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杨善林

双月刊

2097-0145

forecast1982@126.com

0551-2901500 2901782

230009

安徽省合市屯溪路193号合肥工业大学290信箱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Journal Frontiers of Science & Technology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预测》杂志(双月刊)由合肥工业大学预测与发展研究所主办,是国内唯一一份以预测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报道最新预测技术、方法及应用成果为主旨的学术期刊。自1982年创刊以来,一直以其独特的内容和学术风格深为广大读者所欢迎。1992年,本刊被评选为国家中文核心期刊。1998年,本刊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遴选和认定为17种中国管理科学重要期刊之一。同时,本刊还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期刊网”等大型期刊数据库。《预测》杂志的读者对象包括:从事管理学、经济学的科研人员,高等学校管理学科和经济学科的师生,企业管理人员,行业管理人员,政府工作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慢性病智慧健康管理协同创新战略研究

    蔡淳刘月星鲍萍萍郎东...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防融合的全程健康管理服务和数字健康是慢性病管理发展的方向,慢性病智慧健康管理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慢性病智慧健康管理发展现状以及我国面临的挑战,对我国慢性病智慧健康管理做了战略研究,提出了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并从数据标准、共享利用、数字监管、模式转型、技术创新、重点人群和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策略措施.

    慢性病智慧健康管理协同创新策略研究

    公共卫生危机应急协同治理——基于火神山医院和红十字会的案例分析

    李维安孟乾坤刘昱沛侯文涤...
    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协同治理中,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应采取密切合作方式,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以促进科学决策、信息共享和行为协同,实现化"危"为"机"和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此次疫情应对过程中,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武汉市火神山医院建设和地方红十字会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治理成效,既凸显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我国社会治理模式"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也折射出我国应急协同治理体系中的短板,如应急协同治理结构有待健全、协同治理机制不畅等深层次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本文提出进一步优化我国应急协同顶层设计等建议,以使我国应急协作体系实现快速响应、协同运作.

    协同治理应急治理绿色治理案例分析

    如何以多价值链协同实现制造企业生产预测优化?——以电力制造企业为例

    牛东晓李明钰余敏凌周玥...
    1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造业是一个国家能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化产业.为了能够有效保障企业利益,提高企业竞争力,需要对制造企业生产进行准确预测.本文从多价值链协同的角度分析生产、营销、供应及服务等过程,利用随机森林(RF)—天牛须优化(BAS)—卷积神经网络(CNN)方法构建三阶段生产预测模型,并以北京某电力制造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预测优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进行生产预测优化,相比于其他预测方法来说,能够有效提高预测精度.同时多价值链协同能够更好地体现内外部价值链之间的相互关系,协同下的生产预测优化对制造企业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多价值链协同制造企业生产预测内外部价值链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消费者剩余优化——基于前置仓与共享物流的组合模式

    刘然刘丽萍赵林度
    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消费者质量需求升级,促进了"即时配送生鲜电商"的发展.本文构建了前置仓与共享物流组合模式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消费者剩余优化的理论模型,基于供应商利润最大化目标,探究优化消费者剩余的保鲜努力决策.研究表明:(1)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供应商存在保鲜努力程度的最优决策.(2)前置仓与共享物流形成组合机制,可以更显著地提升供应商利润,并优化消费者剩余,其意义在于降低生鲜农产品流转过程中的新鲜度损耗,提高产品售价.(3)供应商保鲜努力程度对消费者剩余有正向作用,但保鲜努力成本造成价格上升会降低消费者剩余.本文研究对基于前置仓和共享物流模式实现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决策优化和升级发展,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前置仓共享物流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消费者剩余

    基于付费阅读的网络文学平台与作家之间的契约设计

    方浪唐加福潘震东
    3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网络作家收入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本文从网络文学平台运营商的视角,考虑作家的创作损耗度和创作努力程度,以委托代理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基于读者付费阅读数据的可变比例收入分配的最优契约模型.根据作家的创作损耗度和作品付费人数的变异系数,将作家分为投机型、困难型、损耗型和稳定型四种类型.通过分析模型参数对平台和网络作家的影响发现,对于变异系数较大的投机型和困难型作家,平台应设置小于0.5的分成比例和高于外部保留效用水平的基础工资;对于变异系数较小的稳定型和损耗型作家,平台应设置大于0.5的分成比例和低于外部保留效用水平甚至为零的基础工资.研究结果为平台运营商设计不同类型作家的契约提供依据.

