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教学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教学通讯
语文教学通讯

月刊

1004-6097

语文教学通讯/Journal Yuwen Jiaoxue Tongxun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中的荒诞与真实——以《变形记(节选)》为例

    仇美丽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说是以人物、情节和环境为要素的文学体裁,带有极强的故事性和文学性,常以荒诞离奇的故事反映人的真实情感,折射社会的真实情况.在小说阅读教学中,辨析文本中的荒诞与真实,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小说的内容与主题,还能使他们更全面地感受小说的文体特征和艺术风格.基于此,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中的《变形记(节选)》为例,从小说要素、社会关系两个角度辨析和解读其荒诞特征,并从主观情感和客观现实两个层面分析其真实特征,由此提高学生的小说阅读质量.

    高中语文小说教学《变形记(节选)》荒诞与真实

    高中语文外国名著整本书阅读导读教学新探——以《堂吉诃德》为例

    谢红旺
    6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本书阅读导读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学习策略,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书中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能力.外国名著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难点,以小说《堂吉诃德》为例,探讨如何开展阅读导读教学.

    外国名著整本书阅读《堂吉诃德》

    对《谏太宗十思疏》几个疑点的辨析

    张欢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多次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现行的统编版教材"将崇极天之峻""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和"奔车朽索"几处,缺乏令人信服的注解,辨析清楚对深入理解全文主旨和作者意图大有裨益.

    "将崇极天之峻""胡越"吴越"奔车朽索"

    初中语文实用类文体写作教学技巧与备考指导

    姚平萍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用类文体是中考语文作文的主要考查内容之一.在写作教学和作文备考阶段,除了关注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写作指导之外,教师还应重点关注实用类文体的写作训练和备考指导,让学生掌握此类作文的写作技巧、要领与方法.为此,教师应从整体上熟悉实用类文体的备考指导策略,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类别的实用文体的写作技巧,以此提升他们的专项写作能力.

    初中语文实用类文体备考指导写作技巧

    以"三化"构造初中语文真实写作课堂

    陈龙何娜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初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基于真实写作的需要,注重写作的情境化设计、过程性指导和全程评价.在设计写作情境和训练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在写作指导过程中,教师要确保情境要素的明确性,同时要以项目管理手段驱动写作任务,为学生提供写作支架.在写作评价过程中,教师要营建写作交流场域,建立写作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以此构造真实的写作课堂,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真实写作教学任务情境化指导过程化评价全程化

    活用学习任务群,激活思辨性阅读课堂——以小学语文《蟋蟀的住宅》为例

    马敏丽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蟋蟀的住宅》一文的教学中,为了搭建思辨性阅读体系,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应基于统编教材编排体例,认真梳理研读,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任务资源和素材确定具体的任务群,引领学生在思辨中学习阅读方法,在思考中应用所学方法,最终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蟋蟀的住宅》

    聚焦阅读日志,促进读写融合——以《童年》整本书阅读为例

    袁君琳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读写融合的有效路径,教师参照项目化学习的活动流程和设计思路,以驱动性问题为引导,以阅读日志为操作途径,展开整本书阅读.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探索:勾连生活实际,架设读写桥梁;辨析作品内涵,提升思辨能力;感受文化特点,深挖精神价值.

    阅读日志整本书阅读读写融合项目化学习

    《全唐诗》中的军人形象

    苏爱风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唐诗》描写了大量唐代及之前朝代的军人形象,涉及群体与个体、战士与将军等,各具特点,丰富立体,从中我们可以对唐代军人的社会地位、唐代崇尚军功的社会风气以及唐人的战争观等诸多问题进行分析与解读.

    《全唐诗》军人形象书写呈现

    先秦两汉"翡翠"释义再探——兼谈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启示

    王雅昕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术界对"翡翠"一词在先秦两汉的释义历来争议颇多.石云涛先生在其著作《汉代外来文明研究》中认为"翡翠"在汉代已有"玉石"之义.尝试对先秦两汉"翡翠"一词的释义进行再次探究,以期给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工作带来助益.

    翡翠释义文言文教学启示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征稿函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