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药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药学学报
药学学报

王晓良

月刊

0513-4870

yxxb@imm.ac.cn

010-63035012,63026192

100050

北京市先农坛街1号

药学学报/Journal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药学综合性学术刊物,由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包括药理学、合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生药学、药剂学和抗生素等领域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述评、综述与学术动态等。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1年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2002年为第2届国家期刊奖百名重点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核体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刘清远刘蕴瑶许义婷许宇饺...
    3179-3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哺乳动物细胞核是高度结构化的,并组织成称为核体的各种无膜核隔室。核体是高度动态的结构,内部聚集着多种物质以促进某些生物反应更加高效地进行,在肿瘤发生、细胞凋亡、抗病毒防御等不同生物学过程和应激条件下动态地产生应答,在调控细胞稳态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肿瘤作为公共健康的重大问题,寻找新的可用靶点是肿瘤治疗的关键。核体如何参与肿瘤的发生还鲜有报道。本综述以期为核体如何调控肿瘤进展提供新的认识,并为肿瘤的防治提供新的有效策略。

    核体核仁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核体核散斑体旁斑肿瘤

    内质网应激致肠-胰轴功能紊乱在2型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

    雷丽冉付雅馨刘泉翟佳羽...
    3189-3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以高血糖、高血脂和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是机体细胞的一种适应性调节反应。在T2DM发展过程中,长期高血糖会导致机体多种组织细胞持续发生ERS,进而引起蛋白质合成功能紊乱。其中,具有激素分泌功能的上皮细胞或内分泌细胞,更易受ERS影响而发生功能紊乱。肠-胰轴在调控机体代谢及T2DM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肠道上皮L细胞作为肠道屏障的一部分,负责分泌肠道激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其促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对糖代谢稳态维持具有重要意义。近年研究表明,ERS与肠-胰轴激素分泌及功能稳态密切相关。ERS通过影响肠道激素分泌、肠道屏障完整性以及β细胞的分泌功能和数量,参与T2DM的发生与发展。因此,本文将以肠-胰轴功能稳态为切入点,探讨ERS对肠-胰轴激素分泌功能与肠道屏障完整性的影响,并概述当前几类抗糖尿病药物通过调节肠-胰轴中ERS状态,进而改善糖脂代谢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内质网应激肠-胰轴肠道屏障胰高血糖素样肽1β细胞2型糖尿病

    经鼻入脑纳米递药策略及其治疗脑部疾病研究进展

    先鹏邹灵辉倪淑婷刘梅...
    3199-3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脑屏障限制了大部分药物的脑部递送,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经鼻给药可通过嗅觉和三叉神经等通路让药物绕过血脑屏障直接到达脑部,从而在减轻药物降解和避免肝首过效应的同时提高药物治疗效果。随着纳米技术的兴起,将纳米制剂结合经鼻给药途径有望实现更好的脑靶向与脑部疾病治疗效果。本综述归纳了经鼻入脑各通路的特点,总结了外泌体、液晶等近年来新型经鼻入脑纳米制剂的研究情况,讨论了聚焦超声技术等提高入脑效率的新策略,回顾了近年来经鼻入脑纳米制剂在治疗脑部疾病方面的研究,分析了现阶段的研究困境并展望了其未来临床应用的前景。

    经鼻给药血脑屏障脑靶向纳米递药脑部疾病

    共价修饰策略的局部麻醉剂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姚佳星刘自福郑月钦
    3215-3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综述介绍了共价修饰策略在局部麻醉剂药物递送系统中的研究进展。局部麻醉剂作为一种常用的多模式镇痛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作用时间有限和潜在毒性的限制。为了达到延长镇痛效果、减轻全身毒性的目的,研究者们致力于开发具有持久剂量控释功能的局部麻醉剂缓释制剂。在局部麻醉剂的递送方面,共价修饰策略是一种关键的方法。通过药物与大分子载体的共价键结合,能够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靶向性和递送效率。大分子前药可以调节药物的动力学过程,使药物以活性成分形式释放,并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刺激响应性大分子前药成为研究热点,对于局部麻醉剂药物递送系统,大分子前药的刺激响应性能可以在内外刺激条件下迅速释放药物,并在血液循环和正常组织中维持低毒和高效性。这些新兴的研究方向为延长局部麻醉剂的镇痛效果、减轻全身毒性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并为开发更有效的药物递送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

    局部麻醉剂药物递送系统共价修饰大分子前药刺激响应性大分子前药

    跨血脑屏障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曹婉昕杨艺辉杨红张森...
    3222-3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在维持大脑内环境稳态的同时,也给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困难。药物载体可以帮助药物穿过血脑屏障发挥药效。本文对药物跨血脑屏障的途径、药物载体入脑后的命运调控及药物载体分类进行了介绍,重点阐述了脂质体、外泌体、凋亡小体、细胞穿透肽和细胞靶向肽的特点及应用,并对跨血脑屏障药物递送领域的研究前景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

    药物载体血脑屏障脑内命运脂质体外泌体凋亡小体细胞穿透肽细胞靶向肽

    壳聚糖基材料应用于口腔黏膜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朱瑞凯杨开典赵凯
    3232-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腔黏膜给药具有病患接受度高、见效快、给药方便等优点,可避免药物在肝脏的首过效应。然而,某些药物由于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和口腔内特殊的生理环境,使口腔黏膜给药系统的设计变得具有挑战性。壳聚糖基材料具有无毒或低毒、生物可降解等优良特性,能有效抑制菌群的生长繁殖,实现药物的缓释、控释和黏膜黏附。因此,壳聚糖基材料在口腔黏膜给药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研究。本文系统阐述了口腔黏膜的生理结构特点及其给药优势,总结了壳聚糖基材料在该系统中的相关研究,并展望了其未来应用前景。

