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汉字汉语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汉字汉语研究
汉字汉语研究

王东

季刊

2096-4986

ywzs@zzu.edu.cn

0371-67767605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汉字汉语研究/Journal Chinese KnowledgeCHSSCD
查看更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从事语言文字研究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及语言文字爱好者提供优秀的精神产品。以传承文明,传承学术为使命,提倡学术创新,反映国内外本学科的最新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淮阳平粮台所出战国越王剑的整理与研究

    董越周建山
    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淮阳平粮台战国楚墓发掘、征集、收缴的五把越王、越子剑做了详细介绍,并首次厘清了这五把剑的收藏情况,首次公布了周口市博物馆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两家文博单位收藏的越王、越子剑的剑首铭文摹本,并尝试对其剑首铭文做出考释.

    平粮台越王剑铭文考释

    雍梁故城新发现的韩国量器及相关问题研究

    苗利娟
    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雍梁故城始建于春秋时期,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在2006至2008年期间,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考古工作者对这座古城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东周至两汉时期的遗迹和文物.在众多出土的陶器中,有7件被确认为量器,其中6件带有印文或刻划文字,如"二年雍氏""公""二/半""黄向之敦"等.这些文字为研究当时度量衡系统、管理机制和历史地理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战国晚期韩国的容量系统可能正在向标准化过渡,不同地区的容量单位开始趋于统一.同时,私人所有的量器也显示出官方监督和规范的迹象,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度量衡标准化的需求.

    雍梁故城韩国陶量

    信阳博物馆藏青铜器铭文考述

    余康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阳博物馆藏青铜器绝大部分来自考古发掘品,其中带有铭文青铜器共89件,我们对其铭文做了信息采集,并对这些带有铭文的青铜器进行了多视角的拍照,已经完成85件.其中小部分铭文释读存疑,部分辨识困难,一部分铭文的词义需要深入探究.把这些铭文与传世文献结合起来研究,可以补充传世文献记录之缺失,订正后世文献记载和今人关于方国历史地理考证之谬误.

    信阳博物馆藏青铜器铭文方国

    释"贤"

    张素凤张艳丽
    2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贤"的初文作"臤",字形构意是手眼共同用力的射箭意象,本义是善于射箭或善于射箭的人.射箭时精神要高度集中,因此其核心义是"紧固"."贤"的本义"善于射箭或善于射箭的人",可把"才能突出""德行好""德才兼备""浊酒""胜过,超过""好、美善"等意义贯穿起来.《汉语大字典》所列的"贤"的义项"多财也""多""大"等缺乏可靠的文献例证,应该从"贤"的义项中删除;而"浊酒"义则应增补为"贤"的义项.

    射箭构形系统

    "一沐三握发"之"握"

    岳海燕田金玲
    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沐三握发"的"握",历来没有特别分明的解释,多认可为"握持"义.近来,刘钊和张传官先生认为"一沐三捉发"的"捉"为"紧攥"之义,"捉发"指"攥干或拧干头发".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屋"声字与"足"声字进行比较分析,从文献用例、方言使用情况等角度对"一沐三握发"的"握"进行了论证,认为其与刘钊、张传官先生所论的"捉"含义相同,可以解释为"紧攥"之义,也就是"(将含有水分的物体)紧握在手中持续用力(以去掉水分)",并指出大型历时词典中均未收入此义项,应该补收.

    一沐三握发

    《说文解字》"枕"字释文辨释

    杨清义
    4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徐本《说文解字》"枕"字释文皆作"卧所薦首者",段玉裁已斥其非,改作"卧所以薦首者".《玉篇》作"卧头所薦也",唐写本作"卧头薦也",朱骏声、沈涛等人各有不同见解.孰是孰非,似难遽论.通过对"首""头"的历时替换及许慎训诂通例的考察,"卧""薦"词义的梳理,"所"与"所以"的辨析,及此类句法结构在文本中的分布等加以比勘,唐写本"卧头薦也"当为许慎《说文解字》原貌.

    唐写本说文解字疏证

    《贵州清水江文书·黎平文书》字词考释

    倪荣强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州清水江文书·黎平文书》中方俗字词众多,给阅读和理解造成一定的障碍.本文摭取"贞(修)""(狗)/(狗)""(秋)里""(类)""(远)""(别)"进行考释,指出讹俗字形,破除音近假借,沟通字际关系,明确词语含义,希望有助于文书的整理和研究,推动字词研究的发展.

    贵州清水江文书·黎平文书俗字词语考释

    也谈关于"坐(卧/立)+地"结构中"地"的词性问题

    郄镕泽
    6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地"字,除了常见作结构助词的用法,在近代汉语中还出现了一种跟在不及物动词"坐、卧、立"之后的"地"的用法,关于后一种"地"的词性问题,尚未有定论,值得继续讨论分析.文章对"坐(卧/立)+地"结构的历史发展变化做了简要梳理,认为该结构中"地"在一开始应该是一个名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语义羡余发生语法化,语法化后的"地"应当为助词,而非词缀,其部分用法与"着"重合,但也有部分用法与"着"不同,不能完全将这类"地"等同于"着"."坐(卧/立)+地"结构中的动词并没有从坐、卧、立扩展到其他动词中,可能是受到助词系统中其他强势词的影响,从而逐渐在汉语中消失.

    "坐(卧/立)+地"结构语法化语义羡余助词"坐(卧/立)+着"结构

    中古汉语有标记关系小句研究

    江永凤
    7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之""所""者"三种有标记关系小句在上古和中古汉语时期使用情况的考察,发现关系标记"所""者"的使用频率和功能在中古时期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变化具有类型学上的意义:一是汉语有标记关系小句在中古时期产生了由优先提取主语到优先提取宾语的变化;二是汉语的有标记关系小句由先秦时期的基本无核发展为汉代以后的渐趋有核.最后简单讨论了中古汉语有标记关系小句的发展与近代汉语结构助词"底"的关系.

    中古汉语有标记关系小句频率功能类型学

    评价话语构式"算你×"的句法语义研究

    杜博
    93-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汉语"算你×"这一类表达在人际交往中含有丰富的话语功能,蕴含着说话人的感情色彩,具有负面评价功能,同时在具体语境中负面评价程度会产生降级,也体现反预期的功能.形式上,"算你×"是动词"算"与主谓短语"你×"的组合.其中X的两种特殊结构是"有"字和"是"字结构.形成机制是"算"的隐喻、分布环境的影响.×的主观化和高频使用的推动是构式形成的语用动因.

    人称代词言者态度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