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赵慧峰

双月刊

1673-8039

ludongxuebaowk@vip.163.com

0535-6672716

264025

山东省烟台市红旗中路186号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Ludong University Journ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烟台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本刊主要刊登本校哲学社会科学各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发表部分校外学者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本刊坚持学术性与政治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在注重学术性、理论性的同时,注重刊发关心社会现实、理论联系实际的文章。本刊的主要栏目有:政治、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思政课"理念下"五史"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的二维进路

    周文翠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史"的丰富资源是改进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依托.有效利用"五史"丰富的精神与物质资源,积极采用"问题+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是"大思政课"理念下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一方面,通过"问题聚焦-比较分析-经典引领"实施问题导引式教学,以递进式的问题探究,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基地拓展-遗址遗迹研学-文艺资源运用"的实践体验强化,以沉浸式的实践体验,推动学生"疑知信行"的转化,坚定"四个自信",提升思政课实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高校思政课"五史"运用问题导引体验强化"大思政课"

    1870 年英国《福斯特教育法》新探

    刘黎明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1870 年的《福斯特教育法》是英国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初等教育法.它制定的缘由主要有人们对英国初等教育发展相对落后进行的反思、国教派与非国教派之间的纷争、自由主义思想对教育的阻碍以及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诉求.它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其特色是"填补空缺""折中、妥协""双重控制""普通教育与宗教教育分离".其历史意义重大,它是英国政府在教育上从自由放任走向直接干预的标志;它使英国初等教育的性质从"教会慈善事业"转为全民参与的"公共性教育事业";它是英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促进了初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它是一种折中、妥协的方案,既符合教会的利益,又体现了教育改革的要求.当然,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未能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政府领导的初等教育体系,没有对义务的、强迫性的初等教育制度作出统一规定.

    福斯特教育法颁布缘由特色国民教育体系历史意义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现实意义及实现路径

    刘慰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伟大建党精神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培育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途径,二者在理论渊源、主要内容、育人目标方面内在契合、相辅相成.伟大建党精神不仅是推动高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化意识形态引领和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精神"旗帜",也是促进高校教师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和坚定育人理想信念的精神"配方",还是助力高校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意识、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和树立远大理想信念的精神"导师".为更好地实现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政治育人效果,当前高校应从课程、文化、实践三个方面出发,发挥课程育人作用,营造文化育人氛围,构建实践育人体系,健全相关运行机制,铸牢高校思想主阵地,让伟大建党精神成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力量和行动指南.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路径

    立法文本中"或者"的立法技术规范——基于对内嵌结构的考察

    邹玉华
    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 年新出台和修订发布的法律中"或者"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出台的法律中"或者""或"在使用及内嵌结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由于现代汉语中"或者"和"或"的分工不同,因此建议在立法文本中恢复"或"的使用并延续其在书面语中的功能,除连接词和短语外,将"或"用于连接句子,在能用"或"的情况下尽量不用"或者";若是内嵌结构,高层次用"或者",低层次用"或",若有更低层次可用括号括注;高层次"或者"前可加逗号.

    或者松散型内嵌结构交叠型内嵌结构

    网媒时代新闻标题信息提示语的语用学分析

    李连伟李蕴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新闻标题的拟定相较于传统标题而言发生了较多变革,最为明显的变化是信息提示语的大量出现.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信息提示语的使用是新闻传播的一种语言策略,是对新闻内容、信息类型、信息来源等的一种预制式、精准性的提示.这类信息提示语带有较为苛刻的语用条件和语用规范,已生成多种表现形式,具有独特而多元的语用功能和语用效果.

    新闻标题信息提示语语用功能语用条件

    山东优秀非遗文化意象翻译方法探析

    孙明磊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是推动山东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文化间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导致文化意象的非完全对等,这增加了翻译的难度,从而影响了翻译效果.认知框架理论强调认知框架在文化意象理解和表达中的决定性作用,主张通过转换或重构目标语的文化认知框架,以实现源语文化意象的精准传达,该理论对解决这一问题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具体翻译实践中,可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并增加必要文化补偿、借用目的语中的文化等价物、创造性翻译文化意象信息以及使用比喻和类比等方法,以有效传达源语意象的文化内涵,从而提升文化意象的翻译质量和传播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文化意象翻译方法

    "医疗"与"医疗书写"辨析

    刘怀荣梁志贤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文学中的"医疗书写"逐渐受到学界关注,但学者们对相关概念尚未达成共识.就"医""疗"的本义和早期用例而言,由这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医疗",其内涵主要指"治疗".通过考察中国古代对医者的职责分工和典籍所见"医疗"内涵,同时结合现代学者的相关研究,或可更好地把握"医疗"的具体含义,并在中医药养生史的背景下对"医疗书写"予以重新审视.

    文学医疗医疗机构医疗书写医疗文学

    从"潜流"到"预流":医疗社会史与中国古代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新进展

    李浩
    8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百年来,医疗社会史与中国古代文学跨学科研究日益受到学人重视,逐渐从"潜流"变为"预流".对经典命题的重审与省思常常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再出发的前提,而医疗社会史恰为今人重返文学创作的历史现场开辟了路径.医疗社会史视角的介入足以令许多过去我们习焉不察的文献与命题重新"陌生化",从而为研究者切入古代文学文本提供新鲜而多元的视角.视野的多元带来研究思路的拓展,进而引导人们重审以往那些决定论或简单化的因果解释,这有助于研究者提出新的推论,深化学界对古代世风、士风及经典作家、作品的理解.

    中国古代文学医疗社会史跨学科研究疾病医疗文学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度重点选题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