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与哲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与哲学
医学与哲学

杜治政;胡大一

半月刊

1002-0772

yizhe@yizhe.org

0411-86110142

116044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医学与哲学/Journal Medicine & Philosoph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以医学整体研究、医学热点讨论、医学未来预测、医学进展纵评、医学方法剖析、医学决策探新等为选题目标。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提供方法、促进发展。本刊以医学界各方面专家、卫生行政领导、医学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大学生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医疗技术的资本化及其权力扩张与规制

    刘俊荣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资本、权力并非具有天然的联系,但借助市场无形之手,三者成为相互关联并催化助生的存在.在医疗领域,由于人的生存欲望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医疗技术的资本化及其权力扩张呈现出更加明显和强烈的多样化趋势,致使价值增殖成为技术资本的目标指向,医疗活动被技术权力所控制,人的生命和身体被技术资本所侵蚀.节制人的技术欲望、固守技术的伦理底线、秉承技术共享的价值理念,是消解医疗技术资本权力扩张的理性选择.

    医疗技术资本权力

    技术、资本和权力对临床决策的影响机制探究

    仲凤行陈安天张新庆
    7-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资本、权力给医学决策带来了双重效应.技术至上观念的行动会忽视人文关怀,资本的逐利性诱发过度医疗,权力的误用、滥用也会削弱临床决策质量.三者间的良性互动能够推进技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升临床决策的方向和质量.用制度、美德消解资本任性、技术至上与权力滥用;通过构筑道德防线提升认知强自律,健全制度强他律,促成人本临床决策的实现.三条道德防线彼此关联,相互作用,最终实现驾驭资本、技术、权力,促成兼顾道德规范和充分个性化临床决策的顺利实现.

    技术资本权力临床伦理

    传道授业解惑:医学伦理学究竟教什么?

    李红文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学伦理学课程究竟传的是什么"道"、授的是什么"业"、解的是什么"惑"?这是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元问题.根据其学科性质,主要存在四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分别是知识型、技能型、观念型和美德型.这四种模式既有其各自的优点,也有其弊端和不足.它们都从某个侧面反映了医学伦理学某个方面的属性和特征,但都难以涵盖整个学科的全貌.在实践教学中,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忽略其他维度的存在,最有效的策略是选择综合性的授课方式,帮助医生构建完整的伦理知识体系,有效解决临床实践中的道德难题.

    医学伦理学教学模式伦理知识实践技能医学美德

    化妆品人体试验的伦理审查指南

    上海市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
    15-18页

    超说明书用药IIT的伦理管理及实践

    甄红刘墨池王旭东张峻...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规范研究者发起的超说明书用药临床研究管理,作者以所在医院实际情况为例,通过强化学科专家论证,结合药事委员会和医务处管理,完善医院内部管理流程,规范超说明书用药IIT的开展.结合超说明书用药IIT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关于立法、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建议.强化研究者对超说明书用药IIT的伦理意识、严格监督和管理,完善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流程,切实做好知情同意,保障受试者权益,同时鼓励研究者与药企开展实质性的超说明书用药IIT合作,合理平摊风险,以期为医疗机构的超说明书用药IIT管理提供建议,优化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现状.

    超说明书用药临床研究伦理审查

    非劣效设计的伦理学反思

    王纾玥吴子唯王赵琛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劣效设计作为一类重要的试验类型,在国内外临床科研中愈发普遍.相较于更多对其科学性的关注,科研伦理、研究参与者权益保护的讨论较为不足.结合国内外文献、指导原则与实践案例,重点分析非劣效设计的合理性基础;剖析了各类次要指标、尤其是定价将更便宜所引发的概念问题与伦理张力.建议研究者、审查机构与监管部门明晰非劣效设计的适用情形,在确保研究参与者合理权益的前提下,以追求至善的伦理关怀促进临床研究高质量发展.

    非劣效临床研究临床试验科研伦理生命伦理

    人工智能养老的伦理困境反思

    贺苗侯如意尹梅
    27-3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养老是人工智能与养老服务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新兴领域.中国社会正值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速期与上升期,人工智能为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提供前所未有的契机,也面临着严峻的伦理难题和挑战.面向老年人的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以增进老年人福祉为价值目标.理念赋能,维护老年人的权利与尊严;关系赋能,倡导多方协作共担责任的伦理治理;技术赋能,弥合老年数字鸿沟;心理赋能,提升老年人内在自我效能.

    人工智能养老伦理困境

    老年护理机器人的关怀能力及其边界

    苗芳艳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护理机器人在医疗保健领域发挥着正向价值,缓解了老龄人口增加和护理人员数量短缺的冲突,为社会隔离状态下的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也引发了机器人可能取代人类护理员的担忧.关怀作为护理的基本伦理价值,基于特朗托的"活动"关怀、赫尔德的"价值"关怀和范莱尔的"真实"关怀能力理论,论证了当前护理机器人无法拥有人类意义上的关怀能力.护理机器人是老年人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伙伴,未来其发展有三方面的边界:其一,划分人机护理的范围;其二,嵌入关怀的伦理价值;其三,发展人性化的护理.

    护理机器人老年人关怀护理关怀伦理学

    关于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的通知

    36页

    健康责任伦理视阈:个人对自身健康的责任

    王继超王晓楠翟晓梅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康责任是指主体为了客体健康承担的责任.评价健康责任的伦理框架由健康价值、自主选择、无害他人、健康公平、互惠共济和职业责任六项基本原则构成.个人对自身健康的责任有限,并且责任内容应该仅限于指导个人采取健康促进行动,不应包括对个体不利健康行为进行追责.明确健康责任的根本目的是促进责任主体做出负责任的行动,从而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健康.建议在使用伦理的话语讨论健康责任议题时,关注信息对实现公共卫生目标的可能影响.

    个人健康责任健康责任伦理框架健康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