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与哲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与哲学
医学与哲学

杜治政;胡大一

半月刊

1002-0772

yizhe@yizhe.org

0411-86110142

116044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医学与哲学/Journal Medicine & Philosoph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以医学整体研究、医学热点讨论、医学未来预测、医学进展纵评、医学方法剖析、医学决策探新等为选题目标。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提供方法、促进发展。本刊以医学界各方面专家、卫生行政领导、医学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大学生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0版GCP对伦理委员会的要求及对策

    周吉银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明确伦理委员会的职责是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应特别关注弱势受试者.对伦理委员会的制度指南、标准操作规程和审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应对挑战以更好地保护受试者,伦理委员会可尝试修改章程和制定利益冲突管理政策,修改标准操作规程中的审查方式、审查文件类别、安全性信息报告和附件表格.要结合伦理审查的难点和不足,落实新要点,如弱势受试者、病历中记录知情同意信息、现有的安全性资料、研究者手册和独立的数据监查委员会.有利于加快伦理委员会建设和提升审查能力,切实保护受试者.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伦理委员会审查要点

    非治疗性临床试验的伦理考量——基于2020版GCP的探讨

    杨竟陈勇川
    6-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中出现了“非治疗性临床试验”的概念,并明确要求应当特别关注非治疗性临床试验在伦理审查和知情同意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在以注册为目的的药物临床试验中,非治疗性临床试验主要涉及Ⅰ期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从伦理审查的角度,梳理并分析了与治疗性临床试验相比,非治疗性临床试验在风险与受益、受试者招募、知情同意、无知情同意能力受试人群四个方面存在的不同的伦理考量,以期为伦理委员会准确把握非治疗性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要点提供参考.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非治疗性临床试验伦理考量

    保护脆弱受试者的伦理审查要点

    沈一峰王谦白楠王春水...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2020版中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相关解读入手,从脆弱的概念、原因、群体和个体以及具体情形来阐明脆弱受试者的概念,澄清“脆弱”的相对性.参考国内外法规和伦理原则,并结合现有伦理审查实践要求,梳理涉及脆弱受试者的伦理审查要点.通过分析精神障碍患者、儿童和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等不同类别脆弱人群的特殊考虑,呈现将科研伦理原则落实于临床研究项目伦理审查,根据各自脆弱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最终实现对脆弱受试者权益和安全的保护.

    受试者保护脆弱受试者伦理审查精神障碍患者

    我国现行安宁疗护的相关政策梳理、挑战与建议

    王蒙蒙徐天梦岳鹏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梳理近5年与安宁疗护相关的政策及政策带来的效应,基于政策总结了我国安宁疗护面临的挑战、政策倡导和建议,以期为安宁疗护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从近几年的政策内容看,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安宁疗护的发展,为安宁疗护的推广和规范提供了政策支撑;政策的颁布促进了安宁疗护的快速发展,相关的研究也逐年增加.但是,由于我国安宁疗护需求大、发展较晚,所以还面临着安宁疗护理念推广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人员数量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未来需要进行全民“优逝”观念的普及、促进社区安宁疗护的发展和提升护士的专业水平.

    安宁疗护国家政策生命质量

    中国安宁疗护服务政策演变与发展

    吴玉苗奉典旭徐东浩周大双...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政策研究的视角,总结回顾了自1988年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临终关怀服务政策进入临终医学研究的起步阶段、市场经济时期的探索阶段、进入政策视野的发展阶段、全国安宁疗护试点的持续发展阶段的系统演变过程,对中国安宁疗护服务的发展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促进我国安宁疗护事业健康发展的建议,以期为持续提高我国民众的死亡质量指数,促进现代社会文明发展提供借鉴.

    安宁疗护政策演变制度保障

    医疗人工智能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及应对

    刘伶俐王端王力钢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疗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疾病筛查、辅助诊疗、医学影像、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其在带来高效、精准、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伦理问题.在概述医疗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上,从数据泄露、医疗安全、责任界定、公平受益、医务人员的未来定位、患者信任等方面分析了医疗人工智能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及形成原因,并尝试提出了应对建议,包括遵循伦理原则,细化伦理规范;制定法律法规,厘清责任权属;严格技术标准,确保医疗安全;加强数据管理,保护患者隐私;坚持医为主体,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患者信任等,以促进医疗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医疗人工智能伦理问题数据泄露医疗安全

    移动医疗平台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李征宇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快速崛起的移动医疗平台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监管策略的基础上,系统性地对其迅猛发展背后隐藏的诸如医疗服务提供者资质真实性审查困难、质量监管不到位、用户隐私存在泄露风险、平台为求商业利益过度宣传误导用户、问诊过程缺乏医学人文关怀等主要伦理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解决这些问题需从以下两个层面着手:政府层面,要加大监管力度并积极推进相关领域的法制建设,实现监有规、管有法;平台自身层面,要加强自查自纠并从技术层面完善对患者隐私的保护,树牢生命伦理意识,提升医学人文关怀.

    移动医疗平台隐私泄露医学人文关怀生命伦理

    药品福利管理的内在逻辑、发展障碍与经验启示

    吴政宇冯杰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药品福利管理发展缓慢,探索其发展滞后的原因,对其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尤为重要.药品福利管理发源于美国,并在美国得到了充分发展,其在美国医疗卫生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通过比较,分析中美两国药品福利管理发展的逻辑与差异,探索中国药品福利管理发展的障碍与路径.由于中国在医疗保险、处方外流、服务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药品福利管理于中国面临“水土不服”.而通过基本医保接入、推进处方外流、注重医疗价值诉求,则是中国药品福利管理克服障碍的重要举措.

    医疗保障医药不分药品福利管理

    全球公共卫生系统化事件可供性管理模式研究

    魏东力刘子琦陈丽霖朱启卓...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公共卫生系统化事件是21世纪卫生管理面临的一个前瞻性统合创新的学术概念.为了研究全球化社会预测和政策科学的规范性进步,基于可供性理论的延伸判断基础,通过第一次提出全球公共卫生系统化事件与全球公共卫生地区化事件互补性推论的全球公共卫生系统化可供性理论模式,进行关于可供性存在的基本反思、可供性社会的预测反思和可供性政策的科学反思,进而提出全球公共卫生系统化事件的可供性管理的三大假说模式和若干科学伦理学建议.

    全球公共卫生系统化事件可供性管理模式

    医学人文类课程也需要混合式教学吗——以生死教育课程为例

    王云岭李云霞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生死教育课程为例,探讨在医学人文类课程中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可能性.通过设立传统班和课改班,在教学的不同时段,使用死亡应对能力量表检测两个班学生的死亡应对能力,以考察教学改革的效果.研究发现,在医学人文类课程中,混合式教学的效果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认为,这种结果既意味着混合式教学在医学人文类课程中的效果并不像期望的那么好,也意味着建构主义未必就是错的.综合来看,继续开展医学人文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仍有必要的理由.

    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医学人文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