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与社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与社会
医学与社会

刘建凡

月刊

1006-5563

bjbabc@163.com

027-83692517;83657967

430030

武汉航空路13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医学与社会/Journal Medicine and Society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学科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医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方面的学术论文,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适合于卫生战线各级干部、管理工作者及医药院校广大师生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疗挤兑治理研究

    黄国武温乔曦顾天安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疗挤兑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出现的普遍问题,也是应急管理中的难点问题.医疗挤兑是外部冲击下的医疗资源供需失衡,尤其是峰值需求下的资源配置失序现象,它不仅会损害人民健康,而且会衍生出次生灾害,冲击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行.治理医疗挤兑的关键是控需增供,即合理控制和分流需求,增加多元、多渠道供给,实现峰值供需平衡.实现路径上,必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构建多元化医疗物资存储体系,强化供应韧性,提升产能储备,扩大增量;基于疾病轻重急缓程度,合理分流分类,平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医疗需求和常规医疗需求,防止次生灾害.同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复原力,促进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平衡,形成治理医疗挤兑的长效机制.

    医疗挤兑医疗资源协同治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医疗元宇宙在卫生健康体系中的技术变革与社会挑战

    姚涵刘远立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卫生健康体系学视角出发,分析其中4个功能子系统(资源供应系统、服务提供系统、筹资支付系统、规制监管系统)在医疗元宇宙中的应用场景与实现情况.通过深入探讨医疗元宇宙在卫生健康体系中的虚实协同和概念内涵,从如何促使不同的子系统相互协调出发,还原了医疗元宇宙的技术价值和现代化发展趋势,明确了要融合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将医疗元宇宙的技术理念转化为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实践的使命.同时,也对医疗元宇宙发展中被忽略和搁置的技术风险与秩序隐患等困境,提出了需由体制观念与科技发展协同应对的发展要求.

    卫生健康体系医疗元宇宙数字健康科技创新

    数字技术赋能结核病诊疗的路径研究

    张加瑞邓琦俞艺丹李蓉...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虽然有免费药物治疗、贫困患者交通费补助等政策保障,但在实际诊疗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困境与难点.数字技术在医疗领域为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优化配置及服务提供的智能化转变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根据"就诊、诊断、治疗与监测管理"的系统脉络,发现数字技术赋能结核病诊疗的过程中仍存在数据孤岛、智能医疗伦理失范、技术条件尚不成熟、应用场景仍需创新等问题.采用人工智能、云服务、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作用于结核病"防诊治管"的各个靶点,提出通过规范化政策与培训解决结核病数据利用、数据隐私保护等问题,充分利用结核病诊疗全过程数据,增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诊疗技术和方法准确性,达到全面、系统提升结核病防治效能的目的,助力实现"终结结核病"目标.

    健康管理诊疗路径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结核病

    "十三五"期间福建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

    林三汝李佳男黄妤洁苏迎盈...
    20-2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十三五"期间福建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为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2020年福建省卫生资源数据,运用差别指数评价福建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通过卫生资源资源集聚度验证差别指数评价结果,进一步分析区域差异.结果:福建省卫生资源配置人口差别指数为0.05-0.20,地理面积差别指数为0.20-0.41,地理面积差别指数呈上升趋势;地理集聚度从高到低依次为闽南、闽东、闽西、闽北;卫生资源人口分布集聚度比值趋向1.结论:福建省卫生资源总量呈现上升趋势,但每千人口拥有的卫生资源量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差距有所扩大,人口分布公平性有所提升;卫生资源人口分布公平性优于地理分布公平性,卫生物力资源地理分布公平性优于卫生人力资源.

    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福建

    广西卫生资源配置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刘佩芸黄思沂康静黄凌波...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广西卫生资源配置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程度、相对发展程度及时空演变特征,为促进广西卫生资源配置与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度模型、空间 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广西卫生资源配置状况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展开研究.结果:2016-2021年,广西14个地市卫生资源配置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处于磨合期,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超前型(卫生资源配置状况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为主;耦合协调度存在逐年降低的空间正相关关系.结论:2016-2021年广西卫生资源配置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未能达到最优状态,建议各地市结合城市历史基础、地理位置、政策规划以及空间相关性等多种因素,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尽快实现卫生资源配置与经济协调、共生发展.

    卫生资源配置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广西

    我国三级公立医疗机构住院患者自我感知经济负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胡裕涵姚涵刘美岑刘远立...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我国三级公立医疗机构住院患者自我感知经济负担的整体情况及影响因素,识别就医负担重的脆弱人群,为减轻居民就医负担提供参考.方法:以25061名三级公立医疗机构住院患者为研究样本,使用描述性统计、Pearson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重点关注不同类型的医疗保险对患者自我感知经济负担的影响差异.结果:样本人群中自我感知经济负担重的比例达到39.4%,低家庭年收入、农村户籍、住院天数>15天、出院确诊肿瘤的患者更容易 自我感知经济负担重(P<0.05),医保类型为商业健康险及其组合、年龄>65岁、女性、离退休、妇幼保健院的患者自我感知经济负担重的几率更小(P<0.05),城镇职工医保与城乡居民医保在减轻样本人群自我感知经济负担上无显著差异.结论:我国三级公立医疗机构住院患者的自我感知经济负担相对于既往研究较高,尤其是低收入、农村户籍、确诊肿瘤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关注.在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商业健康险在减轻个人医疗支出负担、增强投保人获得感方面表现出积极作用.

