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园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园林
园林

毛炎

月刊

1000-0283

garden899@163.com

021-54353667

200232

上海市龙吴路899号

园林/Journal Garden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宣传、普及、推广、交流园林绿化知识,为园林绿化专业工作者和广大花卉爱好者服务的科普期刊。十几年来,《园林》面向全国发行,目前已普及到全国各地,发行量稳定在每期3万余份,随着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发行量每年呈上升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园林》学刊征集审稿专家持续中……

    65页

    近十年来无人机摄影测量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

    蒋勇颜佳王玉萍董一凡...
    6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轻型旋翼无人机的商业化普及,摄影测量以高效率、灵活快捷、作业成本低等优点在三维实景重建和工程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系统梳理了2010-2022年期间国内外摄影测量技术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领域中的研究及应用热点,并结合近1万hm2的三维实景重建与应用经验,详细阐述其基本操作原理、全流程软件的使用及应用场景.研究发现,无人机摄影测量研究的前沿热点可概括为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场景开发两个方面.无人机摄影测量生成的"4D"数字化产品主要包括数字表面模型(DSM)、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OM)与数字线划地图(DLG),其应用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分别是高精度地理空间数据测量、三维空间数据分析及可视化、风景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林业及生态资源量化研究以及工程系统信息模型构建.未来,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无人机摄影测量将会支持以量化研究为基础的应用拓展、支持集成化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流、支持虚实融合的风景园林空间体验,并进一步促进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风景园林无人机摄影测量三维实景模型CiteSpace应用研究

    未成年人体力活动社区建成环境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刘佳欣吴晨虹李房英邱淇钰...
    7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已有研究证明了社区建成环境与未成年人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为更加科学系统地评价社区建成环境因素对未成年人体力活动的影响,通过检索CNKI及Web of Science等国内外主流数据库相关文献,共纳入24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社区建成环境中的诸多因素对未成年人体力活动均能起到促进作用.归纳出14项影响因素,根据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地利用混合度、绿地数量、街道连通性、社区存在绿地、绿地面积、居住密度、环境安全感知、交通安全感知、社区可步行性.而在本研究中,设施密度、社区美学感知、十字路口密度三个因素对未成年人体力活动影响不显著.通过比较分析了建成环境因素对未成年人体力活动的影响程度与机制,提供了更加科学的量化数据,旨在为未来社区规划建设以及该领域相关研究者提供科学参考.

    风景园林建成环境未成年人体力活动影响因素社区规划

    "符号—凝视—镜像"视域下名山景观探赜:以浙江乍浦九山为例

    唐晓岚宋天锐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名山风景区得到普遍开发,本应先于规划设计的名山形象认知却鲜有提及,这难免会出现脱离景观认知本质的人为景观涌现的现象.故引入镜像理论、凝视理论以及符号学等相关哲学理论,建构一套主体对于山水景观审美的SGM认知方法论体系.其步骤共分为符号收集、凝视、符号再生产、形象塑造以及镜像功能,旨在对景观现象的本质进行解构与再认知,为名山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打下理论基础.选取最能体现名山形象建构的山水诗文作为数据源,以描述浙江省内乍浦9座山体的《乍浦九山补志》作为具体分析对象,利用文本分析软件ROST CM6进行词频分析、社会网络与语义网络分析,发现乍浦九山景观以自然资源为基底,辅以龙祠祷雨以及天妃妈祖的在地文化特质;并通过该方法论体系得到乍浦九山"风景名胜""祷雨胜地""文学胜地""隐居处所"的名山形象.总结得出主体山水景观审美的SGM认知方法论的可行性与可验性,为名山形象乃至景观本质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可验的方法,为后续名山景观的认知研究打下基础.

    名山景观镜像理论凝视符号学SGM认知体系山水诗文

    济南市社区儿童友好型花境景观研究

    尹德洁邱悦李宁赵悦...
    93-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花境助力社区儿童友好空间的可行性、总结社区儿童友好花境的营造经验与要点,对文献进行人工解译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结合案例分析得出:(1)花境是增加儿童活动空间自然成分、助力打造社区儿童友好空间的有效形式.(2)当叶色冷暖视域占比接近时适用于冷色调的周边环境,叶色冷绿视域面积大于叶色暖绿时适用于暖色调的周边环境;空间的人工成分主色调与花境主色调相和有助于花境与整体空间相融合.(3)花境景观各要素中,植物对儿童的感官刺激最为明显.绵毛水苏、荆芥、松果菊、千日红等植物可以带给儿童较为明显的的感官刺激.

