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半月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Journal Journal of Imaging Research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影像组学在心血管磁共振中的研究进展

    王鹏飞任天阳张晨阳贺俊红...
    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影像组学作为人工智能和医学影像学结合的产物,应用各类算法对医学图像中获取的大量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并得出结论,可用于辅助医生的诊疗活动,制定临床决策.本文将研究结构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磁共振影像组学文献归类并进行综述.

    影像组学心血管磁共振结构性心脏病

    雄激素受体亚型三阴性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研究进展

    叶兴宇高磊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腺癌(BC)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中三阴性乳腺癌(TNBC)因为缺少有效治疗靶点而更加需要早诊断、早治疗,因此对不同分型的乳腺癌做出早期诊断及分型鉴别对于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发展迅速,通过结合多种影像学检查的特征性表现来早期鉴别不同分型的乳腺癌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本文就影像学在雄激素受体亚型TNBC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三阴性乳腺癌雄激素受体医学影像学综述

    3D-APT成像技术在鼻咽癌中的应用价值

    邹丽艳杨倩刘周罗虹虹...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初步探讨3D酰胺质子转移(3D-APT)成像技术在鼻咽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 月—2020年3 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收治的 22 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评估 3D-APT图像对鼻咽部病灶的显示效果;通过t检验和单因素ANOVA检验比较鼻咽癌病灶与正常侧鼻咽、颈部正常组织间APT值的差异及肿瘤分期的关系.结果:3D-APT上10例可部分显示鼻咽癌病灶,12例可以完全显示鼻咽癌病灶.鼻咽癌病灶APT值高于正常侧鼻咽组织(P<0.01),不同N、M分期的鼻咽癌病灶的APT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鼻咽癌病灶与颈部肌肉、腮腺的APT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分期和总体肿瘤分期的鼻咽癌病灶的APT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病灶与双侧小脑的AP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APT成像技术在显示鼻咽癌病灶方面具有可行性.鼻咽癌病灶比正常侧鼻咽组织、颈部肌肉和腮腺具有更显著的APT效应,有利于鼻咽癌病变的发现和早期识别.

    鼻咽癌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磁共振成像

    CT影像学特征在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和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鉴别中的作用

    韦平高彦高利利苏睿...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CT影像学特征在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和神经节细胞瘤鉴别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20年12月于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神经母细胞瘤的24例患儿为观察组,并选取良性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GBN)27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结果:两组间比较,对照组钙化位置多为偏心型,观察组钙化位置分布相似(P<0.05);对照组钙化形状更多见微钙化和粗大钙化,观察组钙化形状更多见混合钙化(P<0.05);对照组微钙化密度多为很高,观察组均稍高(P<0.05);对照组钙化清晰,观察组钙化多为模糊及部分清晰(P<0.001).两组患者肿块最大径、肿块截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位置、形态、微钙化密度分级、清晰度、钙化灶数目、平均钙化密度、肿块最大径、肿块截面积均是NB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CT影像学特征在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和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中具有差异表现,CT影像学特征在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和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鉴别中具有重要作用.

    CT钙化特征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

    超声对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训练后膈肌功能评估的价值

    方芹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训练后膈肌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9 年 6 月—2022 年 6 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因首次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所致呼吸功能障碍患者 48 例,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为期 4 周的呼吸功能训练,比较患者在呼吸功能训练前后超声下右侧膈肌移动度、血气指标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的变化.结果:患者呼吸功能训练后膈肌移动度和PaO2 水平均显著高于训练前(P<0.001),PaCO2 水平和APACHE Ⅱ评分显著低于训练前(P<0.001).呼吸功能训练前后膈肌移动度变化与PaO2 变化呈正相关(r=0.715,P<0.001),与PaCO2 变化呈负相关(r=-0.695,P<0.001),但膈肌移动度变化与APACHE Ⅱ评分变化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229,P=0.187).结论:超声测量膈肌移动度能够无创且高效地反映膈肌功能变化,可应用于临床评估膈肌功能.

    呼吸功能训练膈肌超声膈肌移动度血气指标

    DR设备利用信号传递特性得出准确剂量指示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李杰军程远达高艳辉王雷...
    19-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数字X射线摄影(DR)设备利用信号传递特性(STP)得出准确探测器剂量指示(DDI)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通过STP绘制拟合回归曲线,得出剂量与DDI值或像素值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影像接收器入射空气比释动能 10 μGy对应的基线值.结果:SYNTHESIS型DR摄影机的剂量与像素值对数相关公式为y=-1 455ln(x)+7 311.1,回归到剂量x=10 μGy,得出像素值y=3 961.Brivo XR515型DR摄影机的剂量与像素值线性响应公式为y=140.33x-2.344 5,回归到剂量x=10 μGy,得出准确的像素值y=1401.结论:此方法可以准确地完成DR设备验收检测和状态检测的DDI项目,并得到客观准确的评价.

