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野生动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野生动物学报
野生动物学报

马建章

双月刊

1000-0127

dw0451@126.com

0451-82190700 82192282

150040

哈尔滨市和兴路26号

野生动物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由国家林业局主管,国家濒危特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东北林业大学主办。是唯一一份关于科学研究与科普宣传相结合、以科学研究为主的国家级杂志。读者对象为大专院校生命科学学院及科学研究单位的研究人员和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都及野生动物爱好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首次在中国发现圈养环尾狐猴感染肥头绦虫

    刘芸江杨金朋刘俊卿陈善瑜...
    648-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次在中国报道1例由长颈囊尾蚴(Cysticercus longicollis)引起的5岁雄性圈养环尾狐猴(Lemur catta)皮下囊尾蚴病,患病动物表现为明显的臀部囊肿,但无其他异常体征.该病例就诊于四川农业大学第二教学动物医院.在就诊期间,采用细针穿刺对囊肿内容物进行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囊肿内含有大量囊尾蚴,典型囊尾蚴呈椭圆形,具有长而可伸缩的颈部和单个头节,头节上有4个吸盘和16个(单排)小钩.通过对囊尾蚴DNA进行nad1和cox1基因扩增及测序,进一步确定该囊尾蚴为肥头绦虫(Taenia crassiceps)的幼虫形态,即长颈囊尾蚴,研究结果可为该寄生虫在国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提供参考.

    肥头绦虫环尾狐猴长颈囊尾蚴

    福建发现丽纹攀蜥归化种群

    徐宇浩侯勉彭丽芳
    653-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7月和2023年10月,在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采集到2号蜥蜴标本(1雌1雄),与丽纹攀蜥(Diploderma splendidum)的形态特征较相符.线粒体ND2基因片段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本次采集的标本与丽纹攀蜥聚为一支,遗传距离为0.5%~0.8%.结合形态特征比较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确定2号标本为有鳞目(Squamata)蜥蜴亚目(Lacertilia)鬣蜥科(Agamidae)攀蜥属(Diploderma)的丽纹攀蜥.根据历史文献记载,福建不是丽纹攀蜥的自然分布地,且其周边省市也均未有过丽纹攀蜥的发现记录.因此,本次采集的丽纹攀蜥可能是贸易逃逸或放生的外来种.经调查和访问,发现丽纹攀蜥已在福州自然定居,且可能已建立繁殖种群.本次发现可为福建外来物种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基础资料,对制定更加全面和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有积极促进作用,亦可为研究丽纹攀蜥的生态适应性提供有益对比.

    攀蜥属新纪录归化种群福建省

    长吻海蛇形态学观察及鳞片显微皮纹学研究

    郭玉红张庆林
    659-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长吻海蛇(Hydrophis platurus)的宏观及微观形态特征,运用经典分类及扫描电镜观察方法,对相关标本的形态特征及鳞片微皮纹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标本深色的背面与浅色的腹面具有清晰的分界,吻部明显突出,背、腹部鳞片的形状和大小无明显分别;背部鳞片显微皮纹结构表现为多个耳状结构沿身体纵轴方向交错排列,整个视野呈现为波纹状,耳状结构之间为较深的沟槽,耳状结构侧面布满小孔.标本形态结构符合长吻海蛇形态特征,其鳞片显微皮纹结构与同属眼镜蛇科(Elapidae)的陆上种类,如舟山眼镜蛇(Naja atra)、广西华珊瑚蛇(Sinomicrurus pein-ani)明显属于不同模式.长吻海蛇鳞片显微皮纹结构表现出显著的水生生活适应特征,此结构特征有利于长吻海蛇在游泳时减少阻力,其沟槽和小孔有利于对海水截留.研究结果认为,蛇类鳞片显微皮纹结构具有明确的分类学意义,但鳞片超微结构差异可能不适合用于推断蛇类系统进化关系.

    海蛇显微皮纹结构形态特征分类学环境适应

    小反刍兽疫LAMP反应结果可视化检测方法比较研究

    索婧媛郑茜之王博刘学东...
    664-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是一种可应用于各种病原体检测、基因分型等领域的等温扩增技术.该技术所需设备简单且易于操作,因此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根据目前已经存在的判定LAMP结果的可视化方法,以可能对野生小反刍动物造成威胁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cDNA为检测对象,选择合适的引物组,比较评估均可在日光或紫外光下区分阴阳性结果的SYBR Green I、SYBR Safe Stain和羟基萘酚蓝(hydroxy naphthol blue,HNB)3种指示剂方法的适用性与灵敏度.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灵敏度都很高,均与琼脂糖凝胶电泳相当.其中,SYBR Green I结果区分度高、不受体系成分影响且无须额外设备,但成本较高;SYBR Safe Stain具有良好的结果区分度,成本相对较低,但需要额外的紫外照射设备;HNB成本最低,但颜色区分度较低,且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在选择LAMP指示剂时,综合考虑成本、使用便利性、结果准确性及实验条件,通过充分的体系优化和验证,确保LAMP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突显了不同方法的特征和适用场景,为研究人员根据不同场所与条件选择高效、便捷的LAMP反应结果可视化方法提供参考.

    环介导等温扩增SYBRGreenSYBRSafeStain羟基萘酚蓝小反刍兽疫病毒

    朱鹮性别分子鉴定的研究进展

    邱国强杜美衡白洪青刘小甜...
    670-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朱鹮(Nipponia nippon)为世界濒危物种,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虽然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显著增加了朱鹮种群规模和分布区域,但近交衰退、低繁殖力和雏鸟高致残率等问题一直制约着朱鹮种群的发展.朱鹮由于雌雄同型,难以从外观区分性别,因此性别鉴定将对其人工繁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朱鹮性别的分子鉴定方法,主要包括基于性染色体连锁的染色体解旋酶DNA结合蛋白CHD基因及EcoR Ⅰ片段的PCR鉴定方法,以期进行有效的人工繁育工作,实现对朱鹮种群的保护及规模重建.

    朱鹮性别鉴定CHD基因EEO.6序列分子鉴定

    河南省鸟类分布新纪录——褐马鸡

    任迎丰常东东张建军张伟伟...
    675-677页

    关于《地名证据下中国野生虎的历史分布与人虎关系演变》的更正

    纪小美
    677页

    湖北省鸟类分布新纪录——家麻雀

    李鸿屹伍遇普董钰鑫吴寅...
    678-679页

    白骨顶在浙江的首次繁殖纪录

    朱碧颖于学伟饶利华尹昭华...
    680-682页

    河口裸趾虎是古林箐裸趾虎的次定同物异名

    张栋儒沈文菁刘硕
    683-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林菁裸趾虎(Cyrtodactylus gulinqingensis Liu,Li,Hou,Orlov,and Ananjeva,2021)和河口裸趾虎(C.hekouensis Zhang,Liu,Bernstein,Wang,and Yuan,2021)几乎同时被描述发表,且模式产地距离很近.这两个物种的形态特征非常相似,但由于没有同源基因序列可以比较,它们到底是否为同一物种一直未能得到证实.本研究获得了这两个物种模式标本的COⅠ基因片段序列,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及遗传距离计算,再结合形态特征比较,证实古林箐裸趾虎与河口裸趾虎为同一物种,古林箐裸趾虎具有命名优先权,因此本研究确认河口裸趾虎是古林箐裸趾虎的次定同物异名.

    古林箐裸趾虎河口裸趾虎次定同物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