    花境儿童友好社区儿童活动空间自然式

    基于网络图像的海岸带景观感知意象及空间分异研究——以中国12个沿海城市为例

    禹舜尧陈崇贤
    10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利用网络平台可以准确把握公众对不同地域海岸带景观的偏好和风貌认知,更好地为滨海城市形象提升和空间规划等方面提供参考与支持.以中国12个沿海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Python对百度、必应、图虫网、新浪微博和携程网5大网络平台的海岸带景观图像进行爬取,借助ADE20K数据集预训练的FCN模型对图像进行语义分割,通过对150种景观要素分割结果进行聚类与量化分析,探寻公众感知视角下中国海岸带景观感知意象类型、空间分异及视觉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沿海城市的自然景观意象类型感知高于城市空间、生活游憩和文化风貌景观意象类型;(2)各城市海岸带景观意象感知的空间分异现象显著,南海与黄海海域城市的海岸带景观感知意象独特性较高,渤海与东海较低;多样性总体呈现中部滨海城市高,南北两端滨海城市低的特点;(3)中国海岸带城市视觉特征为整体蓝视率适中,绿视率、空间围合度和设施配备度偏低.研究有助于不同海域景观特色的保护和各地海岸带景观多样性的挖掘,为基于大数据图片探索大众感知层面的滨海城市风貌和海岸带景观偏好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参考.

    海岸带景观景观意象网络照片图像识别空间分异

    近郊乡村旅游恢复性体验对城市上班族游客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龚苏宁张琳陈荣华
    110-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作为衡量国民福祉及生活品质的重要指标,目前从旅游本体认知及宏观层面探索与游客满意度、幸福感关系的研究较多,但针对某类旅游体验对特定旅游群体心理感受影响的专项研究较少.以探究近郊乡村旅游恢复性体验对城市上班族游客主观幸福感的内在影响为目的,以便指导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和合理开发管理.针对旅游恢复性体验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提出4种假设,结合长三角地区的相关调研进行样本统计分析,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最后验证假设.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近郊乡村旅游恢复性体验的4个维度与城市上班游客主观幸福感的两个维度均呈显著正向关系.研究虽需细化影响主观幸福感的旅游因素,深化不同城市上班族间存在的差异性,但可预期该研究将丰富不同类型旅游体验与游客幸福感关系的理论研究.

    近郊乡村旅游恢复性体验主观幸福感上班族游客

    智能化技术在家庭园艺景观养护中的设计探索与应用研究

    徐达邱浩杰金慧
    119-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社会逐渐步入数字化社会,物联网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产品设计逐渐趋于智能化.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家庭园艺作为景观设计下的分支,也逐渐呈现出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家庭智能园艺作为物联网技术与景观的切入点存在潜在的市场需求;物联网技术与景观的结合得益于多种复合技术层面的支持;物联网技术在未来景观绿化管理上存在很大应用前景.以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大赛一等奖《"智园"——基于IoT技术的家庭智能养护系统》为案例,分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庭园艺产品的设计研究,并总结智能景观产品的设计策略:以人为本原则、系统化原则、低耗能原则、生态性原则、原真性原则,进一步拓展依托物联网技术的家庭智能园艺辐射范围,以期为家庭园艺设备在园艺领域乃至城市景观领域的应用开拓新路径.

    物联网家庭园艺智能设备园艺养护园艺系统

    基于SBE—Matlab法的合肥市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绿地结构质量评价

    朱爱青张冬梅许文骆美...
    127-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合肥市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选取三种典型绿地,包括一般绿地,滨水景观绿地,建筑、小品及道路等人造硬质景观绿地,拍摄搜集三类绿地实地照片,采用SBE法对其进行评价打分,并利用Matlab软件中"多元数量化模型"功能构建合肥市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三类绿地相应的景观结构质量模型,为后期公园景观优化提出参考性建议.结果显示:一般绿地中,色彩数量对森林公园一般性绿地景观美景度的贡献最大,达28.5%,其他景观要素的贡献率排序为景观自然度>绿视率>郁闭度>树群轮廓线>树种组成数;滨水景观绿地中,总体协调性对景观美景度的贡献最大,达25.5%,其他景观要素的贡献率排序为植被覆盖率>景观自然程度>层片结构>树木栽植方式>驳岸类型>水的类型;人造硬质景观周边绿地中,景观自然程度对公园硬质景观周围绿地景观美景度的贡献最大,达24.6%,其他景观要素的贡献率排序为树木栽植方式>生活型构成>人T景观风貌>空间结构.基于三类绿地景观美景度模型分析结果,建议后期公园景观优化应注重增加植物色彩数量,营造不同色系植物水平和垂直结构组合的自然式群落结构,注重协调植物和水域空间的比例关系,利用不同生活型植物的组合搭配,构建适宜开展林下活动的绿色开放空间,以满足休闲游憩的需求.

    生态资源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要素绿地结构质量生物多样性

    基于CDIO的风景园林设计实践一体化课程改革——以小尺度花园营建为例

    王春晓
    135-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景园林设计课程一直是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传统教学中,学生较少有参与实践的机会,因而存在缺少设计方案、缺少工程技术概念的问题.在新工科的背景下,提出基于CDIO的课程改革模式,基于学生竞赛中小尺度花园营建的契机,探索设计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在设计基础阶段就训练学生对于场地尺度的把握,对植物材料的运用及对工程材料的认知.教学实践证明,设计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以较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综合素养得到明显提升,而建造的过程又可以反过来指导并优化设计过程,提升设计的落地可行性.全周期的教学有效增加了学生对于专业的学习热情,设计和建造成果受到了专家和使用者的多方认可.

    风景园林教学改革花园设计花园建造C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