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园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园林
园林

毛炎

月刊

1000-0283

garden899@163.com

021-54353667

200232

上海市龙吴路899号

园林/Journal Garden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宣传、普及、推广、交流园林绿化知识,为园林绿化专业工作者和广大花卉爱好者服务的科普期刊。十几年来,《园林》面向全国发行,目前已普及到全国各地,发行量稳定在每期3万余份,随着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发行量每年呈上升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风景园林中的水生态修复治理方法研究与实践

    张浪
    2-3页

    苏州市南星湖片区水网乡村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动态变化与分区管控研究

    丁金华汪大庆王沁园
    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南地区是中国城镇发展的先行区,具有复杂的水网空间特征,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殊性.伴随快速化城镇发展,水网乡村景观格局破碎化、生态风险增加等问题突显,基于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提出分区管控策略是维护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以苏州市南星湖片区为例,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分析研究区2010-2020年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运用CA-Markov模型对2030年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布进行模拟预测,提出时空动态变化下的空间分区管控策略.研究表明2010-2020年南星湖片区景观生态风险呈上升趋势,高、较高风险面积占比分别增加7.77%、4.58%,中、较低风险面积有所下降,多向更高一级风险转移,其中荷花荡、甫港村等建设用地扩张区域风险等级上升较显著.2030年情景模拟下景观生态风险等级不断上升,高、较高、中风险范围逐步扩张,面积占比分别增加3.3%、0.23%、2.16%,较低、低风险面积则逐步缩减,相较于现状,2030年情景模拟下风险等级上升区主要集中于南星湖、汾湖周边等建设用地与水域镶嵌分布区域.将2020年与2030年土地利用模拟下的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布进行叠置分析,基于现状与潜在风险区识别结果并提出时空动态演变下的空间分区管控策略,为实现苏南水网乡村生态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指导.

    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动态分区管控水网乡村情景模拟苏州市南星湖片区

    影响合肥市河流水质的生境多样性关键因素研究

    潘晶葛俊雯汪洁琼
    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下城市河流修复缺乏物理空间生境研究的知识缺口,面向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国家战略需求,从提升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效能的角度出发,通过学科交叉,定量揭示影响城市河流水质的生境多样性关键因素.以合肥市南淝河、塘西河作为实证研究案例,通过水质实验与天空地生境信息采集获取样本数据,依据水质评价与URS生境多样性评价体系的研究方法,揭示水质与生境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发现了同时对水质与生境多样性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产生正向显著影响的指标分别为河岸自然化形态比例、河道生境类型数量、滨水带种植宽度、河岸乔木连续性指数、水生植被平均覆盖度、主导水生植物类型、水生植物长势、河岸植被特征指数;产生负向显著影响的指标为河岸带植被相关特征、河岸表层植被平均高度、固定河床材料比例、护岸存在比例、河岸材质指数、主导护岸材质类型、护岸材质指数、入河排污口数量.这些关键因素可作为城市河流生态修复重点关注的生境指标,为基于生境多样性恢复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风景园林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水质生境多样性合肥市

    2024年《园林》学刊专题征稿

    22页

    基于RSEI与FAI模型的浙江千岛湖乡村岸水协同修复与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王敏王佳奇李俊尚文...
    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千岛湖是截蓄新安江水流而成的山地型人工湖泊,陆域水土流失与水域富营养化问题是导致库区整体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两大关键性因素.选取千岛湖人类活动最为频繁的40个河口村镇作为研究对象,聚焦98~118 m高程的岸水交接地带,基于水陆耦合协调的视角,探究该地带在生态过程中水土流失与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岸水协同生态修复治理方案,旨在解决"岸水空间生态功能区划如何兼顾应对陆域水土流失与水域富营养化两方面生态风险"的关键性水生态修复问题,建立水体治理的长效机制.根据千岛湖正常高水位,以108~118 m高程为陆域范围,以98~108 m高程为水域范围,基于研究区域的landsat8卫星遥感数据,运用RSEI模型评价陆域水土流失状况,运用FAI模型评价水域富营养化状况,二者耦合协调分析获得水陆生态环境质量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据此研判关键性水生态问题并分区提出岸水协同生态修复治理措施.结果表明,中度失调河口2个,轻度失调河口2个,濒临失调河口 1个,勉强协调河口5个,初级协调河口 10个,中级协调河口9个,良好协调河口 11个;根据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将40个河口村镇划分为三级生态功能区,其中一级生态功能区重点强化治污措施、二级生态功能区重点提高生态韧性、三级生态功能区重点促进价值转换.

