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湖北医药学院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湖北医药学院

涂汉军

双月刊

1006-9674

hbumxb@163.com

0719-8891063

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南路30号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为公开发行的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教学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反映我院科研、教学、医疗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经验。内容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祖国医学、药学、临床病理(例)讨论、临床护理、新技术新方法介绍、短篇报道、文献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铁离子功能化羧甲基甲壳素基微球的制备与止血性能研究

    冷帆雷赛李留根谢聪...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铁离子功能化羧甲基甲壳素基微球(Fe@CM-g-AA)作为可吸收止血材料的可行性.方法:结合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Fe@CM-g-AA微球的形貌;采用CCK-8 和溶血实验评价微球的生物相容性;利用体外酶促降解实验评价微球的生物降解性;利用体外凝血实验评价微球的促凝血性能.结果:Fe@CM-g-AA微球具有完整的球形结构,在生理条件下结构稳定,在体外酶促降解至第 9 天时,降解超过 60%,显示出良好的生物降解性.Fe@CM-g-AA微球对L929 和Lewis细胞均无毒性,且溶血率低于 5%,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凝血实验中,相比于空白对照组,Fe@CM-g-AA微球体外凝血时间从 77s缩短至 57 s,能够形成更为牢固的血凝块;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显著缩短(P<0.01).结论:通过电子束辐照和螯合作用制备了Fe@CM-g-AA微球,该微球能够通过促进红细胞聚集和血液凝血级联反应加速血液凝固,具有作为可吸收止血材料的潜在价值.

    羧甲基甲壳素铁离子丙烯酸辐照接枝止血微球

    基于NF-κB通路探究重楼皂苷Ⅶ的抗炎作用机制

    晋兰吴琼梁金美琪林迪斯...
    7-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重楼皂苷Ⅶ(PSⅦ)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MACS法从C57BL/6 小鼠脾脏中分离初始T淋巴细胞.PSⅦ处理后,通过流式细胞术、RT-qPCR、Western blot检测PSⅦ对IL-6 表达水平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Cell TraceTM Violet试剂盒检测PSⅦ对CD4+T细胞活化及增殖分化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检测PSⅦ对IκBα、STAT3 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RNA-seq检测PSⅦ处理后的差异基因.结果:PSⅦ显著抑制IL-6 的表达.PSⅦ对CD4+T细胞的活化及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对其分化有一定影响.PSⅦ抑制p-IκBα、p-STAT3 的蛋白表达水平,但对IκBα、STAT3 无影响.RNA-seq分析的差异基因有 70 个(27 个上调、43 个下调),从中筛选出 6个并利用RT-qPCR得到验证.结论:PSⅦ可通过STAT3 和NF-κB信号通路抑制IL-6 的表达,从而缓解炎症.

    重楼皂苷ⅦNF-κB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6炎性反应

    药用植物冷水花DNA条形码分析和基因组大小测定

    罗湘胤游磊叶峥秀张泽志...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鉴定采集到的冷水花属植物样本并测定其基因组大小.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样品的ITS2、rbcL和psbA-trnH序列并测序,通过比对Nr核酸数据库确定物种;以玉米Mo17 为对照,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其基因组大小.结果:本研究采集到的冷水花植物与冷水花(Pilea notata)ITS2 序列一致性为 100%,其基因组大小约为 498.4 Mb.结论:ITS2 序列可以较好地区分冷水花属植物,采用流式细胞术可以简便地估算待测植物样品的基因组大小.

    冷水花DNA条形码流式细胞术基因组大小

    蛋白磷酸酶PPM1F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进展

    周阳刘家琪柳淞李子航...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PPM1F对非小细胞肺癌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构建PPM1F敲低载体,通过Western blotting 验证PPM1F的敲低效率.通过CCK-8 实验、克隆形成实验、迁移实验、侵袭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PM1F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PPM1F敲低质粒.敲低PPM1F抑制了非小细胞肺癌生长、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同时敲低 PPM1F,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在 G1 期累积.结论:PPM1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以癌基因的作用发挥功能.

    蛋白磷酸酶PPM1F非小细胞肺癌

    新型可视喉镜在小鼠气管插管中的应用研究

    杨梁刘菊英
    25-28,后插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新型可视喉镜在制备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模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SPF级健康C57BL/6 雄鼠 40 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4 组(n=10):VP组(新型可视喉镜辅助下气管插管滴注PBS)、VL组(新型可视喉镜辅助下气管插管滴注LPS)、LP组(胸部透光法气管插管滴注PBS)、LL组(胸部透光法气管插管滴注LPS).记录制备ARDS模型的气管插管时间、气管插管成功率及有无气管插管不良反应.24 h后处死小鼠,收集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并进行肺损伤评分.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BCA法检测总蛋白浓度,采用ELISA法检测TNF-α、IL-6、IL-1β浓度.结果:与LP组和LL组比较,VP组和VL组的气管插管时间缩短,一次成功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VP组和LP 组对比,VL组和LL组的肺损伤评分、BALF总蛋白浓度、中性粒细胞计数及TNF-α、IL-6、IL-1β浓度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L组对比,VL组在上述检测指标中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可视喉镜在制备LPS诱导的小鼠ARDS模型中操作更简单快捷、模型成功率更高,并且不影响模型的制备效果,具有推广意义.