    医疗费用经济负担医疗保险住院患者

    基于CiteSpace的慢性病共病患者卫生服务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李静张璐莹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病共病患者的卫生服务研究热点和变化趋势,为我国慢性病共病研究和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筛选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13-2022年发表的与慢性病共病患者的卫生服务研究相关的英文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进行词频分析、聚类分析.结果:经筛选后共得到1872篇文献.慢性病共病患者卫生服务研究的年度发文量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词频前3位的关键词为患病率(频次560)、卫生服务(频次513)、慢性疾病(频次293);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共得到15个聚类,包括卫生服务利用、精神卫生、全科医学、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等;关键词突现词包括共病、全科医学、服务、社会支持、卫生政策等.结论:慢性病共病患者的卫生服务研究发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老龄化出现较早、程度较高的国家发文量较大.当前慢性病共病患者的卫生服务利用率较高,应加强对慢性病共病患者的管理.全科医生提供的疾病诊疗等基层服务有助于改善慢性病共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应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应对慢性病共病为卫生系统带来的压力.

    慢性病管理慢性病共病卫生服务文献计量

    不同肥胖指标下深圳市坪山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风险识别能力比较

    廖艳萍王皓翔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肥胖指标下深圳市坪山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风险识别能力,为及时识别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提供依据,进而为老年高血压人群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在深圳市坪山区28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5562例,获取腰围、体质指数等肥胖指标,通过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和比较不同肥胖指标下高血压患病风险识别能力.结果:在全部研究对象中腰围、体质指数、腰围身高比、体脂百分数、相对脂肪质量指数、脂质蓄积指数、内脏脂肪指数识别高血压患病风险的AUC分别为0.566、0.562、0.556、0.559、0.540、0.678、0.612,其中脂质蓄积指数和内脏脂肪指数识别高血压患病风险的AUC较其他指标大.不同肥胖指标下高血压患病风险识别能力的AUC差异比较显示,脂质蓄积指数和内脏脂肪指数识别高血压风险的AUC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腰围、体质指数、腰围身高比、体脂百分数、相对脂肪质量指数、脂质蓄积指数、内脏脂肪指数均是能够识别老年人高血压患病风险的肥胖指标,脂质蓄积指数识别老年人高血压患病风险的能力优于其他指标,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可以在老年人日常诊疗及体检过程中对该指标加以推广应用以便提升老年人高血压防治效果.

    慢性病管理肥胖指标高血压老年人

    我国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栗珊珊年云鹏段刚高雪娟...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我国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 7个中英文数据库中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12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应用RevMan 5.2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健康素养水平研究文献55篇,纳入影响因素分析文献49篇.2012-2021年西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6%(95%CI:5%-7%)、6%(95%CI:5%-7%)、8%(95%CI:7%-8%)、8%(95%CI:7%-10%)、11%(95%CI:6%-15%)、15%(95%CI:14%-17%)、14%(95%CI:13%-14%)、18%(95%CI:16%-20%)、16%(95%CI:14%-17%)、19%(95%CI:14%-24%).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合并OR值(95%CI)分别为:城市居民2.47(2.09,2.93);年龄<45岁1.92(1.72,2.14);学历高中及以上4.49(3.87,5.22);职业为教师、医务人员、公务员或学生3.08(2.45,3.86);汉族1.88(1.57,2.24).结论:2012年以来,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逐步提升,但整体水平依然较低;年龄、职业、居住地、学历、民族是健康素养主要影响因素;应根据不同的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促进活动,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居民整体健康素养水平.

    健康素养居民影响因素西部地区

    基于Kano模型的乌鲁木齐市老年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研究

    张文涵赵健霖何桂香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老年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并进行优先排序,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乌鲁木齐市682名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基于Kano模型识别老年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及属性.结果:在45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项目中,家政服务、便民维修、紧急救助、电子健康档案、预防保健教育为必备型需求;陪同就医、远程医生会诊、慢病分级管理为魅力型需求;建立老年活动中心、提供助听器、提供智能血压计等为期望型需求.重要度矩阵图中,13项需求分布在第一象限,为优势区;7项需求分布在第二象限,为待改进区;16项需求分布在第三象限,为次要改进区;8项需求分布在第四象限,为维持区.结论:在老年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中,生活照护和健康管理服务是其优先选择,健康监测和安全监护服务是重中之重,养老需求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应满足服务与需求的匹配度,实施精准供给,突出重点领域,增强老年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验感,推动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的普适性.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需求老年人乌鲁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