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教学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教学通讯
语文教学通讯

月刊

1004-6097

语文教学通讯/Journal Yuwen Jiaoxue Tongxun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语文跨学科学习,如何"跨"得有魂

    李燕玲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高质量跨学科学习必须注重学科知识的深度与逻辑,贴近学科思想与本质.以《伟大的悲剧》为例,探讨学生如何通过跨学科学习获得更全面的认知发展.设计三个融合文学与历史学科特质的任务,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既丰富了情感体验,拓宽了学科视野,也由此形成对人类文明的整体认知,实现知识和思维的结构化.

    跨学科学习《伟大的悲剧》学科整合时空要素

    关联与整合——新课标视野下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理解和使用再思考

    陈宝荣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语文教学忽略对知识本质探求、忽略知识间内在关联以及忽略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的问题,提出以概念性视角梳理教材的建议,探讨如何聚焦单元"典型问题",对单元内的课文进行合理优化和重新建构:单篇教学关注与其他单篇课文在语文元素上的联系和互补;多篇整合教学围绕典型问题,选择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多篇课文进行整合,以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

    新课标统编教材初中语文关联与整合

    叙事类文言文教学维度探索

    晏慧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叙事类文言文教学,通常存在重"言"轻"文"的问题.通过探究"文"的精妙,引导学生紧扣叙事特征进行多维探索,或探寻故事单位的事趣,品味故事形式美和情节美;或探究人物言行的意蕴,赏析人物语言和行动的妙处;或探析叙事方法的匠心,洞察叙述的语言、叙事的结构以及叙事的独特技巧等,旨在落实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的注重感悟、运用,提高欣赏品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

    叙事类文言文叙事手法《孙权劝学》《狼》

    双重叙述视角下的游记散文文本解读——以《一滴水经过丽江》为例

    夏二姣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游记散文常以人的视角描写所见所闻所感,阿来却另辟蹊径,采用独特的双重叙述视角来展现丽江的美:一种是变形的"经验自我"视角,即一滴水视角下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变迁;另一种则是隐性的"叙述自我"视角,即作者眼中丽江的人文风俗和厚重文化.物和人双重视角的交融展现了作者独特的个性化情思,对自然本真、对生命本真、对文化本真的高度赞扬和热爱,更是作者物我一体的审美视角的体现.

    游记散文双重视角经验自我叙述自我《一滴水经过丽江》

    从叙事的方式还原千年前"有约不来"中的自我

    包润熙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约客》是一首公认的浅显易懂的七绝,诗人满含张力的描述使这个普通梅雨夜中等待的心境不再简单.通过深挖诗中"雨"和"灯花"意象的内涵,揭示其自我经验的投射性;通过还原偶然事件、梳理因果序列、定位"闲"字情感,理解诗人对事件的可控性和接受性,探求其自我认同的能动性;通过建立与叙事他者的三层关系,消解"所约之人"身份的模糊性,了解诗人独特的内心诉求.借叙事方式之力,旨在解决读者对诗作与诗人认识片面、狭隘的问题.

    叙事方式文本解读自我认同《约客》

    也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解释——对《马说》文意的一点探究

    邢红蕾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实际教学中对《马说》"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一句的解释存在争议的问题,运用语法分析、联系上下文语境等方法探究句中"鸣之"的含义,指出:一方面,"之"应当指代千里马,这句话和前文连在一起属于排比用法;另一方面,"鸣之"属于使动用法,"鸣"和"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的"策""食"动词用法不同.

    文言文阅读使动用法《马说》

    这样"跨",值得夸——2023年浙江省中考语文跨学科试题研习心得

    徐文凯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归类梳理2023年浙江省各地中考卷中的跨学科试题,分析其命题特点,探究其命题价值,发现此类试题材料选择丰富,情境设置适切,教材关联紧密,体现了新课标素养考查的理念.通过探讨中考语文跨学科试题的命制规律,转变教师观念,引导日常教学,促进"教—学—评"一体化.

    中考语文跨学科试题命题价值教学启示

    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语文表现性任务设计

    王雄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语文学习任务设计主要存在着任务目标设置与学业质量标准要求相脱离、任务情境设计与学业质量标准要求不一致、任务学习结果的评价标准与学业质量标准要求不相符等问题.对此,提出从以下三条路径设计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语文表现性任务:一是细化学业质量标准要求,设置与教学内容一致的教学目标,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二是设置以学业质量标准要求的多元学习任务情境,强调知识的整合与运用;三是基于学业质量要求设计进阶性评价量表,实现以评促学.

    学业质量标准新课标表现性任务核心素养

    语文教师专业阅读:内涵、价值与策略

    唐玖江赵若鑫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施,聚焦语文教师不知道怎样开展专业阅读等问题,对语文教师专业阅读的内涵、价值和策略进行研究,具体阐明语文教师专业阅读的内涵,分析语文教师专业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并提出具体的方法和策略,旨在探索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学习的可行路径.

    教师成长教师专业发展语文教师专业阅读

    王文湛寄语《语文报》读者——学好语文 加强阅读

    王文湛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