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矿产勘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矿产勘查
矿产勘查

王京彬

双月刊

1674-7801

kuangchankancha@vip.sina.com

010-84925664

100012

北京朝阳区安外北苑五号院4区

矿产勘查/Journal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Worl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报道矿产勘查的最新发展动态,主要针对广大的地勘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单位,反映本行业的技术信息、政策导向、地质找矿,是矿产勘查界的信息性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矿产资源经济区划

    梅燕雄裴荣富张金良叶锦华...
    1965-1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产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矿产资源经济区.笔者等在编制更新全国海陆矿产资源图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布局和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结合大型矿床和主要矿产的分布特征,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等4个一级矿产资源经济区和京津冀鲁、江浙沪、闽粤琼港澳台、晋豫、湘鄂赣皖、新疆、内蒙古、陕甘宁青、西藏、川渝、滇黔桂、辽吉黑等12个二级矿产资源经济区.简述了各矿产资源经济区的基本特征,初步厘定了82个大型矿产资源综合基地.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经济资源经济区划中国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来中国主要金属矿产勘查进展及未来勘查规划

    吕志成龙宝林庞振山王宗起...
    1974-1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2011—2019年,中国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新发现一批超大型矿床,查明资源储量大幅增加,重塑了国内战略性矿产勘查开发格局.本文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总结评估的基础上,优选铁、锰、铜、铅锌、铝土、钨、锡、钼、金和"三稀"等战略性矿产,系统总结10年勘查进展、典型案例.在评估基础上,分析认为中国矿产资源目前面临资源供需突出矛盾仍将长期存在、对外依存度与国际供应风险不断攀升、地质找矿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等形势,并认为存在地质勘查投入持续下滑,地质找矿难度加大、科技支撑亟待加强,可供后续商业性勘查区块不足等3方面问题.进而提出2021—2035年中国矿产勘查规划建议,深入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加快实施战略性矿产勘查,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

    矿产资源勘查进展勘查规划大中型矿床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再论滞后成矿——全球金属成矿演化的重要特征

    叶锦华梅燕雄陈秀法张伟波...
    1991-20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全球铁、锰、铬、铜、镍、钴、铝、铅、锌、钨、钼、锡、锑、金、银、铂族元素、锂等矿种1000多个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成矿地质年代与矿床类型数据资料统计分析,阐述了主要金属在全球暨4大成矿域的成矿演化特征.指出全球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具有如下显著特征:一是形成于所在地质构造单元/成矿单元的晚期构造-岩浆旋回或构造-岩浆-沉积旋回的晚期阶段,二是不少金属矿床在新生代表生地质活动过程中发生了再富集,三是新生代是全球大部分金属矿床形成的高峰期.笔者将这种成矿演化特征与机制称之为滞后成矿作用.滞后成矿作用在金属矿床历史演化中普遍存在.不同金属的滞后成矿作用与其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密切相关,并受大地构造演化制约.

    滞后成矿作用全球成矿演化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矿床类型演化

    论旋涡构造

    马晓旻梅燕雄姚鹏魏然...
    2008-2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旋涡构造是笔者原创提出的大地构造新观点.旋涡是物质世界最普遍的一种结构特征和运动方式,全球大地构造同样表现出旋涡构造:岩石圈在12个稳定排列的软流圈旋涡对流单元控制下表现出旋涡构造特征;其演化具187.5 Ma银河年周期和750 Ma银河年变化周期,并受到银河天体周期性撞击破坏;全球构造总体表现为旋涡构造-撞击破坏-旋涡恢复,周而复始、逐步演进的活动演化规律.本文论述近10年旋涡构造的研究进展,阐述旋涡构造定义与基本观点;通过评述对比板块构造存在的动力、数量、起源及登陆等问题,论述研究旋涡构造的必要性和相对合理性;依据地震层析成像图、海底磁异常年龄及GPS速度场等资料,提出核幔旋涡对流模式;初步分析了地球自转动力学意义、旋涡构造与成矿关系.旋涡构造观点可以使人们对地球科学进行新的思考.

    旋涡构造核幔旋涡对流银河年周期撞击破坏旋涡恢复板块构造

    中国大陆古生代成矿作用及特征

    谭文娟李文渊高永宝高晓峰...
    2019-2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生代是中国大陆重要的成矿期之一,在空间分布上,磷、锰、铝、煤、重晶石、金刚石等矿产主要分布在华北、扬子等稳定地台区,稀土、大理岩、硅灰石、云母、水晶、萤石、铜钼、锂铍、金等矿产主要分布在天山—兴蒙造山系,铅锌矿分布在秦岭弧盆系和武夷—云开造山系.油气主要分布在塔里木、华北陆块沉积盆地内,页岩气主要分布于扬子陆块沉积盆地内.整个古生代以沉积作用成矿为主,晚古生代岩浆成矿作用有所增强.在全面搜集、综合研究以往资料的基础上,本文以板块构造与地幔柱理论为指导,以活动论的观点,划分古生代地质构造单元,讨论了中国古生代主要成矿作用类型,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大陆古生代成矿规律.

