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赵慧峰

双月刊

1673-8039

ludongxuebaowk@vip.163.com

0535-6672716

264025

山东省烟台市红旗中路186号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Ludong University Journ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烟台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本刊主要刊登本校哲学社会科学各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发表部分校外学者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本刊坚持学术性与政治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在注重学术性、理论性的同时,注重刊发关心社会现实、理论联系实际的文章。本刊的主要栏目有:政治、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汉语词典编纂中处理异形词规范问题的三大策略

    王迎春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处理异形词规范问题有三大策略,即取舍法、分化法、搁置法.以《现代汉语词典》在处理异形词时的编纂理念为例探讨如何运用这三大策略处理异形词规范问题是一个十分有效的研究方法.取舍法、分化法、搁置法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所以不能顾此失彼.处理异形词规范问题的三大策略对其他语文辞书的编修和异形词规范文件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异形词取舍法分化法搁置法《现代汉语词典》

    词典用户释义的认知阐释及其对词典编纂的启示

    陈贤德杨玉玲
    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认知视角下,释义过程是释义者的认知处理过程.让词典用户参与释义,对用户释义文本的分析会有助于词典编纂者了解用户的认知特点.用户与专家所采用的释义方式同中有异,大部分专家和用户对"如果"和"按照"等抽象词语均采用"相等相近式"进行释义,专家对"苹果"均采用"种差+类+种差"进行释义,而用户多选择"类+种差".在义项数量上专家和用户也表现出不同.用户释义受到象似性、范畴化、识解等认知规律的影响,虽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但其呈现出的理据性对词典编纂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词典编纂用户释义涉身认知像似性范畴化

    当代英语复合词形态与语义的研究——以《韦氏在线词典》近40年新词中的复合词为例

    施阿玲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形态上当代英语复合词词性以名词为主,形式上主要是分写型,复合词内部词性构型极为丰富,参与构词的构词词素也较为多样;语义上当代英语复合词语义构建既有直线式的简单构建,也有非直线式的繁复构建.通过对复合词形态和语义的关注,可以更好地了解复合词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从而对于英语新词翻译、新词词典编纂以及英语词汇教学有所裨益与启发.

    韦氏在线词典复合词形态语义启示

    见微知著,穷神知化:复圣颜子的生命智慧

    颜健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圣颜子天生具备明睿潜纯的圣人之资,终其一生修德行仁,守善不移.他虽然身处乱世,但是洞悉天道,表现出非凡的智慧.颜子具备覆天载地的仁爱之心、恻隐之情,唯其有大仁大爱,故而能知微知彰、察往知来,具备卓越的辨识之智.作为后世景仰的复圣,颜子身处乱世用行舍藏,终其一生践行仁德、孜孜不倦,其智慧达到了"见微知著""穷神知化"的弥高境界.

    颜子用世之智德性之智辨识之智知几之智

    孔氏家学及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上)

    冀玉珍霍俊国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孔氏家学的形成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从孔子之前的萌芽阶段,到孔子开创形成阶段,再到秦至唐代的发展完善阶段,以及宋至清朝的繁荣阶段,孔氏家学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孔氏家学以传孔子之道为核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多个领域,其内容主要有治经和诗礼之教两个方面.孔氏家学,本质上是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心理结构,它源于对先祖孔子的深厚崇拜.

    孔氏家学孔子之道孔子崇拜儒学

    龙年说"龙"字

    关梦婷
    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龙"是华夏儿女共同的文化记忆,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甲骨文、金文"龙"字字形主要表现了龙口大张、龙身弯曲似蛇身的特点,"龙"字的创制应是对早期龙造像和龙纹饰的模仿.夔龙纹最早出现在早商文化中,巨首是其重要特征,甲金文"龙"字字形与二里岗文化期夔龙纹极为相似.甲金文"龙"字的创制至少可追溯到早商文化,其字形所反映的巨首与蛇身的特点是龙具有"神降"和"神升"职能的表现.

    字符来源夔龙纹

    成人儿童化对儿童文学的影响——浅析《小小花园》爆红的深层次因素

    吴其南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 年年中,一个幼儿园老师教念儿歌《小小花园》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红,被卷入这次潮流的并非是儿童而是成人——一种或可被称为"儿童化成人"的群体.这个群体是网络临时联络起来的;能将这些人联络成一个群体的纽带主要是趣味、娱乐、身体快感;这个群体看似无形却颇有力量,看似狂放不羁又容易被引导.过去从文化上人群可划分为文盲、"儿童"(有文化但文化不多的人)、成人三个层次.随着教育普及化,文盲率得以大幅度降低,文盲成了"儿童化的成人",这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儿童化的成人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后,就会把自己的审美趣味反映在网络上,形成潮流,甚至左右潮流发展的方向,使文化有时朝低俗的方向发展,导致社会文化高地的陷落,这深刻地影响到了儿童文学的发展走向."长大成人"就是从没有文化、文化少的人变成有文化、文化多的人.如果文化环境不是健康的,孩子就无法"长大".因此,儿歌《小小花园》在网上的爆红,对儿童成长以及儿童文学发展并不值得给予赞誉,相反还需要警惕.

    儿童文学网络文学成人的儿童化

    真实性:怎样以及在何种意义上成为沈石溪式的问题?

    许廷顺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沈石溪创作的"物性真实"问题,目前学界仍存在较大争议.从此前学界没有或较少涉及但仍具意义的动物的取名、动物的动作、动物的交流等细节来看,沈石溪被学界惯称的所谓"兽面人心"艺术模式,即使在"兽面"这个层次,其真实性也是不成立的.从学界争论较多的具体问题来看,沈石溪的创作意旨、文本修辞与读者阅读三者之间存在复杂的错位和矛盾关系.

    沈石溪动物小说真实性错位争议

    《悬泉汉简(贰)》所载"东乌泽亭"地望蠡测

    苏阳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悬泉汉简(贰)》由三枚简组成的册书完整地记录了敦煌郡广至县"东乌泽亭"相关情况,至于"东乌泽亭"地望,则因史料有限而尚无结论.从传世文献及考古调查发现来看,汉唐时期在今瓜州县以西疏勒河下游、截山子以北的区域存在广阔的湖泊水系,乌泽就是其中的一片湖泊.这里也曾是敦煌主要的农垦区.因此,悬泉汉简所载"东乌泽亭"即在此附近,也就是今瓜州县南岔镇六工村西南12 公里芦草沟城一带.到了魏晋十六国时期,北凉段业在此开置乌泽县,隋代乌泽县并入常乐县后,乌泽这一历史地名随之湮没消失.

    悬泉汉简东乌泽亭地望湖泊水系

    论"软"的慰劳义及其他

    牟艾力李正周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敦煌文献及传世文献中有"软脚"一词,义为"慰劳接风"."软"的本字应为"餪",音"暖",并由此衍生出暖女、暖寿、暖痛、暖丧、暖墓、暖床等词及相应的许多饮食礼俗.对于这些礼俗的产生,本文从"餪"词义演变的角度,探寻其相应礼俗的发展变化及文化内涵,即从"馈食""慰问"演变成为一系列的饮食礼俗,具体表现在婚丧嫁娶等各个方面,体现了国人之间的人文关怀.

    敦煌文献软脚饮食礼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