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倪龙兴

月刊

1005-2593

kqytbk@fmmu.edu.cn

029-84776082

710032

西安长乐西路145号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onservative Denti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口腔内科学专科杂志,由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主办,著名口腔医学专家史俊南教授主编。内容范围:龋病学、牙体修复学、牙髓病学、牙周病学、老年口腔医学、儿童口腔医学。本刊被国家科技部选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刊)》全文收录。曾获第二次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编辑奖(1996)、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9)、陕西省科技期刊优秀奖(2002)、第四次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I优秀期刊奖(2004)。读者对象为国内各口腔医学院、系、研究所;各口腔医院、口腔科;各卫生学校口腔专业的教学、医疗、科研人员、学生;各口腔诊所的医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牙龈肥大相关疾病的诊疗策略

    曹正国高雅
    187-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牙龈肥大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严重时会影响咀嚼、发音、美观.基于2018年牙周病国际新分类,本文将牙龈肥大分为菌斑及相关因素导致的牙龈肥大和非菌斑因素导致的牙龈肥大两类,并对牙龈肥大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进行综述.

    牙龈病牙龈肥大2018年新分类诊断治疗

    青年人群前磨牙牙髓血流灌注量研究

    黄晓凤胡玉萍李娇娇韦方圆...
    200-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检测青年人群的前磨牙牙髓血流灌注量(PBF),统计分析青年人群前磨牙生理状态下PBF参考值范围,探讨年龄、性别、牙位对PBF的影响.方法:在右江民族医学院、百色学院两所高校的在校生及就诊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的患者招募150名志愿者.使用LDF进行前磨牙PBF值检测,硅橡胶印模材料将LDF探头垂直固定于前磨牙颊侧中线距龈缘2~3 mm的待检测区域,进行检测及记录检测结果,并讨论影响 PBF 的相关因素.结果:①健康人群前磨牙PBF参考值范围:男性上颌第一前磨牙:(10.19±4.28)PU;上颌第二前磨牙:(11.29±4.33)PU;下颌第一前磨牙(10.07±4.63)PU;下颌第二前磨牙(10.67±4.39)PU.女性:上颌第一前磨牙(10.20±4.68)PU;上颌第二前磨牙(10.57±4.22)PU;下颌第一前磨牙(9.46±4.15)PU;下颌第二前磨牙(10.35±4.78)PU.②上颌前磨牙PBF值较下颌同名前磨牙PBF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第二前磨牙PBF值较同颌第一前磨牙PBF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颌第二前磨牙PBF值与第一前磨牙PBF值间存在弱正相关性(P<0.05).④同颌同名牙PBF值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⑤25、44PBF值存在性别差异(P<0.05).PBF值与年龄间的相关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人群上颌前磨牙的PBF值较下颌前磨牙的PBF值高,第二前磨牙的PBF值较同颌第一前磨牙血流值高,同颌同名前磨牙PBF值不存在差异,可作为对照牙选择.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前磨牙牙髓血流灌注量

    透明质酸凝胶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刘爱爱张龙龙
    206-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透明质酸凝胶在慢性牙周炎(C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01月至2023年06月于我院治疗的145例CP患者分为试验组(n=73)和对照组(n=72).对照组采用牙周基础治疗,试验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透明质酸凝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咀嚼功能、乳铁蛋白(LF)、Dickkopf-l、牙周参数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LF、Dickkopf-l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牙周袋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BI)及牙菌斑指数(PLI)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联合透明质酸凝胶治疗CP可改善患者咀嚼功能及牙周参数指标,降低龈沟液中LF、Dickkopf-l水平,且不良反应并未增加.

