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Journal Asia-Pacific Security and Maritime AffairsCSSC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大倡议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于江
    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全球治理面临诸多问题,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外交工作主线,既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也符合人类发展客观规律.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框架下,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系统思路与针对性规划,具有鲜明的实践取向.三大倡议的落地走实,为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开拓新思路,为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提供正能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基础.

    习近平外交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

    亚太秩序演化、地缘框架与中美关系

    孙兴杰
    1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政治经济权力重心从大西洋向太平洋的转移是21世纪国际格局的重大趋势,中美关系重构与亚太秩序重塑关乎未来国际秩序样貌.从长时段和全球史视角来看,亚太秩序19世纪中期开始形成,自摆脱欧洲殖民主义"覆盖"之后,在环太平洋地区国家主导下不断演化.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的多场战争塑造了亚太秩序的结构,从多极到不稳定两极,再到单极,亚太秩序具有了鲜明的自主性,亦成为全球国际秩序的重心.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分离与碰撞贯穿于亚太秩序演变之中,20世纪美日在亚太地区两次形成两极格局,双方的竞斗与博弈塑造了亚太秩序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框架.中国的崛起与复兴是亚太地缘政治经济空间的大事件,也是与亚太秩序的复杂协同演化进程.

    亚太秩序国际体系自主性地缘政治地缘经济中美关系

    国家安全战略视域下的美国对华制度制衡及影响

    夏立平
    3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形成于21世纪初的制度制衡理论,实际上已成为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的主导理论之一.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角度,可以发现自2001年以来美国历届政府制约中国的因素不断上升,其对华实施的制度制衡方略经历了从包容性向排他性的转变.小布什政府采用试图将中国纳入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的包容性制度制衡方略,奥巴马政府则采用两面下注的混合型对华包容性制度制衡方略.特朗普政府主要利用美国国内法律和制度对华进行排他性制度制衡,而拜登政府采用"小圈子"对华进行排他性制度制衡.拜登政府在高科技领域对华实行制度制衡,企图在某种程度上迟滞中国高科技发展,客观上却促使中国自立自强形成尽可能完整的高科技生产链,对美国自身高科技产业和国内经济也产生"反噬"效应,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全球化大趋势.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制度制衡拜登政府对华政策

    "全球南方"崛起与地缘战略竞争——美日欧联动应对路径和方法分析

    葛建华
    5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南方"已成为全方位崛起的国际新兴政治力量.美日欧努力撬动与"全球南方"关系,把争取它们的支持作为实现战略目标、维护国际体系领导地位的重要手段.三方互相配合,形成联动,出台联结"全球南方"的各种举措,分化与拉拢相结合,从地缘战略竞争的角度将"全球南方"予以政治化和工具化.日本在"全球南方"议题设置上起引领作用,美欧紧随其后.在具体做法上,美国多以"阵营化"思维采取威慑分化为主的政策,日欧双面下注,既追随美国步伐起舞,又以柔性拉拢为主,借此实现自己的"战略自主"目标.中国作为天然的"全球南方"国家,将以促进团结为已任,不断寻求最大公约数,扩大各国共同利益,坚定站在历史正确和人类进步的一边.

    美日欧全球南方国际秩序大国竞争地缘政治

    美国全球水资源安全战略分析

    任娜
    7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相对实力下降,美国的霸权正面临"碎片化"与"议题化"转型.在众多涉及安全的议题中,水资源议题因为自身的敏感性,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美国相继发布《全球水安全行动计划》和第二个《美国全球水战略》文件,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美国在全球水资源领域的战略目标、原则、优先方向、实施路径以及项目规划.其在优先方向、重点地区以及实施路径等方面的新变化,不但会对中美在水资源领域的竞争产生重要影响,更可能干扰中国与周边国家在水资源领域的合作.中国需加强跟踪研判和科学谋划,不断调整和优化与周边国家开展水资源合作及治理的政策和路径,化解美国对华开展水资源竞争所带来的风险.

    美国水资源水资源合作中美博弈安全战略国家安全

    破解海岸带环境司法困境:基于陆海统筹原则

    梅宏
    89-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海岸带环境案件存在管辖权冲突、法律适用有争议、原告资格不明确、诉讼性质认定有争鸣、诉讼程序衔接未确定、司法执行机制不完善等环环相扣的问题,造成海岸带环境司法困境.究其根源,主要在于陆海"二分法"的分类思维影响较大,其与陆海统筹合为表里的内涵尚未得到全面、深入的理解.为破解海岸带环境司法困境,既要重视海岸带环境案件的特殊性,将其确立为类型化案件并由海事法院专门管辖,又要贯彻陆海统筹原则,实现司法规则内在融贯、法治环节协调一致.

    陆海统筹原则海岸带环境司法陆海"二分法"案件类型化专门管辖司法建设

    大国竞争背景下澳大利亚的"战略均衡"外交

    李途
    107-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莫里森政府一边倒地支持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相比,阿尔巴尼斯政府展现出更多的战略自主性,提出"多极地区秩序"与"战略均衡",呼吁与地区中小国家一道塑造大国战略竞争的国际环境.这既是对历届工党政府独立外交传统的继承,又是澳大利亚为了在中美大国博弈的夹缝中生存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但建立在澳美同盟基础上的独立外交并不独立,以中国为假想敌的战略均衡政策并不均衡.阿尔巴尼斯政府对外政策的矛盾之处在于:在呼吁主权与战略自主的同时,又在不断强化对美安全依赖;提出要尊重地区中小国家的对外政策选择空间,又极力拉拢地区国家选边站;期待改善对华经贸与外交关系,又在国防方面极力应对中国的"威胁",一如既往地把澳美同盟视为对冲任何风险与不确定性的保证.因此对工党政府的所谓"独立外交"和"战略均衡",不宜抱有过高期待.

    大国竞争澳大利亚战略均衡战略自主安全依赖

    Abstracts

    前插1-前插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