    小鼠可视喉镜气管插管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超声引导下肩袖平面药物注射联合肌筋膜触发点干针松解在肩袖损伤中的应用

    李旭英王婷婷张安东敖金波...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肩袖平面药物注射联合肌筋膜触发点干针松解在肩袖损伤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8 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34 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电针疗法联合肌筋膜触发点干针松解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肩袖平面药物注射配合肌筋膜触发点干针松解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McGill 疼痛评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 2 周后,治疗组McGill 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UCL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肩袖平面阻滞联合肌筋膜触发点干针松解治疗可减轻肩袖损伤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改善肩关节活动度,获益显著.

    肩袖损伤超声引导药物注射干针松解电针疗法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维持性血透患者心血管及全因死亡的关系研究

    代菁钱航陈俊陈华茜...
    33-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影响因素,明确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MHD患者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 2021 年 6 月 1 日-2023 年 5 月 31 日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 284 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根据患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再依据血清Hcy水平分为Hcy正常组和Hcy升高组.采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检验比较Hcy正常组与Hcy升高组之间的生存率.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影响Hcy水平的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MHD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分析Hcy对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表明,Hcy升高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Hcy正常组(Log-rank检验χ2=6.288,P =0.012),Hcy升高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低于Hcy正常组,提示Hcy水平可以预测MHD患者全因死亡.多因素Cox回归校正多项干扰因素后,血清Hcy水平仍与MHD患者死亡显著相关,血清Hcy水平升高是MH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Hcy预测MHD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3,大于0.7,说明Hcy对MHD患者全因死亡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血清Hcy与MHD患者心血管事件死亡及全因死亡率相关,且是患者死亡的强预测因子.Hcy有望成为评估MHD患者死亡风险的新指标.

    同型半胱氨酸全因死亡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营养不良维持性血液透析

    基于机器学习探究临床联合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对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胡翔宇沈天赐王洋洋董佑红...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机器学习方式对肺结节的增强CT特征提取影像组学和临床特征分析对其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 2018 年 6 月至 2022 年 7 月有明确手术标本病理证实的 89 例肺结节患者,其中良性结节患者37 例,恶性结节患者52 例,按照8 ∶ 2 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逐层提取患者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病灶区域的感兴趣区(ROI),采用软件提取影像组学纹理特征,使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进行特征筛选,并采用多种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预测其良恶性的模型,基于特征权重建立SHAP值图,最后使用DCA曲线分析患者获益程度.结果:训练集 72 例,测试集 17 例,共提取了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特征数量分别为2800 和 31 个.经特征筛选,共保留 13 个影像特征和 4 个临床特征.临床特征中既往肺部基础疾病史、细胞角蛋白 19 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及影像特征中的毛刺征、分叶征在良恶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了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其中效能最高的是XGBoost算法,DCA结果表明患者可获得良好收益.结论:基于增强CT及肿瘤标志物等建立的XGBoost模型对鉴别肺结节的性质具有重要价值.

    肺结节影像组学肿瘤标志物机器学习诊断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联合血生化指标对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探讨

    邓鑫淦韩宇琛严定芳张文君...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与血生化指标联合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死亡的价值.方法:收集 2022 年 11 月至 2023 年 2 月确诊并住院治疗的 165 例新冠肺炎患者的入院资料.使用LASSO回归筛选影响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的指标.按照 7 ∶ 3 的比例进行数据拆分,在训练集上使用 5 次 10 折交叉验证进行预测模型构建,并绘制列线图以供实际使用.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模型评估.在测试集上绘制DCA曲线,以判断模型在临床决策中的实际效益.结果:LASSO回归共筛选出 5 个关键变量包括主应变、纵向应变、白蛋白、血肌酐及乳酸脱氢酶用于模型构建.训练集包括115 例患者,测试集包括50 例患者,两组基线资料无差异.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909 和 0.882,准确度为 0.835(0.754,0.898)和0.840(0.709,0.928),灵敏度为0.739 和0.800,特异度为0.960 和0.900.临床决策曲线图显示该模型的潜在临床获益可观.结论: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联合血生化指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死亡风险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指导不良结局的早期干预.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血生化指标新冠肺炎死亡预测

    L3MBTL3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仲宁璇李静杨雅淋冯景...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L3MBTL3 的基因多态性在人群中的分布,探讨其不同分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 2021 年 3 月-2022 年 3 月于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就诊的SLE患者 45 例作为SLE组,同期体检人群 45 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静脉血,离心后检测临床检验指标,然后提取血细胞基因组DNA,应用Sanger测序对L3MBTL3 基因rs6923819、rs2068957 位点进行基因分型与分析.结果:San-ger测序结果显示,L3MBTL3 基因 rs6923819 和rs2068957 两个SNP位点存在碱基突变情况,rs6923819 位点C等位基因和CC基因型与SLE患病风险存在相关性(P<0.05),携带rs6923819 位点C等位基因或CC基因型的SLE患者的肾炎发病风险升高(P<0.05),而关节炎发病风险降低(P<0.05).结论:L3MBTL3 基因的rs6923819 多态性可能与SLE易感性及其临床表型相关.

    L3MBTL3基因多态性系统性红斑狼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