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雷寒

月刊

2095-1485

zhyxjyts@126.com

023-68485014

400016

重庆市渝中区医学院路1号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 Research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刊名《医学教育探索》,是医学教育专业期刊,杂志主要反映国内外最新医学教育动态、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医学领域内的社会、心理、伦理和法律等内容。传播医学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引导学术研究,促进医学人才的培养,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作者、读者遍及我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的部分地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CSE评价模式的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指标构建

    李璐钏张书豪黄春基
    43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CSE评价模式构建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指标。方法 以CSE评价模式"需要评定、方案评定、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为理论框架,采用半结构访谈筛选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对29位专家进行2轮函询,建立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指标,采用优序图法计算并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纳入研究的29名专家权威系数为0。85,2轮专家咨询Kendall W协调系数分别为0。361、0。577(P<0。05),最终形成了包含"实施目标""实施计划""实施过程""实施效果"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及18条评价观测点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CSE评价模式适用于作为构建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理论框架;指标构建方法科学,遵循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符合当下医学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理念,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指导意义。

    CSE评价模式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

    第三轮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特点及启示

    张守华秦宇彤黄春基张宏雁...
    438-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新医科"建设,迫切需要着眼新需求和新挑战推进我国医学教育课程改革。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在概述美国现代医学教育课程改革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第三轮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即融入价值医学改革理念,开设健康系统科学课程,以及从学习时间、课程整合及学习方法等维度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对我国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包括重视价值医学改革理念、设置健康系统科学课程及推进课程体系多维改革等。

    第三轮医学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医学教育

    军医大学医学专业类课程思政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谢佳君何勇涛黄国琼栗昕...
    442-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的军医大学医学专业类课程思政建设指标体系,为军医大学教学管理部门指导和管理课程思政建设、医学专业课教员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方法 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基础上,构建军医大学医学专业类课程思政建设指标体系框架,邀请6名军队医学教育领域专家进行预咨询,经课题组讨论后形成指标体系初稿。在军队院校邀请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并长期从事军队医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军队院校教育管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25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并对咨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军医大学医学专业类课程思政建设指标体系,运用百分权重法和乘积法计算指标权重系数及组合权重系数。结果 2轮专家咨询中,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3,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54和0。268(P<0。05)。最终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的军医大学医学专业类课程思政建设指标体系。5个一级指标分别为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权重系数分别为0。210、0。202、0。197、0。202、0。189。结论 本研究构建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对军医大学医学专业类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军队院校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指标

    基于共识法《健康评估》课程思政元素指标体系的构建

    王宗华林莉范姜珊黄玲芳...
    449-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健康评估》课程思政元素及思政案例纳入指标体系,为《健康评估》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名义群体法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护理本科专业《健康评估》课程思政元素及思政案例纳入指标,并应用层次分析法量化条目,确立最终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0;思政元素体系第2轮变异系数为0。078,肯德尔系数为0。334;思政案例纳入标准第2轮变异系数为0。075,肯德尔系数为0。312。最终形成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的《健康评估》课程思政元素体系,以及包括9个指标的《健康评估》课程思政案例纳入指标。结论 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课程思政元素及案例纳入指标设置合理,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及可靠性,可为后期构建《健康评估》思政教学体系提供依据。

    教育护理名义群体法德尔菲法健康评估课程思政

    基于德尔菲法的预选卫生军士PLA培训模式构建研究

    罗晓罗勇军
    45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由精准分析(precision analysis)、精益培训(lean training)、精确评估(accurate evaluation)3个循环阶段构成的预选卫生军士PLA培训模式(Precision analysis-Lean training-Accurate evaluation,PLA),促进培训供给侧与部队需求侧精准对接,提高预选卫生军士培训质效。方法 基于文献分析和德尔菲法,开展专家咨询后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肯德尔协调系数,确定指标体系和权重并开展实证研究。结果 两轮咨询均回收有效问卷15份,专家积极系数100。00%;权威系数均值为0。85;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03~0。516(P<0。05)。最终确立由精准分析、精益培训、精确评估等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实证研究培训对象整体满意度均值为4。79。结论 咨询结果可信,预选卫生军士PLA培训模式可供组训改革借鉴参考。

    预选卫生军士PLA培训模式精准分析精益培训精确评估

    基于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法在《健康管理》课程说课比赛中师生语言互动行为效果研究