    付费阅读网络文学平台创作损耗度契约设计委托代理

    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变化的驱动因素分解与脱钩分析——来自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研究

    陈鸣王科
    4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减少碳排放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成本.本文通过建立随机前沿函数对中国主要工业行业的边际减排成本进行测算,并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方法、Tapio脱钩模型对边际减排成本变化进行驱动因素分解与脱钩分析,探讨边际减排成本的变化与减排措施的选择存在的相关性,进而指明中国以更低的经济成本实现"双碳"目标的政策方向.研究发现,通过终端控制效应来减少碳排放可以更有效地降低减排成本;当前可以采取以天然气代替煤炭和石油的短期策略进行减排,但长期来看,依然有必要加强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以真正的"零碳"能源代替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消费.

    边际减排成本随机前沿分析LMDITapio脱钩模型

    高铁开通与边缘城市金融要素发展:极化还是涓滴效应

    林承铎刘青山施昱年郎昱...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铁开通对金融要素在核心城市和边缘城市流动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采用区位熵、城市的金融规模和人口流动等因素区分金融要素集中的核心城市和相对不集中的边缘城市,并使用双重差分(DID)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高铁开通使边缘城市与核心城市的金融要素发展差距扩大,极化效应凸显,这一现象在不同区域间存在异质性,且距离愈远极化效应表现愈显著.伴随极化效应,区域内金融要素高度集中,金融要素市场潜力下降.研究结论为高铁开通下边缘城市扮演的金融要素角色提供了经验证据.

    高铁金融要素边缘城市极化效应涓滴效应

    企业网络化合作与嵌入式合作如何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数字化转型的调节作用

    李雅文庄孟谕周金毅叶冠华...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企业间不同类型合作范式的有效性发生了新的变化.而现有研究中,学者们对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合作创新与新产品开发过程的探究相对较少.本文以2007-2020年A股计算机通信行业中245家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将网络化合作和嵌入式合作纳入统一的理论框架,讨论了其各自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异质性影响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网络化合作促进了新产品开发绩效,而嵌入式合作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转型正向调节了网络化合作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使嵌入式合作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间的倒U型关系更加陡峭.最后,基于本文研究结论提出了科技企业适应未来的创新合作战略.

    网络化合作嵌入式合作数字化转型新产品开发绩效交易成本

    技术封锁对研发投入的同业信息溢出效应研究

    宋海涛周航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保障自身的科学技术优势,美国一直对外实施高科技技术封锁政策.随着中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优势越来越小,美国开始逐步对中国实施了技术封锁.一旦有企业被美国实施技术封锁,整个行业的企业都将面临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那么这些企业是加大投入突破"卡脖子"技术,还是转向低端发展模式呢?根据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的非金融公司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封锁会导致整个行业的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而且创新水平越高的企业增加的幅度就越大.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分样本检验也支持这一结果,而且国有企业对于技术封锁更为敏感,对研发投入增加的幅度更大.安慰剂检验和平行趋势检验也验证了本文结论的可靠性.这一结果意味着,虽然开放有利于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提升,但是应当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

    技术封锁研发投入自主创新卡脖子

    基于感知公平理论的公共危机事件后政府信任修复研究

    彭小宝李梦莹徐彪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公平视角探讨政府信任修复的机理,对于危机管理和信任修复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感知公平理论和归因理论构建了政府信任修复模型,分析了公共危机事件后公众感知公平、危机事件归因对政府信任修复的作用机理,并采用情景实验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结果公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修复策略能有效地修复政府信任;(2)三种公平修复策略对于政府认知信任维度和情感信任维度的修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3)政府对危机事件的责任归属、稳定性归因会影响三种公平修复策略的修复效果.公共危机事件后,政府可以根据信任受损的维度及事件归因选择适当的公平修复策略.

    公共危机事件信任修复感知公平理论归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