    慢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透明质酸凝胶咀嚼功能乳铁蛋白Dickkopf-l

    3D打印与数控切削技术制作氧化锆全瓷冠机械性能和密合性能对比研究

    谭俊霞刘鑫韩康吴震...
    210-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3D打印与数控切削两种工艺制作氧化锆试件的弯曲强度、断裂韧性、维氏硬度及氧化锆全瓷冠边缘密合性差异,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运用万能力学实验机检测不同工艺制作陶瓷试件抗弯曲变形、抗断裂能力.运用维氏硬度仪检测两种不同工艺制作陶瓷试件硬度.同时收集标准离体牙20个随机分为3D打印和数控切削两组,每组各10个,进行牙冠预备、不同工艺制作和最终粘接,牙冠置入0.5%的碱性品红溶液中24 h,体式显微镜检测微渗漏并进行分级,评估两组不同工艺制作的氧化锆全瓷冠边缘密合性.结果:3D打印组弯曲强度明显低于数控切削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但已达到(678.32±70.52)Mpa,达到包含磨牙的三单位修复体基底陶瓷的弯曲强度要求.3D打印组与数控切削组断裂韧性值分别为(8.63±0.94)、(6.63±1.40)MPa·m1/2,3D打印组断裂韧性优于数控切削组,两组具有差异(P<0.05),两者均达到包含磨牙的四单位及四单位以上修复体基底陶瓷的断裂韧性.3D打印与数控切削组硬度分别为(17.61±0.68)、(15.80±0.41)GPa.3D打印组硬度略高数控切削组,两组之间有差异(P<0.05),两组均满足临床要求.结论:3D打印氧化锆全瓷冠达到了数控切削氧化锆全瓷冠所能达到的强度、硬度、韧性和密合性,能够初步满足临床要求,为后期3D打印制作氧化锆全瓷冠应用于临床提供了合理依据,但也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3D打印数控切削氧化锆全瓷冠机械性能边缘微渗漏

    左上颌尖牙牙颈部外吸收1例

    李宗莉赵瑜潘乙怀蔡志斌...
    217-219,223页

    上颌尖牙牙颈部外吸收显微根管外科手术

    多学科联合治疗复杂埋伏牙联合融合牙病例1例

    任青杰吴春锋张野刘洋...
    220-223页

    埋伏牙融合牙联合治疗

    正畸诱发牙龈炎的预防及治疗

    张晋分李娜
    224-229,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综述系统探讨了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龈炎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文章分析了炎性细胞在牙龈组织中的浸润情况以及白介素-1β(IL-1β)等炎性介质在炎症反应中的核心作用,阐明了正畸诱发龈炎的病理机制.研究总结了常用口腔清洁工具和前沿技术在预防正畸牙龈炎中的应用效果,并详细介绍了药物治疗、龈上洁治术和激光治疗等多种有效治疗手段.综述强调,通过合理控制炎症反应,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正畸诱发的牙龈炎,提升正畸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水平.

    正畸治疗牙龈炎炎性介质口腔清洁药物治疗

    数字化技术在牙周病学临床诊疗与基础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李艺汤振存张文云和丽佳...
    230-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技术具有精准、微创、快速等突出优点,近年来已逐渐运用于牙周病的临床诊疗中.数字化技术通过将疾病诊疗过程可视化、安全化、简单化,从而有效地提高诊疗效率和准确性,减少患者的疼痛和恢复时间.尤其是在微创牙周治疗方面,数字化技术通过高精度的影像诊断和精细的手术导航系统等,为医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操作精度和便捷性,极大地促进了微创牙周治疗的发展.本文就数字化技术在牙周病学领域中的临床诊疗与基础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牙周病数字化技术3D扫描3D打印人工智能

    优质护理对变色牙诊室美白效果影响的研究

    李婕李芬邝容张倩霞...
    240-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四手操作优质护理对变色牙诊室美白效果的影响,为优化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3年01月至06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164 例变色牙患者,随机分为四手操作优质护理配合组和普通护理配合组,每组82 例,采用Opalescence Boost PF牙齿诊室美白治疗系统对其进行美白治疗,采用Vita 比色板及拍照记录两组美白前、美白术后即刻及术后半年牙齿颜色情况,并通过电话回访和网络问卷调研等方式收集记录治疗后患者满意度、牙齿敏感程度以及其他状况,使用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美白治疗后即刻评价,四手操作优质护理配合组有效率高于普通护理配合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现牙齿酸痛等症状比例显著少于普通护理配合组(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半年后,四手操作优质护理配合组牙齿美白有效率和满意度显著高于普通护理配合组(P<0.05).美白治疗后即刻评价,两组患者满意度无明显差异.结论:四手操作优质护理配合有助于提高诊室内美白治疗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医护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四手操作变色牙诊室美白牙齿敏感度口腔保健

    《口腔材料学》慕课(MOOC)的建立及教学实践

    赵信义孙皎李石保林红...
    245-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在线学习,在人民卫生出版社组织下,依托国家级慕课平台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平台,全国九大口腔医学院校联合创建了《口腔材料学》慕课(MOOC).本文介绍了该慕课的内容设计思路、组成构件以及在全国的推广应用概况,同时比较研究了采用该慕课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理论课考试成绩的效果.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口腔材料学教学改革慕课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