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
临床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

魏大成

月刊

2096-1278

xayybj@126.com

029-88445515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唐延路旺座国际城D座33楼

临床研究/Journal clinical researc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音乐疗法对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的影响

    王绚赵庆盼梁冰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乳腺良性肿瘤全麻手术患者行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联合音乐疗法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0 年 3 月至 2023 年 7 月 160 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抽样法分组研究,对照组以安慰治疗,TEAS组以TEAS治疗,五音疗法组以五音疗法治疗,联合组组以五音疗法联合TEAS治疗,各 40 例,治疗后对各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麻醉用量、疼痛情况、术后恢复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术前 30 min比较,四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0 min后、入手术室时、术后评分经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低于其他三组,对照组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用量对比,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联合组低于五音疗法组、TEAS组、对照组;而不同时间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比,拔管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 h、12 h、24 h经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联合组低于C、T、五音疗法组,对照组VAS评分最高;对比术后恢复质量评估量表(PQRS)评分,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最高,对照组低于其他三组.结论 TEAS联合五行音乐适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应用,缓解了焦虑、抑郁情绪,减少了麻醉用量同时缓解了疼痛情况,从而有利于术后恢复.

    乳腺良性肿瘤经皮穴位电刺激音乐疗法麻醉效果

    实时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在孕中期胎儿畸形中的诊断价值

    秦玉环吉太行付丽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实时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在孕中期胎儿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21 年 7 月至 2023 年 7 月收治的 250 例有胎儿畸形高危因素的孕中期孕妇,利用实时二维超声检查、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胎儿发育情况;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跟踪随访,将引产或死产后尸检结果、活产后新生儿检查结果记为"金标准",分析实时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二维超声检查对孕中期胎儿畸形诊断的价值.结果 金标准诊断结果显示,250 例受试者中有 3例失访、20例转院,均剔除,余227例受试者中有 80例孕中期胎儿畸形,其中鼻骨发育不良 9例、无脑儿 3 例、脑积水 5 例、脊柱畸形 3 例、唇腭裂 7 例、心脏畸形 26 例、前腹壁畸形者 3 例、肢体畸形 6 例、肾脏疾病 4 例、胸腔疾病 4 例、单脐动脉 10 例.实时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畸形胎儿的检出率(93.67%)高于二维超声检查(8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预测孕中期胎儿畸形的灵敏度为 85.21%、特异度为 93.75%、准确度为 89.62%.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在孕中期胎儿畸形中的诊断价值较高.

    实时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孕中期胎儿畸形诊断价值

    干式免疫荧光定量分析法检测降钙素原与血培养结果的关系研究

    谢宁博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与讨论干式免疫荧光定量分析法检测血培养、降钙素原(PCT)的关系和价值.方法 筛选 2021年 1 月至 2023 年 2 月 64 例血流感染(BSI)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检验PCT水平及血培养,对血培养阴性和阳性结果患者PCT水平对比,同时分析阳性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对比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PCT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64 例患者经血培养检验,12例患者结果呈阳性,占18.75%,52例阴性,占81.25%;血培养结果为阳性患者PCT水平高于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例血培养阳性患者中,发现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占比最高,为 50.00%(6/12),其次是革兰氏阳性菌33.33%(4/12)与真菌16.67%(2/12);不同病原菌患者PCT水平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革兰氏阴性菌患者PCT水平高于革兰氏阳性菌与真菌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对诊断血流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快速简单,并不能准确确定病原体,可联合使用PCT与血培养,血培养弥补了PCT 中的不足,从而可作为诊断血流感染最有价值检测方法.

    血流感染降钙素原血培养荧光免疫定量分析法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清碱性磷酸酶、D二聚体在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马春红王珂相闽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高血压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D-二聚体(D-D)、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0 年 5 月至 2023 年 5 月收治的 64 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60例老年高血压与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观察,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分为高血压脑梗死轻型神经功能缺损组(高血压脑梗死A组)和高血压脑梗死中重型神经功能缺损组(高血压脑梗死B组).比较各组Hcy、D-D、ALP水平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Hcy、D-D、ALP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Hcy、D-D、ALP水平存在差异,通过两两对比,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与单纯高血压组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三项指标水平最高,其次为单纯高血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不同严重程度下的相关指标发现,高血压脑梗死B组的Hcy、D-D、ALP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y、D-D、ALP水平与高血压脑梗死患者入院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700、0.852、0.724).结论 Hcy、D-D、ALP在老年高血压和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中均处于较高水平,且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之下对预测脑血管病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对合理选择治疗方案,选择最佳术式有一定帮助.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老年高血压脑梗死

    乳腺癌患者血清CEA、AFp、CA125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分析

    吴雨露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 125(CA125)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 在漯河市舞阳县人民医院选取 27 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试验A组研究对象,选取 28 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作为试验B组研究对象,再选取 27 例参与健康体检的女性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纳入样本,纳入时间为 2020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CEA、AFp、CA125 检查结果.对比各检测指标单项检测与三项联合检测诊断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结果 试验A组CEA、AFp、CA125 水平高于试验B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标准(病理检查)检查发现阳性 27 例,阴性 55 例;CEA检查诊断阳性 20 例,阴性62例;AFp检查诊断阳性18例,阴性64例;CA125检查诊断阳性21例,阴性61例,联合检查诊断阳性26例,阴性 56 例;三项指标联合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96.34%、92.59%、98.18%)相较于单独CEA检查(71.95%、44.44%、85.45%)、单独AFp检查(71.95%、40.74%、87.27%)、单独CA125 检查(73.17%、48.15%、85.45%)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CEA、AFp、CA125 可用于乳腺癌诊断,值得应用.

