高中低剂量组血清中IL-1、IL-6、TNF-α含量有较显著减低(P<0.05),股骨中NF-κB p65水平有较显著减低(P<0.05).结论 金刚丸能够有效改善骨组织形态,抑制IL-1、IL-6、TNF-α的产生,从而影响NF-κB信号通路,制约NF-κB p65表达活性,起到抑制破骨细胞活化、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金刚丸绝经后骨质疏松核因子κBp65白介素-1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钩吻氧化单萜吲哚生物碱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

    梁嘉俊蒲翔赫卫潘倩...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著名毒性中药钩吻(Gelsemium elegans)富含单萜吲哚类生物碱(MIAs),前期钩吻的中药化学研究大部分集中于其根茎部位,现对钩吻地上部分生物碱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MCI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多种分离技术对于钩吻地上部位总生物碱进行了分离纯化,结合核磁共振波谱(NMR)以及质谱(MS)等结构鉴定手段进行研究.结果 确定了所得单体成分结构,共分离得到5个钩吻定碱类氧化单萜吲哚生物碱,分别鉴定为 19-xo-gelsenicine(1),14-hydroxy-19-oxogelsenicine(2),gelsedilam(3),Nb-methylgelsedilam(4)和gelsemoxonine(5),并对钩吻总生物碱提取物以及化合物1和3的抗真菌的活性进行了评价.结论 经研究发现在100 μg/mL的浓度下钩吻总生物碱提取物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菌丝生长抑制率为34.80%.

    钩吻氧化吲哚生物碱化学成分抗真菌活性

    HPLC法同时测定四粒红花生衣药材中原儿茶酸和儿茶素的含量

    胡洋王燕马晓静王丹彧...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四粒红花生衣药材中原儿茶酸、儿茶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50%甲醇超声提取花生衣药材中原儿茶酸、儿茶素,以Agilent TC-C18(4.6 × 250 mm,5 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3%磷酸(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1.结果 原儿茶酸、儿茶素分别在4.73~23.65μg·mL-1、27.08~135.40 μ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分别为97.93%、96.65%,准确度良好.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四粒红花生衣中原儿茶酸和儿茶素含量测定.

    花生衣原儿茶酸儿茶素HPLC

    电针干预对膝骨关节炎大鼠滑膜结构和SIRT1/HMGB1信号通路的影响

    黄文韬李冰陈恒李武...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电针干预对膝骨关节炎大鼠滑膜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SIRT1激动剂组,采用左膝关节间隙处注射4%木瓜蛋白酶溶液建立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电针组给予电针刺激"内膝眼"、"外膝眼"、"阴陵泉"穴位,持续10 min/次,SIRT1激动剂组腹腔注射SRT2104溶液(25 mg/kg),每周两次.采用Lequesne MG评分评估膝骨关节炎损伤严重程度,Elisa法检测膝关节滑膜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变化,伊红-苏木素(HE)染色观察膝关节滑膜组织形态学,Western-blot法检测膝关节滑膜SIRT1和HMGB1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膝关节滑膜SIRT1和HMGB1基因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equesne MG评分总分、膝关节滑膜液IL-1β和IL-6的含量明显升高,膝骨关节滑膜上皮组织严重增生,滑膜细胞核大深染,排列不整齐,可见弥漫大量炎性细胞,膝关节滑膜SIRT1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减少,HMGB 1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Lequesne MG评分总分、膝关节滑膜液IL-1β和IL-6的含量明显减少,膝骨关节滑膜上皮组织轻微增生,滑膜细胞核染较浅,可见少量散在炎性细胞,膝关节滑膜SIRT1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HMGB1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P<0.01).结论 电针干预可明显改善膝骨关节炎滑膜炎性损伤情况,可能与减少炎症介质释放,调控膝骨滑膜SIRT1/HMGB1信号通路有关.

    膝骨关节炎电针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高迁移率族蛋白B1白细胞介素-1β

    中药皂苷类成分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刘紫薇李琪刘丽芳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以头痛、记忆力减退、瘫痪和癫痫发作为典型症状,已成为全世界第二大死亡原因.由于病因复杂,目前临床上对于各类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仍以保守治疗为主.寻找和开发新型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药物成为热点问题.皂苷是一类常见的中药活性成分,多种皂苷类成分已明确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如人参皂苷、黄芪皂苷、柴胡皂苷、薯蓣皂苷等.通过对近年来有关中药皂苷类成分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和总结,以期为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中药皂苷神经保护

    基于线粒体自噬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肾脏病心脏损害的研究概况

    郭敏胡良伟江坚青杨芮...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脏损害常见于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肾两脏"水火既济".慢性肾脏病累及多个脏腑,以气血阴阳正虚为本,瘀毒、痰湿为标,病位主要在脾肾.线粒体自噬水平与心肾功能关系密切,现将慢性肾脏病并发心脏损害病因病机、慢性肾脏病对心肌细胞线粒体联系相结合,探讨慢性肾脏病心脏损害中线粒体自噬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线粒体自噬的机制.

    慢性肾脏病心脏损害线粒体自噬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