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Journal Asia-Pacific Security and Maritime AffairsCSSC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新理解国家安全:三重认知逻辑与中国的大战略实践

    宋德星
    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元价值取向与安全议题的泛化,决定了对于国家安全问题的理解见仁见智.尽管现实主义、理性主义、革命主义三大经典阐释影响深远,但国家安全认知的传承与变化趋势依旧,其变革趋向在新时代体现得尤为明显.其中,"战略焦虑时代"的权势逻辑、安全思维与时俱进的创新逻辑和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话语逻辑,构成了重新理解国家安全的时代逻辑,并据此强化了大战略理论视域下对国家安全的再认知,即从目标、手段和内外关系三重维度来理解国家安全.就中国国家安全思想理论而言,身份属性与使命任务的叠加,加上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总体上决定了其传承与变化大趋势.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就是这方面与时俱进的鲜明体现,其指导下的国家大战略始终着眼于国际大势和世界潮流、时代特质和使命任务、力量建设运用和战略能动发挥来设计和运筹.

    国家安全认知逻辑三重维度大战略总体国家安全观

    战略科技力量与大国兴衰的逻辑——以二战后美国科技博弈为例

    叶淑兰
    2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战略科技力量如何影响大国兴衰及其核心逻辑,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具有重大的意义.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大国力量消长,加剧大国安全困境,打破大国内部权力均衡.基于对美苏、美日、美中科技博弈的历史与现实案例的考察可见,美国通过科技博弈巩固了霸权,延缓了霸权的衰落,但同时也对自身带来科技伦理风险、技术治理难题等挑战.战略科技力量博弈改变大国兴衰的内在规律,一些大国因此更深地陷入美国科技霸权体系,甚至有可能跌落成为次要国家.大国战略科技力量博弈是关乎综合国力、政治制度、科技联盟与创新模式的全方位博弈,竞争制胜需要具备强大的国家综合国力、良好的政策弹性与制度优势、科技"盟友"支持及灵活的科技创新模式.

    大国兴衰战略科技力量科技博弈科技联盟科技创新美国

    发展权与"修昔底德陷阱"之辩——以中国海洋权益保障为视角

    张晏瑲
    3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修昔底德陷阱"的语境下,快速发展崛起的中国给现在的霸主国美国带来恐惧和不安,因而招致其防范和针对.按照美国的叙事逻辑,中国的和平崛起被认为是世界不稳定的根源.但从发展权的视角来分析,中国的快速发展遵循国际法规范,武装力量的建设和使用始终以保护本国主权和发展权益为基准.中国海洋武装力量建设及运用模式同样完全遵循国际法规范,并无称霸之意.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只是美西方不乐见中国发展壮大而寻求进行攻讦、打压的借口.为应对此种情况,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之路,同时有针对性地发展能够捍卫自身权益的武装力量,还需打破西方话术圈套,以中国叙事方式讲述珍爱和平、反对霸权的中国故事.

    修昔底德陷阱发展权海洋武装力量西方话术圈套中国叙事中国话语体系

    海平面上升背景下海洋边界条约的稳定性分析——以情势变迁原则的适用为中心

    许蔡梦骁
    5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候变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给现行国际法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其中包括海平面上升对海洋边界条约效力造成影响.在海平面上升背景下,一国援引《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62条所规定情势变迁原则的有效性,关乎海洋边界条约的稳定性.鉴于国家对涉及主权、主权权利条约的敏感性,为维护边界地区的和平秩序,海洋边界条约应当受到"边界条约例外"的保护.同时,海平面上升无法满足"在缔结条约时未曾预料到""影响到条约义务的必要根据""从根本上改变有待履行的义务范围"三项标准,一国难以行使基于海平面上升造成的海岸地理变化而单方面终止或退出条约的权利.海洋边界条约基本能抵御海平面上升带来的不确定性.

    海平面上升海洋边界条约情势变迁原则边界稳定性维也纳条约法公约

    美国海权合作战略视域下的美英澳安全伙伴关系

    杨震
    7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权理论是国际关系理论中重要的地缘政治流派.继马汉"海权论"和莱曼"制海权理论"之后,美国海权理论在后冷战时代以海军战略转型为核心进行了新一轮发展与演进.海权合作战略是这一时期美国海权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海军分别于2007年和2015年颁布了两个版本的《21世纪海权合作战略》.拜登执政后,美国开始在实践层面强化推进海权合作战略.2021年成立的美英澳安全伙伴关系是一次重要尝试,为美国海权合作战略提供了实践案例,也对中国的海洋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中国须采取有效反制措施进行对冲,使美英澳安全伙伴关系对中国国家利益的损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美英澳安全伙伴关系AUKUS美国海权理论海权合作战略海军战略转型大国竞争

    对华战略竞争下的美国国会涉台立法及对策思考

    周文星
    87-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美国国会持续以日益激进的姿态干涉台湾问题,在提案总数、修正案与法案以及专项对台法案数量、提案议题、立法进度、成法数量等涉台立法方面,呈现出一系列历史罕见的重大变化.分析美国会涉台立法提案发起的时间、议题和内容,可见其持续以立法手段干涉台湾问题的关键诱因是对华战略竞争,而新冠疫情冲击和乌克兰危机升级,则是促使美国会发起数量更多、危害性更大的涉台提案的"双引擎".当前美国会空前负面的角色,不仅损害中方核心利益、加剧中美在台海对抗态势,而且危及地区和平稳定、冲击全球治理发展与国际秩序走向.为维护国家利益,中方应从学理与政策层面加强对美国会涉台立法研究,思考应对之策.

    美国国会涉台立法对华战略竞争台湾问题中美关系

    金砖扩员与全球治理变革

    张蛟龙
    10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砖扩员是国际环境变化下金砖合作机制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实现对接的结果.需求侧,金砖合作机制能为"全球南方"国家追求符合自身实际的现代化道路提供新的国际合法性,为塑造新型国际秩序和加快改革全球治理体系提供新的国际制度平台和能力路径.供给侧,金砖合作机制扩员得益于恰当的制度设计与高国际认同度的规范建设.金砖扩员为"全球南方"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中共同走向现代化开辟更大空间,为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提供更强动力,为促进世界多极化进程平等有序发展奠定更坚实基础,提升了"全球南方"在推动全球治理改革进程中的集体行动力.未来金砖合作机制需要克服一系列内外挑战,实现"扩员与深化"间平衡,提升金砖合作机制的制度潜力.

    金砖国家全球南方国际秩序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

    Abstracts

    前插1-前插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