    壳聚糖基材料口腔黏膜给药系统壳聚糖及其衍生物首过效应纳米制剂

    微球载药系统的前沿进展和临床转化

    吴其泷兰文悦崔明杰王珺珏...
    3242-3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球载药系统具有药物缓释和控释功能,可提高药物稳定性,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已成为创新制剂开发的前沿和热点领域。近年来,科研人员发展了基于乳化溶剂挥发、高压均质、膜乳化和微流控等技术平台的载药微球制备方法,并将微球载药系统应用于恶性肿瘤、精神分裂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临床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系统总结了微球载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和临床应用情况,同时讨论了新型微球载药系统临床转化方面的挑战,希望进一步推动微球载药系统的开发和临床转化。

    微球载药系统制备方法局部药物递送药物储库临床转化

    PXR、PPARα激动所致小鼠肝增大的昼夜节律研究

    冼图田佳宁李宣范仕成...
    3251-3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脏大小受生物钟控制并具有昼夜节律。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α,PPARα)是核受体超家族的重要成员。本课题组前期发现,鼠源激动剂孕烯醇酮 16α-腈(pregnenolone 16α-carbonitrile,PCN)激动 PXR、匹立尼酸(pirinixic acid,WY-14643)激动PPARα后均显著促进小鼠生理性肝增大及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但是,PXR、PPARα激动所致肝增大的昼夜变化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考察连续3天不同时辰给予雄性C57BL/6小鼠玉米油、PCN或WY-14643后肝脏大小及生物钟相关基因等的变化。本动物实验方案经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批准号:SYSU-IACUC-2023-001613、SYSU-IACUC-2023-001783)。结果表明,连续3天不同时辰给予PXR、PPARα激动剂均显著促进小鼠肝增大,其所致肝增大与肝脏大小本身的昼夜节律基本一致,且基本不影响生物钟相关基因的表达,提示PXR、PPARα激动可能不影响肝脏大小本身的昼夜节律。本研究阐明了 PXR、PPARα激动所致肝增大的昼夜节律,为核受体促进肝增大及肝脏大小昼夜节律的研究提供新数据和参考。

    孕烷X受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核受体肝增大昼夜节律

    基于GSTs抑制剂的新型四价铂配合物逆转肺癌耐药作用及机制研究

    陈飞虹吴佳妮温鑫苟少华...
    3261-3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八面体的可修饰结构和动力学惰性,Pt(Ⅳ)配合物成为逆转Pt(Ⅱ)类药物耐药性和毒性的抗癌前药候选药物。硝基苯并恶二唑衍生物(NBDHEX)能够抑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将NBDHEX与Pt(Ⅱ)配合物DN603、DN604接合获得两个Pt(Ⅳ)配合物DN603-NBD和DN604-NBD。体外实验表明,DN603/DN604-NBD能够有效抑制顺铂敏感A549细胞和耐药A549/cDDP细胞增殖,对细胞的铂摄取量均高于顺铂,诱导较高细胞凋亡率和Bax/Bcl-2比值,激活caspase-3并裂解DNA修复酶(PARP),诱导线粒体依赖性的细胞凋亡通路。DN603/DN604-NBD能够产生较高活性氧(ROS)水平,增强磷酸化H2AX(γ-H2AX)的荧光强度,引发严重DNA双链损伤。研究发现,GSTs激酶GSTP1在耐药肿瘤细胞中高表达,DN603/DN604-NBD能够靶向GSTP1并抑制其表达水平。提前给予ROS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后发现,药物能够显著增加活细胞数量并降低JNK及c-Jun磷酸化水平。结果表明,DN603/DN604-NBD通过上调ROS来激活JNK相关信号通路而诱导细胞凋亡,产生逆转顺铂耐药作用。动物福利和实验过程均遵循东南大学动物伦理委员会的规定(批准号:20210303025)。体内研究表明,DN603/DN604-NBD能够抑制A549异种移植瘤生长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所有结果表明,DN603-NBD和DN604-NBD是两种潜在的新型Pt(Ⅳ)抗肿瘤前药候选药物。

    Pt(Ⅳ)类前药GSTs抑制剂铂药耐药性活性氧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基于细胞的TMPRSS2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建立与应用

    尤宝庆周雯雯李妍张晶...
    3273-3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 2,TMPRSS2)是人体中广泛存在的细胞表面蛋白,参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等多种病毒的感染和前列腺癌细胞侵袭、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等。本研究使用Boc-Gln-Ala-Arg-AMC作为表征TMPRSS2切割活性的底物,在过表达TMPRSS2的Vero E6细胞(Vero E6/TMPRSS2)中建立了 TMPRSS2抑制剂细胞筛选模型,通过对国家新药(微生物)筛选实验室天然与合成化合物纯品库进行高通量筛选,得到了 7个具有TMPRSS2抑制活性的低毒化合物。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检测证明所得抑制剂均可与TMPRSS2发生中等强度的结合,且呈现浓度依赖性;细胞-细胞融合实验表明,所得抑制剂可通过抑制TMPRSS2切割SARS-CoV-2 S蛋白,抑制SARS-CoV-2 S蛋白介导的细胞-细胞融合的发生,呈现浓度依赖性;假病毒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小分子抑制剂对野生型SARS-CoV-2假病毒感染Opti-HEK-293T-ACE2受体细胞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细胞模型用于TMPRSS2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并初步证实筛选所得的抑制剂具有体外抗TMPRSS2活性的作用,为抗SARS-CoV-2的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结构骨架。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高通量筛选模型表面等离子共振细胞-细胞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