    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类抗原125乳腺癌

    血常规结合凝血六项检验在孕妇临床妊娠期间应用研究

    李晨夕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常规结合凝血六项检验在孕妇妊娠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 2022 年 2 月至 2023 年 6 月在洛阳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的 102 例孕妇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入院的 30 例非妊娠期女性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统计两组血常规与凝血六项检验结果,并比较研究组不同妊娠期孕妇的血常规与凝血六项检验结果.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PL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低于对照组,而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白细胞计数(WBC)、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期孕妇的PLT与P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孕晚期孕妇的RBC、Hb、MCV、TT、APTT均低于孕早期,而RDW-CV、WBC、FIB、D-D及FDP水平均高于孕早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血常规与凝血六项指标和非妊娠期女性间存在一定差异,且孕中期、孕晚期孕妇血常规与凝血六项变化程度往往较孕早期更为显著,临床应注意监测孕妇在不同妊娠期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免其发生异常波动而威胁母婴安全.

    孕妇妊娠期血常规凝血功能不良妊娠结局高凝状态

    床旁经颅多普勒超声在神经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监测价值

    王煜姝王丽南宫晓霞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监测中床旁经颅多普勒超声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郑州人民医院 2021 年5 月至 2023 年 5 月 86 例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高血压脑出血,术后 35 例,未手术者 7 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32例,未手术者5例,其他脑血管疾病术后4例,未手术者3例),均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包含经枕窗探测基底动脉(BA)、经颞窗探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另监测收缩期峰值血流动力学改变、舒张末期峰值血流速度、平均峰值血流速度、血管阻力指数、血管搏动指数、血流频谱形态等了解血流动力学改变,了解血流动力学改变,依照监测结果分三组,脑血管痉挛组(n=26)、供血不足组(n=37)、血流增快组(n=29),对各组监测结果予以分析.结果 患者均完成TCD监测,在不同病因中,脑动脉瘤破裂出血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供血不足发生率最高,其次是血流增快、血管痉挛,三组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床旁TCD监测能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有效支持.

    重症脑血管疾病神经床旁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流监测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血清胱抑素C、血清β2-微球蛋白在高血压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王献春郜梦娇赵鑫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讨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ACR)、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再诊断早期高血压肾病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收入的 82 例高血压患者,依照有无合并肾病分为高血压无明确肾病组 40 例和高血压肾病组 42 例,再选择 42 例同期入院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UACR、Cys-C、β2-MG水平,对比三组检测结果.结果 高血压肾病组UACR、Cys-C、β2-MG水平均高于高血压无明确肾病组和对照组,高血压无明确肾病组UACR、Cys-C、β2-MG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肾脏受损分级高血压患者的UACR、Cys-C、β2-MG水平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肾脏受损分级的增高,UACR、Cys-C、β2-MG水平也在不断增高;UACR联合Cys-C联合β2-MG检测高血压肾病阳性率 97.62%,高于UACR、Cys-C、β2-MG单一检测的 85.71%、80.95%、7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ACR、Cys-C、β2-MG值均与肾脏受损程度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UACR、Cys-C、β2-MG联合检测可辅助诊断早期高血压肾病,在临床应将三项指标联合应用,但还需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综合诊断.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血清胱抑素C高血压肾病血清β2-微球蛋白

    血常规参数在鉴别诊断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中的价值

    陈静史利欢谢昕范朋凯...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AST)使用血常规参数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38 例IM患儿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另外选取 38 例AST患儿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对比两组血常规参数,主要包括炎性血清因子指标[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血清淋巴细胞参数[淋巴细胞复杂程度(L-X)、淋巴细胞荧光强度(L-Y)、淋巴细胞大小(LZ)]与血清中性粒细胞参数[中性粒细胞复杂程度(N-X)、中性粒细胞荧光强度(N-Y)、中性粒细胞大小(N-Z)].结果 两组WBC检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NLR、MLR、PLR检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X检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检测L-Y、LZ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Z检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检测N-X、N-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可通过血常规参数NLR、MLR、PLR、L-Y、LZ、N-X、N-Y给予IM、AST辅助鉴别诊断,值得应用.

    血常规参数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鉴别诊断

    神经肌电图检测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的相关性分析

    陈静张秀海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肌电图检测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总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 100 例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 100 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均行神经肌电图检测,比较两组及研究组不同病程患者神经传导指标[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并比较不同病程(<1 年组 31 例,1~10 年组 48 例,>10 年组 21 例)患者F波、H反射结果及血清尿酸水平,分析神经肌电图检测结果与糖尿病病程及血清尿酸水平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尺神经的MCV和SCV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年组、1~10年组比较,>10年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尺神经的MCV和SCV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年组、1~10 年组比较,>10 年组胫后神经、尺神经的F波平均潜伏期、H波最短潜伏期及血清尿酸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SCV与糖尿病病程、血清尿酸水平呈负相关,F波平均潜伏期、H波最短潜伏期与糖尿病病程、血清尿酸水平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肌电图可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评估中,为临床早期评估病情提供参考,以制定后续干预方案,改善预后.

    神经肌电图糖尿病病程周围神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