    古生代构造单元成矿作用中国大陆

    里伍式铜矿是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还是变形-变质矿床?——兼论成矿作用在矿床成因分类中的重要意义

    姚鹏李光明石洪召
    2031-2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处中国四川甘孜州九龙县与凉山州冕宁县接壤的雅砻江溿的里伍式铜矿,在大地构造上处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龙门山—锦屏山逆冲推覆带后缘,由伸展拆离作用形成的江浪穹隆中.作为中国产于前寒武系铜矿之一的里伍式铜矿以其矿石的高品质而著称,并冠以"里伍式富铜矿".但在矿床成因类型归属上一直存在争论:是属于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还是变形-变质矿床?本文概述了该类铜矿的地质构造背景和成矿地质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最后,通过各成矿地质作用在时、空上与成矿地质体的关系,研判认为火山-沉积作用为铜矿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成矿物质来源,而变形-变质作用是形成里伍式铜矿的主要成矿作用.若仅考虑成矿地质作用及成矿地质体,里伍式铜矿应视为具有火山成因硫化物矿床特征的与大型变形构造有关的变质岩型矿床.研究成果对指导区域上该类富铜矿床的找矿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里伍式铜矿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变形-变质矿床

    康滇地轴泸沽式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魏然姚鹏梅燕雄滑少军...
    2048-2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简述了康滇地轴泸沽铁矿区大顶山、铁矿山等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分析了铁矿与地层、岩浆岩及构造的时空关系,对铁矿的成矿作用和成矿过程进行了论述.对泸沽铁矿的成矿物质来源进行分析,认为铁质来源于登相营群浅变质(火山)-沉积含铁建造,硅的来源既来自于登相营群浅变质(火山)-沉积含铁建造,亦可来自于晋宁期泸沽花岗岩.对岩浆演化后期热液蚀变阶段的白云母测定所得Ar-Ar坪年龄为(725.5±3.7)Ma,与泸沽花岗岩体锆石U-Pb年龄(822.4±5.4)Ma相对应,说明重熔形成的铁矿浆是重熔花岗岩熔浆熔离后形成的.结合地层与矿体的空间关系,认为登相营群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和泸沽花岗岩体均为泸沽富铁矿的成矿地质体.前者为其提供成矿物源,后者与富铁矿同为深(重)熔作用形成的产物,铁矿浆运移通过正断层并最终在此处沉淀成矿.

    泸沽式铁矿登相营群泸沽花岗岩成矿物源成矿作用

    湘赣地区锂稀有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方平姚鹏鄢新华熊宽...
    2060-2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锂作为目前新能源领域极为重要的稀有金属,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随之而来,其需求越来越大,这对于地矿行业的找矿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湘赣地区地处扬子古板块和华夏古板块的交接部位,为锂资源重要分布区,矿床类型以蚀变花岗岩型为主,成矿时代多为燕山期,锂矿床的分布与构造-岩浆岩活动有关,高度演化的花岗岩,顶部和边部通常发生云英岩化、钠长石化等,演化分异程度越高,锂等稀有金属越富集.本文通过对区内锂稀有金属矿矿床的梳理,总结了锂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划分了6个矿床成矿系列,对区内下一步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湘赣地区蚀变花岗岩型锂稀有金属矿床空间分布成矿规律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成因类型与气源综合判识

    姚永坚何家雄徐行苏丕波...
    2075-2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然气/水合物成因类型及气源判识是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研究的核心和关键要素,亦是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目标评价预测的主要依据.本文在前人研究及近年所获大量油气勘探成果与丰富油气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成因类型及其气源构成特点与分布特征的系统分析总结与综合研究,发现生物气及亚生物气广泛分布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及珠江口盆地(浅水/深水)浅层(<2300 m),其气源供给主要来自上中新统及上新统与第四系海相沉积有机质;油型气主要分布于北部湾盆地、琼东南盆地北部及珠江口盆地北部浅水区,属油田伴生气,其气源供给与油田群一样,均来自始新统中深湖相偏腐泥混合型烃源岩;成熟—高熟煤型气与高熟—过熟混合型天然气主要分布于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及珠江口盆地南部等区域,前者气源主要由渐新统煤系及浅海相陆源偏腐殖烃源岩和中新统海相陆源偏腐殖型烃源岩供给,后者则主要来自盆地宽深断陷高熟—过熟始新统—中新统不同类型生源母质烃源岩之贡献.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分布于琼东南盆地南部/西南部及珠江口盆地东南部陆坡深水区海底浅表层,综合判识其成因类型为生物气为主的混合型,即以生物气为主,混有深部深层热解气重要贡献,局部区域存在热解气水合物成因类型.该研究成果将为油气(水合物)富集区评价预测和下一步勘探部署决策等,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参考借鉴.

    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成因类型气源构成特征综合判识

    中国东海油气勘探现状和油气资源潜力

    何拥军梅燕雄姚鹏
    2089-2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东海海域发育东海陆架盆地和冲绳海槽盆地2个大型含油气沉积盆地,已发现的20个油气田受烃源岩分布和通源断层的控制,主要分布于东海陆架盆地的西湖凹陷及瓯江凹陷,勘探工作重点是寻找构造-岩性型大中型油气藏.东海陆架盆地勘探程度较低,具有较好的油气地质条件,油气资源潜力很大.冲绳海槽盆地则具有浅层天然气水合物和常规天然气有机结合形成水合物型大中型油气藏的潜力.

    东海石油天然气资源潜力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