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影像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影像技术
影像技术

张含光

双月刊

1001-0270

yxjs_journal@163.com

022-88112801;88113472

300220

天津市河西区洞庭路20号

影像技术/Journal Image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为公开发行科技类期刊,当前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多家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在国内外影像行业有广泛影响。本刊主要报导各种影像体系的发展状况、基本原理、相关装备和材料、生产工艺、应用技术、市场经营等,为促进影像技术和影像材料发展服务。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影像技术、影像材料开发、教学研究、生产经营、应用的技术专业人员、营销经营人员和广大影像爱好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定量评估正常中晚孕胎盘血流的临床分析

    杨慧慧郑光美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定量评价中晚孕孕妇胎盘血流灌注情况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2月间在我院产科正常健康产检的产妇88例为研究对象,孕周为22~40周,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超微血流成像检查,根据孕妇的孕周不同分成四组:A组(孕22~28周,n=23)、B组(孕28+~32周,n=24)、C组(孕32+~36周,n=21)、D组(孕36+~40周,n=20),对比四组孕妇超微血流成像的声像图特征以及相关参数.结果:A组孕妇的胎盘内血管主要表现为点状分布,B组、C组、D组孕妇的胎盘内血管呈树枝状分布,且血管变粗,分支变多.随着孕周的增加,孕妇胎盘的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在中晚孕孕妇中应用能准确评估胎盘的血流灌注情况,为产前筛查孕妇有无胎盘灌注不足相关疾病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中晚孕胎盘血流灌注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孕周

    经阴道、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分析

    安金英钟向阳蔡雪芬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估经阴道和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对2022年6月1日至2024年3月1日期间的120例疑似早期异位妊娠患者进行两种超声检查,然后将检查结果分为两组,经阴道超声结果归为观察组,经腹超声结果归为对照组,并比较其诊断准确率和典型征象的检出率.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达到98.33%,显著高于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的83.33%(P<0.05).在检出早期异位妊娠的典型征象方面,经阴道超声在假孕囊(56.67%vs.31.67%)、原始心管搏动(55%vs.0.35%)、附件区包块(73.33%vs.53.33%)、盆腔积液(66.67%vs.31.67%)和外孕囊胚芽(51.67%vs.28.33%)的检出率均显著优于经腹超声(所有比较P<0.05).结论:尽管两种方法均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具有参考价值,但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准确性和典型征象检出方面表现更佳,建议在临床中优先采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异位妊娠超声诊断经阴道超声经腹超声

    超声联合量表评分在泌尿系结石诊断及定位中的应用

    钟媛罗开顺
    67-7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泌尿系结石在临床中的发病率较高,其准确诊断对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现有方法仍存在局限性.本研究旨在评估超声联合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在提高泌尿系结石诊断及定位准确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2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患者随机分配到联合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仅通过超声进行诊断及定位,联合组则联合VAS量表进行诊断及定位,对比两组的诊断及定位效果.结果:联合组的结石检出率为98.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06%(P<0.05);VAS评分在输尿管结石(7.52±1.55)、肾结石(6.08±1.09)和膀胱结石(4.62±1.10)中显示出显著差异.结论:超声联合VAS评分是一种有效的泌尿系结石诊断及定位工具,能够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超声视觉模拟量表泌尿系结石诊断定位

    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价值

    许芸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s of gallbladder,PLG)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北京电力医院在2022年4月-2023年8月收诊的108例PL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频超声(探头频率7.5-11.0MHz)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探头频率34.5MHz)对其进行联合检查.所有患者在入院后接受检查,并随后接受手术治疗,以手术探查和术中冰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结果: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PLG良恶性鉴别诊断中表现出更高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且对PLG不同病理组织类型的诊断符合率也优于单一检查(P<0.05);对于PLG良恶性病灶的病灶形态、病灶直径、病灶回声特点、病灶数量、胆囊壁增厚概率、病灶内有血流信号概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PLG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早期检出PLG的良恶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胆囊息肉样病变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图像特点

    DTI技术在T2DM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刘忠豪张健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系统回顾近年来关于T2DM、MCI的相关文献,特别关注DT1技术在评估脑白质微结构中的应用.结果:研究发现T2DM患者脑白质在多个区域存在异常,主要集中在胼胝体、放射冠和上纵束等部位,这些区域的变化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DTI技术能够在疾病早期阶段敏感地检测这些微结构变化.结论:DTI技术作为先进的神经影像学工具,对于评估T2DM-MCI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干预.未来结合其他影像学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有望在临床应用中发挥更大作用.

    弥散张量成像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