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教学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教学通讯
语文教学通讯

月刊

1004-6097

语文教学通讯/Journal Yuwen Jiaoxue Tongxun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考作文向度:生活与时代的诉求拷问

    徐玉峰王玉强
    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高考语文适应性测试的四道作文题备受瞩目.因为是适应性测试,所以其既有权威性,又有引领性.这四道作文题,是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重要导向——生活与时代的诉求拷问,即命题者站在生活与时代的诉求中拷问考生如何认知生活、如何深挖生活、如何分辨事理、如何迁移辐射、如何传承文化等.

    生活与时代诉求拷问理性逻辑

    信息类文本测评题的过程性命制

    袁圆张成华李江超庄燕青...
    70-73页

    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对高考语文试题情境设计的思考

    刘峻岭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情况的报告》一文,在"深化中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中突出强调了"推动试题情境设计更加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试题的情境设计必将是2024年高考试题命题者的重点关注元素.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观照2023年高考全国卷试题的情境设计元素,2024年高考语文命题在综合推动下可能在"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的方向上有所突破.

    情境设计具体情境典型任务语文实践活动

    "不适合作为论据"的底层逻辑——关于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的再思考

    孙霁蔚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三年的新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中,"不适合(或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观点"这一考查方法相对固定.文章从一道题管窥新高考对学生能力考查的各层级要求,从表层能力、基础能力、深层能力三方面展开探究,并基于高考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运用性,对信息类文本阅读的再学习提出应对策略.

    信息类文本阅读基本能力理解性底层逻辑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中的诗人境遇与境界

    孙忠华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梳理分析近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题发现,所选诗歌多表现诗人在困顿境遇中不甘沉沦、积极乐观的情感,突出诗人从困境中进行精神解脱的积极境界.这充分体现了高考语文考试内容改革的基本思想,切合高考语文的功能定位.文章在分析古代诗歌鉴赏真题的基础上,从艺术审美分析与实际作用两方面对此内容进行阐释.

    境遇境界审美分析实际作用

    此空间非彼空间——与郑玉财、张金龙老师商榷

    史静雪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空间视角的"四性"写作策略——以2023年新课标Ⅱ卷写作试题为例》一文中提出"空间的四性"包括本体性、多维性、矛盾性、精神性.该文中所讲的"空间"与高考题中的"空间"意义、内涵相悖.这将会对不谙题目意义、内涵的读者产生误导.这就亟须在讨论甚至争论、争鸣中把道理辨明,把概念厘清,真正还原出高考写作题中"空间"的本义.

    空间的六重误解场所场域自我空间真实表达

    强化文言文学习指导,提升议论文写作水平

    徐娜
    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系统观念为指导,立足高中语文教学实践,通过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积累议论文写作素材,强化议论文论点归纳提炼能力,灵活运用各类写作技巧,实现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水平和议论文写作水平的同步提升.

    系统观念高中语文教学议论文写作

    例谈文言语汇的建构与运用

    李奇生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文言文教学中,如果文言实词的源流关系没有疏通,词义的结构系统没有建构,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没有介入,就会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在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唤醒已有认知经验,建构词义系统,加强具体语境中的辨析品味,是优化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手段.

    文言本义建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