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装备制造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装备制造技术
装备制造技术

廖小平

月刊

1672-545X

zbzzjs@163.com

0771-5600590,3233943,13077758555

530023

广西省南宁市大学路100号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装备制造技术/Jour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以中共十六大阐述的“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精神为指导思想,秉持促进装备制造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振兴装备制造业服务的宗旨,刊载具有创新性、导向性、实用性、探索性和交流研究价值的技术及管理等方面内容的文稿,还将以较大篇幅发布装备制造业科进步成果和企业介绍等信息,刊登相关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多目标跟踪的车辆礼让行人检测算法

    张晔王宁
    40-4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计算机视觉在交通监控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判断机动车是否礼让行人仍然依赖大量人力操作.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自动检测车辆是否礼让行人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多目标跟踪算法,通过分析车辆的颜色、纹理等外观特征以及车牌ID,对摄像头视野内的相关元素进行运动轨迹跟踪.同时,结合门控循环单元(GRU)模型,预测行人的预警点及车辆前方的潜在危险区域,从而判断车辆是否执行了礼让行人的行为.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本研究在使用无人机收集的模拟交通摄像头视角的交通街景视频数据集和结合交通模拟工具SUMO的Unity3D虚拟仿真场景生成的数据集上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当前最先进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在处理速度上显著提升,满足实时识别的需求.此外,本方法在保持高准确性的同时,显著减少了ID切换次数,提高了对违规行为归因的精确性.由于其高效的处理速度和准确的检测能力,该方法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前景广阔,有助于增强交通安全,降低行人伤亡风险,并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计算机视觉多目标跟踪门控循环单元礼让行人

    超高速数控机床刀具切削力振荡自适应控制算法

    郭枫刘凯陈国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超高速切削状态下,刀具与工件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切削力振荡更加频繁且剧烈,使得控制变得更加困难.为此,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超高速数控机床刀具切削力振荡自适应控制算法.分析超高速数控机床刀具切削原理与振荡原理.为获取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对刀具切削特征点完成立体匹配.基于此,计算刀具切削力振荡程度,最后,基于自适应PID和误差补偿,实现机床刀具切削力振荡的控制.实验结果验证了研究算法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超高速数控机床刀具切削力振荡,且进一步优化了刀具的加工轨迹.

    超高速数控机床刀具切削力振荡控制自适应PID误差补偿算法设计

    一种大口径水带快夹夹持机构

    李文胜苏家强蔡敢为杨俊燕...
    50-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抗洪排涝工作中大量用到大口径水带主要依靠人力收卷,是一项繁重的工作.现在市面上虽有收卷水带的电动卷盘机构,但卷盘要随水带一起转移,增加了水带转移的劳动强度;另一种收卷水带的电动螺杆夹持机构,其旋紧或松开螺杆费时费力效率低.为了解决了以上两种机构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快夹夹持机构.这种夹持机构将快夹与传动轴、夹头、齿轮通过一定的结构形式连接在一起,受电机驱动,并安装在小车上,可以实现电动铺设或收卷水带,夹持机构操作轻松快捷,水带转移轻松方便.经过生产实践验证,快夹夹持机构能很好地运用于大口径水带收卷和铺设工作.

    大口径水带快夹夹持机构轻松快捷

    基于三菱PLC CC_Link总线的产品涂装控制系统的设计

    李有兵王平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品涂装控制系统是涂装工艺的关键设备,由 3 台三菱PLC和MCGS触摸屏组成.3 台PLC分别是Q00UCPU、FX3U-MT和FX3U-MR,其中Q00UCPU为主站,两台FX3U系列PLC为从站,MCGS触摸屏与Q00UCPU连接,通过CC_Link通信模块实现组网和通信功能.系统控制三相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电机、伺服电机、步进电机、双速电机各一台,实现进料及混料、供料及储料、自动喷涂和排风及排料的生产过程.通过应用PLC控制技术、组态技术、定位控制、变频控制、CC_Link通信等相关技术,通过产品涂装控制系统设计,介绍了产品涂装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系统控制要求、硬件电路设计、人机界面设计、程序设计.产品涂装控制系统通过PLC来控制涂料搅拌、输送和定点涂装等过程,提高了企业生产管理自动化水平,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涂装控制三菱PLCCC_Link组态技术人机界面

