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任彦钧

月刊

1004-6097

czm@ywtd.com.cn

0351-6378029

030024

山西省太原市和平南路45号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Journal The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优化教学素材,打造精品诗歌课堂

    李楠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教学承担着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而古诗无疑是五千年文化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理应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而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中,这一环节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甚至是缺位的,这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不断优化诗歌素材,以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诗歌课堂,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提高其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教学策略

    备教似莳树"四读"涵素养——以《背影》为例谈通过单篇经典文本解读提升语文素养

    徐霞许红美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单篇经典文本解读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关键在于教师对文本的备教和深度解读.笔者从《种树郭橐驼传》中悟得"四读"法:素读"舒""其本";泛读"故""其土";平读"平""其培";眺读"密""其筑"."四读"备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引领学生深度思维,从而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

    文本解读"四读"法语文素养

    统编教材毛泽东作品教学问题研究

    赵群
    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增加了许多毛泽东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经典的旧体诗词,有"跨界"的新闻报道,有党史上的重要演讲和报告,有经典的哲学论文.面对伟人杰作,我们理应对其教学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高中语文毛泽东作品教学问题

    依据"一个经验"基本理论,构建引人入胜语文课堂

    云传瑶
    7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建成引人入胜的课堂"的发展愿景.笔者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杜威的"一个经验"理论,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尝试.

    高中语文"一个经验"引人入胜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激发兴趣和巧借量表方法探究

    严小莉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鼓励学生自我表达、加强学生心理建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并适当运用评价量表进行指导,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写作教学激发兴趣评价量表

    铸就民族灵魂 传承优秀文化——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时代价值

    王敬博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精神是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等于没有了生命力,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就等于没有灵魂.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精神.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伟大民族精神世代传承的重要纽带.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不仅达到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中华民族精神的效果,而且能让更多的国人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独特民族精神,铸就民族的灵魂.

    古代文学民族灵魂文化传承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材的时代原则与文化原则评估研究——以《汉语会话301句》为例

    邢芊芊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广泛深入的联系.我们在学习他国语言文化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因此对外汉语教材的设计与评估不可或缺.从时代原则与文化原则两个角度对《汉语会话301句》这本对外汉语教材进行评估、调查,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对外汉语教材时代原则文化原则

    《果斋日记》文献价值考述

    杨东兴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尔炘是晚清民国时期陇右大儒,一生博览群书,著述丰赡,《果斋日记》是其代表作之一.此日记内容丰富,是刘尔炘修身育人、读书治学、心系国家、发展实业的记录,既有助于我们了解其读书观和学术思想,也有益于我们考察其心路历程和人生态度.

    刘尔忻《果斋日记》文献价值

    兴教与资政并重:《明史·崔铣传》背后的崔铣人生

    郭海东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阅读古代经典人物传记是中学语文阅读的必修技能,通过深入阅读可以从中汲取营养,启迪智慧.崔铣是明代中期著名的理学家,以崇尚理学闻名,他一生三次为官又三次请辞.在为官期间,崔铣拒绝逢迎宦官刘瑾,表现出刚正不阿的气节,因忧患于官场混浊之风,他毅然辞官归田.赋闲于田园期间,崔铣兴学重教,广授儒业.崔铣一生以笔为器,通过著书以明其志,体现出对国家时政的关心.

    崔铣守气节兴教育资政教化

    《赌棋山庄词话》词学创作论初探

    周媛媛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赌棋山庄词话》作为一部"颇与时流不同"的词话著作,在词的创作、审美及词风的辨析方面有独特的贡献.作为一部以拯救时弊为目的的论词之作,为避免后学误入歧途,作者谢章铤对词的创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别人的词话也进行了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创作的要求.

    重性情兼学两宋诗词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