    师嘉阳陈宗涛
    460-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法,研究在健康管理课程说课比赛中师生语言互动行为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健康管理课程说课比赛中3名参赛教师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法模型进行统计收集和分析比赛中师生互动数据,探讨3名教师在课堂互动中的行为、学生的反应以及互动模式的特点。结果 说课比赛中发现FIAS矩阵图中,区域E为积极整合格,3名参赛教师的积极整合格与缺陷格频次比远远大于1,3名老师的教学方式都能够缓解课堂紧张气氛,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C教师与S教师的言语行为分别为91。87%和81。48%,均大于常模;Y教师为52。63%,小于常模,整合教学方式更优于CBL和PBL教学,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并提高健康素养。结论 通过使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法,教师可以观察和分析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估教学效果,并针对性地提供反馈和改进建议,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和学生也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互动方式,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进行相应的授课方式及内容改进,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生满意度。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法健康管理课程说课比赛教师课堂师生语言互动行为

    基于SERVQUAL模型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调查

    余露秦永杰姜振东白杨...
    465-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SERVQUAL(Service Quality)模型对重庆市某三甲医院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调查,深入分析教育服务的现状及问题并探讨改进措施。方法 基于SERVQUAL模型设计5个维度、共30个题项的调查问卷,每个题项均有"期望值"与"感知值"2个分值,以2022年上半年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在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测评研究生对教育服务的期望值(expectation service quality,E)与感知值(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P),计算服务质量(service quality,SQ)。用SPSS 26。0进行问卷的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二维象限图分析测评结果。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63份,有效率97。77%。期望量表和感知量表α系数均高于0。8,KMO值>0。7,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较好。教育服务质量的期望均值为4。28,感知均值为3。96,差值均值为-0。32;除"提供整洁的工作装"一项外,其余题项的SQ均为负值。二维象限分析结果显示,6个题项位于象限Ⅲ即"低期望低感知区",7 个题项位于象限Ⅳ即"高期望低感知区"。结论 基于SERVQUAL模型的评价量表能较好地分析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为提升教育服务质量提供重要参考。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期望感知模型SERVQUAL模型

    基于培养过程管理的军医大学研究生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探索与实践

    于海伟贺涛曾硕栗昕...
    470-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主要分析基于培养管理过程的军医大学研究生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现实意义,以"课程学习、科研实践训练、学位论文"三大核心步骤为牵引,系统介绍"入学教育训练环节突出学习基础、课程学习环节突出强固知识、教学科研实践环节突出应用能力、学术活动及创新竞赛环节突出创新能力、开题环节突出选题质量、中期考核环节突出培养质量、论文撰写环节突出论文质量、论文答辩环节突出出口质量、毕业授位环节突出综合素质"九大关键环节,九项重点突出工作,一体贯通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探索与实践经验,初步形成了"三步九环"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军医大学培养过程质量保障

    医学研究生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学校-导师-研究生"三维联动"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张全超黄英辉聂凌卢彩宝...
    474-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根据医学研究生的培养特性,建立了医学研究生学校-导师-研究生的"三维联动"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模式,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了评估和完善。结果显示,模式实施前后研究生在如何规范实施实验(79。86%vs。89。47%;P=0。021)和正规撰写实验记录的知晓率(84。72%vs。92。76%;P=0。028)方面有了显著提高。另外,预答辩(85。42%vs。94。08%;P=0。014)及盲审的合格率(84。03%vs。93。42%;P=0。010)也有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三维联动"模式真正有助于实现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及校方的三方共赢,值得进一步实践和推广。

    医学研究生学术规范学术道德三维联动

    循证医学在甲状腺外科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研究

    马丹丹汪颖娇任林苑龙...
    478-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2019至2022年学年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轮转学习的116名临床医学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对象,以甲状腺外科教学的重点内容——甲状腺癌为例,通过增设精准医疗在线开放课程,夯实学员的循证医学理论基础;后续紧跟甲状腺外科精准医疗专业课程;针对经典和疑难病例进行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查房,以调查问卷、临床典型病例考核对比学员接受EBM教育前后科研及专业水平等相关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甲状腺外科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运用学术数据库提升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学员课堂积极性提高,认为授课内容易于吸收、难度中等,教学效果良好。

    循证医学甲状腺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