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压缩机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压缩机技术
压缩机技术

吴丰

双月刊

1006-2971

ysjjs@163.com

024-25800520

110869

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大路16号甲

压缩机技术/Journal Compressor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全国压缩机行业唯一的一本专业刊物。本刊现系中国机械仪表类核心期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主要读者来源于采矿、冶金、石油、化工、机械、建筑、仪表自动控制、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及企业采购供销人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办刊宗旨:面向压缩机行业广大科技人员、技术工人、压缩机设计制造、使用、维修人员以及其配套的相关设备的生产、制造、使用和维修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压缩机级间管壳式换热器设计与软件开发

    张静吴伟烽李程翊吴四建...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管壳式换热器在各工业领域应用广泛,但其壳侧结构较为复杂,其传热与流动状态难以预测,且设计过程涉及大量的计算、图表及标准规范,导致设计周期长、费时费力.研究针对压缩机级间管壳式换热器进行了详细合理的设计与热工计算,确定了管壳式换热器热负荷、换热面积、传热系数等结构与热力参数;并基于MATLAB技术开发了压缩机级间冷却器的设计与校核软件,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与换热器设计精度;最后针对一种工程案例,完成了对压缩机级间冷却器的设计计算.

    管壳式换热器传热系数阻力损失软件开发

    涡旋压缩机平衡铁结构对阻力矩的影响研究

    刘兴旺蒋强强刘晓明陈荣道...
    8-1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涡旋压缩机平衡铁随主轴旋转时产生的阻力损失问题,提出了圆角结构及机翼型结构平衡铁.运用Fluent有限元分析软件,结合滑移网格技术对平衡铁工作区域模拟,研究了 3 种不同结构平衡铁所受的压差阻力矩和摩擦阻力矩,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产生的阻力矩大小.结果表明:压差阻力矩占总阻力矩的90%以上,总阻力矩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大;相对于样机平衡铁,前后端面为圆角的平衡铁总阻力矩减小了30%~50%之间;机翼型平衡铁总阻力矩减小了55%~65%之间.

    涡旋压缩机有限元分析平衡铁阻力矩结构优化

    新型变壁厚涡旋型线的构建与性能研究

    侯才生刘宇李金虎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等壁厚涡旋型线压缩比低、结构不紧凑、传统变壁厚涡旋型线气体力变化幅度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由基圆渐开线、高次曲线和变基圆渐开线组合的新型变壁厚涡旋型线,并建立了该型线的基本几何理论.为定量衡量该型线的性能,特引入表征型线几何性能的两个关键指标—压缩比和体积利用系数以及力学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轴向气体力和切向气体力对其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变壁厚型线的几何性能与力学性能受半径变换率的影响较大,在相同设计条件下,随着半径变换率的减小,不仅压缩比和体积利用系数显著提高,而且所承受的轴向气体力和切向气体力的变化幅度也明显变小.可见,采用半径变换率较小的新型变壁厚型线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涡旋型线的性能.

    涡旋压缩机变壁厚型线几何性能力学性能半径变换率

    基于挠度指数的隔膜压缩机膜腔的结构优化

    隋沅晟张秀珩曹家维白皓元...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隔膜压缩机中膜片经常破裂的问题,以某FB型隔膜压缩机为原型,对膜片组运行机理进行研究,探索膜腔挠度指数变化时对膜片运行情况的影响.基于薄板大挠度理论计算得出膜片上下表面所受应力最大的位置,通过改变膜腔挠度指数,得出膜片所受应力最小的膜腔型线.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模拟仿真,结果验证了膜片上表面的中心处和膜片下表面的边缘处最易破坏,同时得出膜腔型线的挠度指数在2.9 时,可使膜片的上下表面所受应力最小且应力强度几乎相等,优化后的膜片所受径向应力相比优化前下降了 14%左右,延长了膜片的使用寿命.