    水生态修复消落带耦合协调生态功能区划千岛湖

    南宁市南湖水质改善与水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尚文成水平叶烽夏博宇...
    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湖泊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人类活动干扰及外源、内源污染物输入等影响,其水生态系统退化,水环境质量恶化.通过对典型城市湖泊——南宁市南湖进行溢流口强化处理与生态净化、污水口设施改造、补水口水质优化、底泥清淤疏浚及水生态系统构建等,使湖区水质提升至地表水Ⅳ类标准,水体透明度提高到1.80 m以上.水生态系统构建是南湖水质改善与水生态修复的核心,通过湖底生境营造,沉水植物群落构建,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及鱼类投放等,使"藻型"浑水态湖泊生态系统转变为以沉水植物为主的"草型"清水态湖泊生态系统,恢复了水生态系统完整性,水体营养状态由中度富营养转变为中营养,这对国内其他城市湖泊水质改善与水生态修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城市湖泊水质改善水生态修复生境营造生物操纵工程实践

    基于生态重构的海南乐东中灶湾海岸带生态系统修复技术研究与实践

    苗飞虎杨凌晨
    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岸带是滨海生态系统的基础要素之一,受旅游开发、无序养殖和人为破坏等影响,海岸带生态系统退化严重.以海南省乐东县中灶湾海岸带生态修复项目为例,探究中灶湾生态系统退化问题及成因,以"生态重构"理念为指导,采取"人工+自然"的修复方式,修复生境、恢复植被、提高生物多样性,最大化改善中灶湾海岸带自然环境;运用海岸工程学、生态学、生物学、景观学、水动力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知识,结合数学模型分析结果,采取湿地修复、河口疏浚及微地形改造、沙滩修复、红树林及盐沼修复、防风林修复、生态固土固沙等措施,恢复各自然要素生境、植被,提高中灶湾海岸带生物多样性,从根本上改变中灶湾海岸带现状,重塑海岸带健康韧性的生态系统,最终实现中灶湾人海和谐的发展目标.

    海岸带生态修复生态重构湿地韧性生态景观海南省乐东县中灶湾

    和美乡村视角下的苏南农田"GREEN"水环境治理模式应用研究

    莫宇辰李永钧逯星辉魏家星...
    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乡村水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作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在以往大规模灰色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下,乡村忽略了对于水生态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生态格局趋于破碎.农田空间作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源头,结合多学科视角探索农田水环境污染治理新模式具有高度的必要性.立足于苏南地区独特的农田水网体系,紧密结合农业空间生产属性,研究现有农田水环境治理理论方法与实际建设,提炼以"源头绿色—过程净化—末端吸收—生态保育—循环回用"的苏南农田"GREEN"水环境治理模式,探索风景园林学科水治理方法在农田沟渠、河道及湿地等乡村空间的运用路径,并以常州市中天黄金大农场总体规划为例进行实践应用.推动风景园林学科于乡村生产空间的应用模式探索,为未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参考借鉴.

    和美乡村乡村水环境农业面源污染农田水环境治理"GREEN"治理模式常州市中天黄金大农场

    人物介绍

    61页

    美国城市历史公园保护更新中的公众参与研究——以纽约展望公园为例

    戴代新刘子瑜王佳菲
    6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历史公园具有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共存的突出特点.美国城市历史公园的保护更新实践表明,公众参与有助于充分发挥其历史文化价值与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公园的特色传承与可持续发展.但国内目前仍缺乏公众参与城市历史公园保护更新的经验.梳理美国各层级公园体系中的公众参与模式与特征,以纽约展望公园为例,阐述城市/郡一级公园全面、系统的公众参与历程与措施,围绕管理组织、参与方式、资金筹措、教育科普4个方面进行经验总结.针对国内在城市历史公园管理中面临的制度渠道不完善、多方利益难协调、公众参与意识淡薄、资金人手短缺等问题,提出构建多元化运营模式、健全制度保障与反馈机制、强化文化服务价值三项措施激励广泛、有效的公众参与,旨在为中国城市历史公园的保护更新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城市历史公园保护更新公众参与管理经验展望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