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郑进

月刊

1007-2349

yzyy@chinajournal.net.cn

0871-65183005

650223

云南省昆明市学府路139号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Journal Yun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疡医大全》中鲜药运用规律及特点分析

    满春艳宋玮张钟艺肖敏...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顾世澄的《疡医大全》中使用鲜药的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临床使用鲜药提供数据支撑与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总结《疡医大全》中关于中药鲜药的临床应用,输入Excel2016软件中建立数据库,对药物的使用频数、性味、归经、剂型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疡医大全》中鲜药品种总计达120种,其中鲜药植物药76种,鲜药动物药44种;鲜药的使用频次共为288次,药性以寒、温居多,药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以肺经、胃经为主,剂型以外用居多.在古方的应用上,使用鲜药频次最高的是臁疮(53次,18.40%)、癣(39次,13.54%).结论《疡医大全》所记载的鲜药来源广泛,多为道地药材,以外科疾病的外治居多,同时体现了顾护脾胃、以皮治皮的特色.

    顾世澄疡医大全鲜药文献研究临床应用脾胃养阴

    基于"态靶辨证"理论探析举元煎加味对脾虚气陷型痔术后肛门坠胀的治疗作用

    张博李勇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肛门坠胀是痔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痔术后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基于仝小林院士"态靶辨证"学术思想,临床观察到痔术后患者出现肛门坠胀时,多属于"虚"态,多辨为"脾虚气陷证".现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观察发现应用举元煎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可以调节"脾虚气陷"证之虚态.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以"气络"为靶,贯通气血,理气通络;当归补血活血,以"血络"为靶,化瘀生新;黄柏清热燥湿、解毒疗疮,以"湿络"为靶,清下焦湿热,三药共打瘀滞湿热之靶.态靶结合,效如桴鼓,能有效改善患者肛门坠胀症状,提高痔术后创面愈合情况.

    态靶辨证痔术后肛门坠胀脾虚气陷举元煎

    浮针再灌注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观察

    张忠平丛宇张海月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浮针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将60例经临床确诊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患者接受浮针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针刺治疗.临床疗效评估主要以便秘症状、生活质量评分为指标.结果 治疗2周后,2组便秘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P<0.05).结论 浮针治疗可有效改善中风后便秘患者的排便情况和生活质量,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承受性.

    浮针中风便秘临床疗效

    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张洪安王东洋汪琬莉林学武...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对照分析温针灸配合推拿对退行性膝关节炎的疗效影响,探寻中医特色、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60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基础上增加温针灸治疗.通过临床治愈率、疼痛评分、膝关节症状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96.70%,对照组临床治愈率的73.30%,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疗程后,2组VAS评分,膝关节lequesne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关节休息痛评分、关节运动痛评分、压痛评分、肿胀评分、晨僵评分、行走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 温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可以明显缓解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消除炎症,减轻水肿,止痛镇痛提高生活质量.

    退行性膝关节炎针灸推拿

    基于BDNF/CREB信号通路探讨藏药十一味维命胶囊的抗抑郁作用机制

    李鑫王琼莹马召田于雪...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BDNF/CREB信号通路对藏药十一味维命胶囊对抑郁症小鼠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2)、造模组(n=36),造模组采用CUMS结合CRS方法造模3周.成模后,将造模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十一味维命胶囊组(藏药组)、氟西汀组,各12只,干预4周.采用行为学实验对抑郁症小鼠模型进行评估.WB法检测小鼠海马BDNF、GDNF、NGF、p-CREB/CREB、PSD-95表达;IHC法检测小鼠海马BDNF、GDNF、p-CREB MOD值.结果 造模3周后,造模组小鼠出现抑郁样行为,小鼠体质量、糖水偏好率均低于正常组(P<0.01);不动时间长于正常组(P<0.01);给药4周后,模型组小鼠体质量、糖水偏好率低于正常组(P<0.01);不动时间长于正常组(P<0.01);藏药组、氟西汀组小鼠体质量、糖水偏好率均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不动时间均短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小鼠海马BDNF、GDNF、PSD-95蛋白表达及BDNF、GDNF、p-CREB MOD值均低于正常组(P<0.05或P<0.01).藏药组、氟西汀组小鼠海马BDNF、GDNF、p-CREB/CREB、PSD-95蛋白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藏药组小鼠BDNF、GDNF MOD值均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氟西汀组小鼠海马BDNF、GDNF、p-CREB MOD值均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十一味维命胶囊可以改善抑郁症小鼠的抑郁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BDNF/CREB信号通路有关.

    抑郁症十一味维命胶囊BDNF/CREB信号通路小鼠

    基于代谢组学探究肾阳虚证患者激素代谢的变化研究

    刘峻宇李羿南吴文笛刘兆丰...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肾阳虚证患者与平和质人群的尿液代谢物水平差异,分析激素变化情况,为肾阳虚证探索出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共纳入8例肾阳虚患者与4例平和质人群的尿液进行UPLC代谢组学分析,通过PCA、PLS-DA分析,筛选出有显著差异的代谢物并结合代谢通路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尿液中11-β-羟基雄酮-3-葡萄糖醛酸、三羟基孕酮、18-羟皮质醇、醛固酮18-葡糖苷酸、4-羟基雄烯二酮葡糖苷酸等激素代谢物显著上升,硫酸雄酮、本胆烷醇酮、16-脱氢黄体酮、5b-孕二醇、氟氢可的松、雌酮、5a-二氢睾酮等显著下降.结论 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肾阳虚证会导致机体多种激素代谢紊乱,降低氨基酸、脂肪酸等能量代谢,并与细胞内吞、昼夜节律夹带等通路有关.

    肾阳虚证代谢组学代谢通路生物标志物

    中医药联合EGFR-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及逆转获得性耐药的研究进展

    刘一丹乔云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常见类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驱动因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是治疗晚期EGFR突变NSCLC的首选药物.获得性耐药是制约EGFR-TKI临床疗效和降低肺癌治愈率的关键桎梏.近年来,中医药联合EGFR-TKI提高NSCLC治疗有效率和逆转获得性耐药已成为研究的焦点.通过系统归纳近10年中医药联合EGFR-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及逆转获得性耐药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EGFR-TKI获得性耐药NSCLC

    中医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蔡志胜蔡华钰吴志平郭为汀...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以夜间呼吸暂停、打鼾、睡眠觉醒阈值低和白天嗜睡为主要症状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目前西医对OSAHS的治疗手段有限,且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而中医药对OSAHS确有疗效,且具有便捷、高性价比、安全等优势.通过从病名沿革、病因病机、证候分类及临床治疗等方面综述OSAHS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医师运用中医药治疗OSAHS提供参考.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医综述

    茯苓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何鹏飞高敏文继红沈宇明...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茯苓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临床运用最为广泛的传统中药之一,也是云南道地药材的主要代表以及重点发展的药用资源.通过对茯苓药理作用相关研究工作进行综述,以期为其多领域的深入研究、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以及产业链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茯苓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基于"肠-关节轴"探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易寒知王敏慧李湖帆朱丹...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滑膜炎和关节外表现为特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是影响RA发病的重要环境因素,肠道炎症及屏障功能紊乱能促进RA的发病,"肠-关节轴"的机制可能与肠道中的自身抗体产生以及促炎免疫细胞进入关节有关,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可能为RA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或预防方法.现阶段,中医治疗RA因其独特的优势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将中医学理论所述的发病机理与"肠-关节轴"机制相结合,探讨中医药调节肠道菌群、肠屏障功能治疗RA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RA提供指导与新思路.

    类风湿关节炎肠道菌群肠-关节轴肠屏障功能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