    数字X射线摄影质量控制验收检测探测器剂量指示信号传递特性DR基线值

    数字乳腺体层合成技术对超声诊断为BI-RADS 3、4类乳腺病变的应用价值

    黎绮玲黄泽鑫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数字乳腺体层合成(DBT)联合二维图像(SM)对超声诊断为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3、4类女性乳腺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10月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超声诊断为BI-RADS 3、4类的100例女性患者,全部均进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和DBT,并合成SM,对FFDM、DBT+SM两种图像进行分析,由2位医师分别记录不同类型乳腺病变的检出情况,病变的影像学征象及BI-RADS分类结果.结果:FFDM与DBT+SM两种图像的BI-RADS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DM与DBT+SM两种图像对肿块型病灶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BT+SM检查诊断BI-RADS 3、4类乳腺病变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FFDM检查.DBT+SM对结构扭曲病灶检出的数量多.对于钙化型病灶、非对称致密病灶、相关征象检出率及对肿块边缘、钙化形态的显示,两种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BT+SM较FFDM在超声诊断为BI-RADS 3、4类女性乳腺病变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特别是在显示肿块型病变、结构扭曲方面具备优势.

    数字乳腺体层合成超声女性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与高级别浆液性癌的MRI鉴别诊断

    苏云景梁有禄韦杰马城...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与高级别浆液性癌(HGSC)的MRI特征,为两者的术前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3年11月来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OEC和49例HGSC患者,术前已行MRI影像检查并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比较其临床特征及MRI特征并总结分析.结果:2种癌症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有无贫血、肿瘤最大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种癌症的患者发病年龄、FIGO分期、单双侧发病、边界、实性部分最大径、肿瘤囊实性分布特点、囊性T1WI信号、实性部分强化特点、实性成分DWI高b值信号特点、大量腹水发生率、淋巴结转移及腹膜种植转移、合并子宫内膜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EC典型表现为大单囊伴"梳妆"乳头样偏心附壁肿块为主、囊内伴或不伴纤维分隔;HGSC表现以实性占比为主的多房囊实性肿块伴多发纤维分隔并可能双侧癌.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卵巢高级别浆液性囊腺癌MRI动态增强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良恶性肺实性结节中的诊断效能及相关参数分析

    吴东华孔栋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良恶性肺实性结节中的诊断效能及相关参数分析.方法:收集阳信县中医医院2021 年 9 月—2023 年 9 月磁共振检出肺内结节的 55 例患者(58 个肺部病灶),对 58 个肺部病灶行穿刺活检并作为金标准,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良恶性肺实性结节中的诊断效能及相关参数.结果:55 例患者 58 个肺部病灶行穿刺活检检出恶性病变 43 个,良性病变15 个.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良恶性肺实性结节的灵敏度为 92.50%、特异度为 93.33%、准确率为 92.73%,Kappa值=0.824,与金标准一致性较高.恶性肺实性结节患者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低于良性肺实性结节,病变与脊髓DWI信号强度之比(LSR)值高于良性肺实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参数ADC值、LSR值及两者联合诊断良恶性肺实性结节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08、0.731、0.814,均有一定诊断价值.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良恶性肺实性结节中的诊断效能较高,ADC值、LSR值是其相关参数.

    肺实性结节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

    多参数MRI影像基因组学对乳腺癌早期复发的预测研究

    周素菊廖锦元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和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的影像基因组学预测乳腺癌早期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桂林市中医医院在 2017 年 1 月—2019 年 4 月间收治的共 100 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包括发病年龄、绝经状态、免疫组化(包括ER、PR、HER-2、Ki-67等)、21基因检测结果,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复发,肿瘤增强模式,肿瘤边缘(无毛刺或/分叶),肿瘤形态,肿瘤增强曲线.根据21基因检测结果将乳腺癌患者分为中高危组(RS≥18)和低危组(RS<18).从PACS系统输出b值高的患者弥散加权成像(高b值DWI)和对比增强T1 加权(T1+C)图像,由两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手工勾画出感兴趣区(ROI).采用汇医慧影软件从选定的ROI中提取动态对比增强(DCE)和高b值DWI图像中影像组学特征,运用不同方法对MRI的特征降维,运用KNN法建立影像组学标签与 21 基因检测结果的预测乳腺癌早期复发的模型,将患者按 7:3 比例划分为训练集(70 例)和测试集(30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95%CI、灵敏度及特异度;随后将提取的影像组特征学与一般临床资料进行机器学习,将患者按 8:2 的比例划分训练集(80 例)和测试集(20 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影像基因组学组合模型的AUC、95%CI、灵敏度及特异度,最后比较两者的预测效能.结果:在 100 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中,包括 32 例浸润性导管癌伴导管原位癌,55 例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原位癌 3 例,浸润性导管癌伴小叶癌 2 例,黏液腺癌 3 例,浸润性小叶癌 3 例,髓样癌1例,浸润性导管癌伴乳头状Patcher病1例,复发5例.采用最小绝对收缩算子(LASSO)特征选择方法降维,采用KNN算法建立影像基因组学模型和临床+影像基因组学特征组合模型;两种模型预测乳腺癌早期复发的AUC、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中高危险组:训练集0.78、67%、73%vs 0.91、80%、86%,测试集:0.78、73%、67%vs 0.91、86%、80%;低危险组:训练集0.59、69%、53%vs 0.68、62%、75%,测试集:0.59、53%、69%vs 0.68、75%、62%.结论:基于磁共振DWI及DCE图像中提取的影像特征、21 基因检测及临床特征建立的临床+影像基因组学组合模型对乳腺癌早期复发具较好的预测价值.

    乳腺癌早期复发磁共振成像影像组学21基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