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教学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教学通讯
语文教学通讯

月刊

1004-6097

语文教学通讯/Journal Yuwen Jiaoxue Tongxun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讲学"到"研学"——两个一等奖优秀课例的教学奥义与逻辑支撑

    徐斌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希望课堂发生改变,当前的语文课堂也确实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需要我们进行审视与反思.探究两节优秀课例的教学奥义与逻辑支撑,构建一种"研学课堂"的教学范式是应对新要求的有效策略.围绕大概念、情境化、项目化等关键要素,从目标重构、任务设计、活动安排、言语实践等方面进行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是落实新课标精神的有效途径.

    新课标语文学习任务群研学课堂

    乐而不耽,痛而不悲——《兰亭集序》教学探微

    何其平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作品的教学,往往具有多元解读的空间,但其根本是建立在对文本准确解读和对主题深刻把握的基础上的.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抒发的情感比较复杂,抓住"畅叙幽情"就可以廓清云雾;对他的"生死"感叹,可以"疑义相与析";但对主旨的把握必须正本清源——"乐而不耽,痛而不悲"才是关键.

    解读偏差畅叙幽情疑义相析乐而不耽痛而不悲

    不要把"礼"这把文化钥匙弄丢了——《烛之武退秦师》"学习提示"增补

    孔宪锋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礼是《左传》推崇的重要概念.统编教材《烛之武退秦师》的"学习提示"中把这一概念推了出来,但是一些权威教学资料却对之避而不谈.礼与利往往一体两面,"尊礼而逐利",礼表利里,需要细细品味.

    尊礼逐利

    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批判与继承——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论证问题说开去

    黄会兴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文选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后,对其论证问题的争议不断.对文本深度思辨,多角度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学习的新样态.从西方逻辑与东方感悟两个相异视角审视文化经典,有助于批判继承、去粗取精、中西贯通地学语言、品思想,借此认识经典的不朽魅力,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

    传统文化经典论证逻辑传统思维文化价值批判与继承

    明真义怒从心头起,风雪夜妙笔伏千里——部级精品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品赏

    林蒨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林冲从"逆来顺受"到"豪气冲天"的前后差异为切入口,探究故事情节、时代背景、小说主题和写作意图之间的关系,启发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对"忍"文化进行重新审视,辨析它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蕴,从中汲取润泽生命的养分.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梳理叙事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聚焦作者是如何以"风雪"为媒,在情节推进上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分析故事环境设计对情节发展构成的巨大影响,带领学生领略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精妙.

    "忍"文化风雪情节逻辑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部级精品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品鉴

    吕康瑜龚彦丹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梳理情节、绘制人物情绪曲线图、改写人物命运等三个环节,借助教师搭建的情绪与命运坐标图,在人物跌宕起伏的经历与情绪变化中,丰富人生体验,探寻小说人物的宿命根源,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达成审美鉴赏与创造等课程目标.

    人物与环境观察与批判思维品质时代影响教化功能

    创意写作,让小说写作更有意思——部级精品课《高中小说创意写作》品鉴

    周映映何国跻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说写作,是一种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可以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拓宽写作系统.本课在教学中引入创意写作理论,用头脑风暴法、游戏写作法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创设合理的情境,用真实有序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创意写作小说写作写作游戏

    文化交流与互鉴:自我与世界的生命之歌——部级精品课《自己之歌(节选)》品赏

    齐志伟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单元主题设置情境任务,以情境任务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在诵读鉴赏的过程中体会文化的多样性,感受外国诗歌的魅力,推介外国诗歌,完成推介任务单.任务带动学习,问题驱动思考,以读促学,聚焦"草叶"这一核心意象,分析诗人惠特曼的自我形象,体悟诗歌内蕴的思想情感.在文本细读、对比阅读的过程中,中西互鉴,感受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

    情境任务意象自己社会

    撑情境之篙,向诗歌更美处漫溯——部级精品课《迷娘(之一)》品赏

    冯雨谣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迷娘(之一)》是歌德的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迷娘的唱词,音韵优美,感情真挚,被称为德国抒情诗中的一颗明珠.本节课设计了"意象(体式)—情感—文化"的教学路径,设置真实的情境任务,驱动学生运用意象意境分析、比较阅读、反复朗读和知人论世等方法,把握诗歌语言和情感的内在节奏,体味诗歌意蕴,感受意境美、声韵美和情感的起伏流动之美,最终走向文化理解,感受文化之美.

    外国诗歌情感节奏审美鉴赏文化理解

    温故知新习外国文学交流探究传优秀文化——部级精品课《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研习任务导引》品赏

    朱莎莎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由一篇外国戏剧和四首外国诗歌组成,与选择性必修上册的外国小说单元同属于"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本节课是单元研习任务的导引课,旨在带领学生明确研习方向,通过设计活动情境,回顾戏剧和诗歌这两类文学体裁的学习方法;通过搭建研习支架,为外国文学作品研习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好充分准备.

    任务导引戏剧诗歌研习支架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