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倪龙兴

月刊

1005-2593

kqytbk@fmmu.edu.cn

029-84776082

710032

西安长乐西路145号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onservative Denti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口腔内科学专科杂志,由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主办,著名口腔医学专家史俊南教授主编。内容范围:龋病学、牙体修复学、牙髓病学、牙周病学、老年口腔医学、儿童口腔医学。本刊被国家科技部选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刊)》全文收录。曾获第二次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编辑奖(1996)、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9)、陕西省科技期刊优秀奖(2002)、第四次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I优秀期刊奖(2004)。读者对象为国内各口腔医学院、系、研究所;各口腔医院、口腔科;各卫生学校口腔专业的教学、医疗、科研人员、学生;各口腔诊所的医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根管预备器械的演变与发展

    侯本祥杨殷杰
    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第一根碳钢根管锉的出现至目前广泛应用的机用镍钛根管锉,根管预备器械历经了近200年的发展历程,随着根管治疗技术的发展和材料科学的不断进步,根管预备器械从材料选择到设计理念经历了多次里程碑式的革新.本文将系统回顾根管预备器械的发展历程,特别是针对镍钛根管锉,如何通过不断的材料优化和工艺改进,使其安全性能获得显著的提升,以最大程度上降低根管治疗过程中的器械断裂风险.同时,结合设计创新和材料强化的双重手段,使镍钛根管锉的切割效率得到提升,以进一步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的整体效率.展望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根管预备器械将继续朝着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向发展,如何平衡根管锉安全性能和切割效率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是研发工作的重中之重.

    镍钛根管锉根管预备安全性能切割效率演变与发展

    MiR-205-3p靶向PRMT5改善P.g-LPS所致HUVECs炎症反应和凋亡

    吴金生李佳李维善
    132-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miR-205-3p对P.g-LPS所致HUVECs炎症反应和凋亡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利用P.g-LPS刺激HUVECs构建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分为Con组、LPS组、LPS+miR-NC组、LPS+miR-205组、LPS+si-NC组、LPS+si-PRMT5组、LPS+miR-205+pc-NC组和LPS+miR-205+pc-PRMT5组,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205-3p、PRMT5和凋亡蛋白表达;ELISA检测炎症因子表达;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U-VECs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Western blot验证miR-205-3p和PRMT5的靶向关系.结果:P.g-LPS刺激HUVECs后,炎症因子表达和凋亡率显著升高,miR-205-3p下调,PRMT5上调(P<0.05).miR-205-3p可以抑制PRMT5表达,且过表达miR-205-3p和PRMT5低表达均可以降低炎症因子表达和降低细胞凋亡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miR-205-3p可靶向抑制PRMT5的表达(P<0.05).且过表达PRMT5可明显逆转过表达miR-205-3p对炎症反应和凋亡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P.g-LPS促进HUVECs炎症反应和凋亡;miR-205-3p靶向负调控PRMT5表达来改善P.g-LPS诱导的HUVECs炎症反应和凋亡.

    MiR-205-3p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炎症反应凋亡率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人脐静内皮细胞

    CBCT与PAN预测下颌近中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损伤水平的临床比较

    刘喆武辉黎昌学
    14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及口腔曲面断层片(PAN)引导拔除下颌近中低位第三磨牙,探讨CBCT作为术前预测手段是否存在优越性.方法:选取于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13例患者,分为PAN组和CBCT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拔牙手术,采集患者术前及术后龈沟液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炎症及疼痛因子浓度;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在各类指标的差异性.结果:CBCT作为术前评估手段相较传统PAN在明确牙根与MC接触关系上具有优越性(P<0.05),且CBCT组手术时间短、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通过ELISA测定结果得出CBCT组患者龈沟液中炎症因子及疼痛因子的术前术后浓度变化值相较PAN组浓度变化值低(P<0.05).结论:CBCT相比PAN在评估牙根与下颌管(MC)接触关系这类风险因素方面具有优越性,且应用CBCT作为术前评估手段进行拔牙手术其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损伤小.

    PANCBCT下颌近中低位第三磨牙

    不同种类全瓷冠对龈沟液IL-1β、MMP-8的影响

    王璐崔玉兰吴洁张钊...
    147-150,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冠(铸瓷冠)及氧化锆全瓷冠(全锆冠)修复前后龈沟液内标志物白细胞介素(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8的差异.方法:选取行全冠修复的24名患者共30个牙齿为研究对象,依全冠材料分为铸瓷冠组和全锆冠组,每组各15例.在修复前、修复后1、3、6个月时,测量两组修复牙及对侧同名天然牙的牙周探诊深度,采集修复牙龈沟液,采用酶联免疫反应方法检测龈沟液中IL-1β、MMP-8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铸瓷冠及全锆冠组修复前、后不同时间,牙周探诊深度及龈沟液中MMP-8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锆冠组修复前后龈沟液中IL-1β无显著变化(P>0.05);铸瓷冠组组内不同时间比较,龈沟液IL-1β在3个月时表达最高,显著高于修复后1个月(P<0.05).全锆冠组与铸瓷冠组组间相比,在修复后3个月及6个月时,铸瓷冠组龈沟液中IL-1β显著高于全锆冠组(P<0.05).结论:全锆冠修复后龈沟液中生物标志物变化不明显,铸瓷冠较全锆冠对牙周组织产生影响更大.