    隔膜压缩机膜片组有限元分析挠度指数

    多层次模糊评价模型在煤层气压缩机系统完整性评价的应用

    金鑫魏长吉蔡少辉宋关伟...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煤气田现役煤层气增压集输用压缩机组系统安全运行及安全管理问题,开展了对煤层气压缩机组系统的完整性评价研究,利用多层次模糊评价模型建立压缩机组系统的完整性评价方法.根据多层次模糊评价法建立基于系统结构完整性及性能完整性为准则的评价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建立各指标权重,结合模糊评价模型和专家评分建立目标集、权重集、评语集及判断矩阵,并通过一致性判断,根据最大隶属度准则得到各因素的评判结果.经过延川某煤层气田在役压缩机组系统的案例评判,得机组系统结构完整性及性能完整性评价结果为良好,整体完整性评价结果为 77.8 分,与现场实际吻合度较好.煤层气压缩机组系统完整性评价可为机组现场安全管理、高效运行效果的评估提供理论支持及评价措施.

    煤层气压缩机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完整性评价

    往复压缩机无级气量调节系统液压缸缓冲性能研究

    姜月新孙旭周超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往复压缩机无级气量调节系统卸荷器的限位速度决定了其使用寿命,也影响了调节系统的性能.基于液压缸的结构模型及缓冲工作原理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影响卸荷器动作的关键参数,包括节流孔直径、缓冲活塞直径和缓冲活塞行程.利用AMESim软件平台构建了缓冲液压缸的仿真模型,分析了各变量变化对卸荷器工作冲击速度、动作完成时间以及吸气阀阀片撤回时间等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为气量调节系统关键参数的优化奠定了基础.

    气量调节系统卸荷器缓冲液压缸

    双螺杆压缩机工作性能参数仿真及试验研究

    饶静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螺杆压缩机是将低压气体转换为高压气体的一种旋转机械装置,现阶段存在着影响双螺杆压缩机内部流场性能参数的研究不够全面,缺少相关试验分析,并且四大工作性能参数对双压缩机性能的影响尚未系统化、定性化描述的问题.以5~6 齿双螺杆压缩机为研究对象,利用Pro.e和Pumplinx软件为研究手段,建立双螺杆压缩机3D流体域模型,采用动网格技术分析了功率、流量、比功率、压力四大工作性能参数在瞬态流场特性下的变化规律,同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功率仿真数据与试验数据相比较,差异率为0.13%,排气量差异率为 0.933%,比功率差异率为 4.92%,压力差异率为 0.388%.由此可知仿真值与试验值差异率均小于5%,吻合度较好,研究结果完善了双螺杆压缩机性能参数评价标准,为后续双螺杆压缩机性能优化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双螺杆压缩机瞬态流场特性动网格技术工作参数试验验证

    天然气增压机组润滑补给系统故障分析及改进

    王修张袁永惠赵军熊林...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增压站配套发动机润滑油补给系统存在油位自动控制功能异常问题,基于油位控制工作原理,从分析油位控制器平衡管设置、润滑油预热循环管路设计等方面入手,对润滑油补给系统油位控制功能故障,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将润滑油预热循环管路与润滑油补给管路独立,从而避免预热器回油反压油位控制器;同时将油位控制器原平衡管尺寸增大为 1/2 inch,降低因平衡管尺寸过小无法完全平衡油位控制器与曲轴箱间压差的风险.整改后的润滑油补给系统油位控制功能恢复正常,发动机不再出现润滑油低液位停机故障,该实践为增压机组类似补油系统优化改进提供参考借鉴.

    增压站发动机润滑补给系统油位控制故障分析

    干气密封泄漏气回收二次利用研究

    王志寰邱静方能治马庭红...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于 2020 年提出"双碳"目标,碳达峰的实现过程中碳减排至关重要,实现大型设备低排放、零排放和负排放技术在生产场景的应用.目前使用的干气密封常用于动设备的轴端密封,用以防止设备内腔气体产生外泄漏,但因其运转过程中形成的气膜会产生密封泄漏,对该密封泄漏气进行回收利用,同时考虑可能出现的设备损坏的潜在风险,优化成果的安全控制措施,具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碳减排干气密封密封泄漏气二次利用

    无油螺杆空压机典型故障分析与研究

    马寅洲方炯朱志强
    51-5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英格索兰SM110 无油螺杆空压机日常运行出现的机头锈蚀、冷却器进口管线连接处断裂、主电机过载等典型故障,根据无油螺杆空压机的工作原理,深入分析空压机频繁出现故障原因,对空压机运行方式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平衡压缩空气供耗气量的方式实现单台空压机连续加载运行,避免空压机频繁加载卸载,为无油螺杆空压机的典型故障处理和预防提供了新思路.

    无油螺杆空压机机头冷却器主电机故障分析优化运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