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潘世东

双月刊

1008-6072

xuebao2004@21cn.com

0719-8846022

442000

湖北十堰市北京南路18号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Yunyang Teachers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0年,1998年7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经过20年的发展,已成为集学术性、师范性、科学性、地方性为一体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反诘类选择问"是X还是Y"的否定类型与否定模式

    陈巧静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诘类选择问"是 X还是 Y"的否定类型和否定模式颇为丰富.从"行、知、言"三域来看,反诘类"是X还是Y"的否定以知域否定为主,同时涉及行域和言域否定.反诘类"X还是Y"是通过反问引发前提达到否定引发目的的间接否定句式,根据否定的直接程度差异可以分为"前提-引发"一致式、推导式、隐含式三种模式.该句式是一种策略性否定,具有进行话语智辩、表征言者立场以及彰显话语权势等功能价值.

    "是X还是Y"否定类型否定模式功能价值

    论郧阳"伍子胥堰"的历史逻辑与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价值

    杨洪林党家政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伍子胥堰"是春秋时期以伍子胥为代表的伍氏先贤接续创建的杰出农耕文明成果,是兼具科学性与价值性、民族性与世界性、历史性与现实性、物质遗产与精神遗产特质的灌溉工程杰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和人文价值.探讨其形成的历史逻辑,发掘其丰富内涵,阐释其审美内蕴,有利于彰显其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价值意蕴.

    伍子胥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史逻辑价值意蕴

    武当古建筑与北京故宫的内在相似性研究

    吴罡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教圣地武当山人文历史悠久,地理位置独特.特别是在明朝受到皇室的极力推崇,在武当山上修建了诸多建筑并封敕为皇家道场.由于武当山具有特殊的功能定位和人文价值,因此表现出了非常鲜明的等级特征.而作为明代帝王日常办公起居的北京故宫,更处处是中央皇权的具体体现.把两者对应起来研究会发现,武当古建筑在许多方面都与北京故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具有很强的相似性.

    武当古建筑北京故宫相似性

    儒家民本治理理念的本体论基础及其逻辑建构

    张冬利
    8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儒家民本社会治理的依据可以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对其本体论进行论证,区别于西方哲学对世界本质的探讨和对人的本质分而论之的研究方式,儒家将"天命观"之外在性与"人性论"之内在性结合起来分析,按"自然之天"与"义理之天"的客观规律而实施正确的社会治理原则,构成了传统中国民本社会治理的政治科学上的逻辑进路."天民合一"是其逻辑起点,"天人同性"及人性的呈现与发展为逻辑中介,"天礼合一"及社会秩序的规范与"化性起伪"为逻辑归宿.

    儒家民本社会治理人性论逻辑

    国家文化安全嵌入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协同逻辑与路径导向

    张锦龙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是乡村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成为国家文化安全维护的重要场域.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通过巩固乡村基层文化阵地、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切实保障基层文化权益实现等方式,同国家文化安全的内在要求相协同,形成"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新的建设逻辑.协调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开展、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乡村公共文化供给的内容和类型,是引导国家文化安全嵌入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工作的基本路径.

    国家文化安全文化事业建设乡村公共文化空间

    共同富裕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困境与路径

    刘姗姗郑兴明
    105-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特色资源挖掘不充分、人才聚集能力差、资源利用效能不高和片面追求数量扩张等现实问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各地应在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模式,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成为赋能乡村共同富裕的新引擎.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现实困境发展路径

    破与立:乡村治理中数字形式主义

    韩津津周晓露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新阶段,数字乡村建设以技术创新、改革深化和成果共享为三大底层逻辑.然而,在日益高涨的"数字热"中,作为形式主义的新变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数字形式主义狡黠地披上了数字化的外衣,以更具系统性、隐蔽性的姿态滋生蔓延至乡村治理中,恶化政治生态.破解乡村治理中数字形式主义的顽疾,发挥数字技术的赋能效应,务必立足新时代国情农情,在瞄准"民生福祉"的靶向下厘清数字形式主义的表征与根源,提高党性觉悟、提升数字素养,监督激励并举,寻求规制路径,避免陷入"以形式主义应付形式主义"循环博弈的窠臼,切实让农民共享更多数字红利,踏实走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异化数字形式主义党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

    必要性·实在性·应然性:新时代党内集中教育论绎

    杨娜赵曼
    119-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原则,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有的优良传统.新时代一系列党内集中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创新精神的不断引领下,着眼于时代形势开展的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党内教育实践.新时代持续开展党内集中教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培养什么样的党员和培养什么样的干部的深入思考.新时代推进党内教育有其现实的必要,是党面临国内外新矛盾,新变化时加强自我建设的需要;党在新时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集中教育活动,净化了风气,端正了认识,成效显著,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因而必须与时俱进继续深化党的教育.

    新时代党内集中教育必要性实在性应然性

    基于扎根理论的大学生体育学力影响机制研究

    尹上
    127-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体育学力影响因素及其关系结构的研究对于推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扎根理论的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体育学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为个体因素、学校及社会因素、家庭及社会因素三个层面;个体因素为内生性力量,学校及社会因素为外部推动力量,家庭及社会因素为支持性力量.因此,大学生体育学力的促进要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各学段应"开齐开足体育课、配齐配强体育教师";深化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注重体育学力的夯实与提高;大学体育要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为大学生体育学力发展创造环境条件.

    大学生体育学力扎根理论影响因素促进策略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学业求助的关系研究

    郑航月夏小林王凤
    134-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学业求助的关系,使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和学业求助行为量表对湖北省某高校的 685 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手机依赖检出率为 37.1%,主要表现有:感到失落时用手机来缓解失落的情绪、使用手机的时间比预期时间长、曾被告知在使用手机上花费太多时间;大学生的学业求助行为总体表现较为积极;大学生手机依赖与执行性求助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回避求助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工具性求助-老师存在显著负相关.手机依赖对回避求助的预测力最佳,能解释 12%的变异量,其次是执行性求助,能解释 10%的变异量.

    大学生手机依赖手机成瘾学业求助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