    全锆冠铸瓷冠白细胞介素-1β基质金属蛋白酶-8龈沟液

    牙齿发育迟缓的影像学研究

    邱芬芳孟姗唐子春崇阳阳...
    15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曲面断层技术研究牙齿发育迟缓的发生率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22年01月至2023年06月就诊的5~14岁患者的曲面断层片,共纳入22338张,观察记录牙齿发育迟缓的发生情况,同时记录其他牙齿异常.应用SPSS 24.0统计软件分析所得的数据.结果:牙齿发育迟缓的发生率为1.37%(306/22338),牙齿发育迟缓在性别、左右侧和上下颌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发生多于双侧,先天缺牙组多于非缺牙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牙齿发育迟缓以1~2个为主,占96.41%(295/306),最常发生于下颌第二前磨牙,其次上颌侧切牙,再次上颌第二前磨牙.结论:牙齿发育迟缓在临床上常见,大多数为1~2个,多见于单侧,在先天缺牙人群中明显多于非缺牙人群,常见牙位为第二前磨牙和上颌侧切牙,对于牙齿发育迟缓的患儿,建议定期检查,密切关注牙胚发育情况.

    牙齿发育迟缓恒牙先天缺失融合牙多生牙曲面断层片

    多学科联合治疗年轻恒上前牙复杂冠根折1例

    宋雪娇孙同正李敏万俊丽...
    156-158页

    多学科治疗复杂冠根折年轻恒牙

    年轻恒牙复杂冠根折龈下缺损修补1例

    全明陈婵婵
    159-162页

    年轻恒牙复杂冠根折龈下缺损

    易混淆为根尖周疾病的较大窦管副管1例

    吕晨炜于旭红路瑶林玉红...
    163-164页

    CS管上额前牙区根尖周疾病X线片维形束CT

    高原边防官兵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惠珺张东杰陈飞翔轩昆...
    165-171,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高效防治我军高原地区官兵口腔疾病,本研究调查我国高原部队官兵口腔健康分布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849例高原官兵,设计驻高原官兵口腔健康调查表,依据WHO口腔健康调查标准,对军人口腔最常见的五种疾病进行横断面调查,并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项回归模型拟合分析危险因素,描述其对各口腔疾病的影响,显著性统计学差异水平设定为P=0.05.结果:获得821例有效调查数据,龋病、牙龈出血、智齿冠周炎、唇炎及颈部肌压痛检出率分别为48.4%、45.4%、3.4%、42.3%及15.8%.不同疾病在不同年龄组官兵有显著区别.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不良的饮食习惯与患龋风险之间呈正相关(OR=2.3,95%CI=1.6~3.3);吸烟与牙龈出血检出率之间呈正相关(OR=2.4,95%CI=1.6~3.7);参加军事作业任务时口腔卫生习惯变差是罹患唇炎的危险因素(OR=1.7,95%CI=1.3~2.3);反合是颈部肌肉压痛的危险因素(OR=27.282,95%CI=1.790~415.858).结论:虽然我国高原官兵口腔健康状况近年来已有好转,但与西方军队相比,仍有差距,须进一步发展基层部队口腔健康教育能力,高质量研发口腔预防保健品,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官兵战斗力.

    高原官兵口腔健康调查口腔卫生口腔疾病影响因素

    特勤疗养员龋病流行特点和对策的探讨

    苗江涛任青杰孙建伟宗婉翘...
    172-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军队新的疗养制度对特勤人员范围进行了调整,在原有空勤、海勤和涉核人员的基础上,新增加驻高原和岛屿部队军人.龋病是发生在牙体硬组织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流行情况代表着一定群体牙病防治水平.军队康复疗养中心口腔科需要全面了解目标人群中龋病流行现状及其口腔卫生行为情况,提出特勤人员龋病防治对策.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特勤人员龋病流行病学及其口腔卫生行为情况,比较各军兵种军人患龋率、人均龋失补指数、口腔保健行为、口腔疾病与就诊行为和口腔健康教育情况,检索时间限定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1月25日.结果:特勤人员空军和海军患龋率数据较多,驻高原部队患龋率调查数据比较有限,涉核部队的患龋率数据几乎没有;原有的口腔卫勤保障体系不能适应当前军队建设发展需求.结论:康复疗养中心口腔科应积极参与建设特勤人员数字化口腔卫勤保障体系,统筹管理口腔卫勤资源,完善流行病调查,探索有效宣教模式,优化龋病治疗流程,熟练完善基本操作.

    特勤疗养员龋病流行特点发展对策卫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