    基于Faster R-CNN算法的电动观光车避障系统设计

    蒋小发郭钏覃超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一种基于Faster R-CNN算法的电动观光车避障系统,旨在显著提升电动观光车的安全性和用户的观光体验.该系统通过实现对环境中障碍物的实时检测与识别,为电动观光车提供高效的避障能力.首先根据车身的整体设计,选择将双目摄像头安置在电动观光车的雨刮器正中央位置,方便对前方障碍物的实时监测;随后通过Faster R-CNN算法分别经过特征提取、检测网络和RPN网络三个模块,即摄像头拍出的原始图像经过特征提取模块后,确定特征提取的范围和特征的多样性,随后经过三层特征筛选提取后,通过影响卷积核大小、卷积核个数以及步长来影响特征图,把图像中的特征提取出来并进行处理;同时,在选取用于待测目标特征提取的网络方面,采用ZF网络生成一个大小为 3×3的滑窗,提取高维特征并输入到 256 维的区域中;并且利用汽车运动学建立观光车的运动学模型,利用人工势场法来规划出无人驾驶汽车的避障路径,利用PreScan仿真软件进行避障系统的仿真,得到避障测试的成功率.最后经过系统的实现与测试,将训练好的模型集成到电动观光车中,并进行实际的测试和调试,以验证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仿真软件中得到的避障执行速度与执行时间与实车测试得到的执行速度与执行时间符合当前避障系统性能指标的范围,证明了该系统在具体应用下的可行性.

    FasterR-CNN电动观光车避障系统双目摄像头

    活页式新形态教材建设路径与模块化教学组织实施研究——以"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为例

    蔡春林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职业教育"三教改革"中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对现场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产业升级,传统的教材形式和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倡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本研究以"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为案例,探讨了活页式新形态教材建设路径与模块化教学组织实施.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精心设计活页式新形态教材,建立线上学习平台,采用模块化教学组织,以及建立评价和反馈机制等措施,旨在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研究结果显示,将模块化教学组织与活页式新形态教材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具有显著意义.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成果.综合而言,活页式新形态教材建设与模块化教学组织实施为教育教学领域带来了新的启示,对于未来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活页式新形态教材模块化教学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改革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电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周凌潘长宁刘颖慧周玉...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简称工程认证)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方式,也是各个高校培养学生工程教育质量的保障体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简称电气工程)是我校今年必须要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目前已经在开展自评报告的修改.在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过程中,工科类专业课程存在教学方式单一、考核机制不全面、学生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因此,本文以"电机学"课程为例,有针对性开展课程教学进行改革.重新提炼课程教学目标,优化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改变之前的单一黑板教学,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种教学软件相结合,使学生更全面深入掌握各种知识;改变以往的考核方式和观测点成绩比例,更加客观全面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多方面的教学改革,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文献应用、动手实践、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实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方式作为样本在全院课程中得到了推广,有效提高我校工科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水平.

    课程教学电机学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高职机械类新型教材的设计与开发

    陈成陈燕波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材是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的载体,是"三教改革"的基础.近年来国家倡导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融媒体数字化资源,明确编写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具体要求.显而易见,高职新型教材的开发思路和开发过程,是新型教材编写的关键.论文系统研究了新型教材的内涵和建设路径,厘清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之间的逻辑关系.以高职《零件机械加工(活页)》教材为例,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突出"五位一体"模式,研究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新型教材开发思路,探索新型教材具体建设开发过程,开发"活页学材+活页笔记+实践训练+质量评价+功能插页"机械类新型教材,为高职新型教材编写提供借鉴,并推广成功做法.实践证明:采用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的新型教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便学生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课程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教材在相关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使用,使用情况反馈良好,教学应用效果显著.

    高职教材机械类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五位一体

    高职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路径和措施

    段治强龙玲邓建军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查阅和案例分析方法,分析高职院校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现状.认为,当前高职院校中存在对教师科研成果的教育价值认识不到位、科研成果与教学需求的不匹配、校企合作不够密切、缺乏政策与资金支持等困境,提出通过开发创新型课堂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参加双创类竞赛、拓展学生毕业设计的深度、丰富实训类课程的载体等途径,建立高职院校科研与教学的共享机制,对老师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增加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并强化校企合作,以确保科研成果能够有效地转化为教学资源,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资源转化路径措施

    基于"1+X"证书的机器视觉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以"机器视觉识别应用"课程为例

    刘春群张晓培朱名强徐海洋...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器视觉技术是人工智能发展重要技术之一,机器视觉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而在智能制造不断升级的行业背景下,职业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滞后于行业企业的发展,没有体现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培养的学生无法匹配企业需求,没有发挥出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优势.针对企业需求及技能等级要求与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技能不匹配的情况,在此研究"1+X"证书制度与书证融通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提出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对比企业需求及技能等级要求与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现状,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通过以"机器视觉识别应用"为例进行实践,从技术岗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出发,根据不同的技能要求和岗位需求行业认证和技能竞赛融入教学内容.通过岗课赛证的融通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行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和素养,使毕业生能够胜任复杂多样的工作项目,从而改善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技能不匹配的情况,提高机器视觉领域人才培养质量.

    "1+X"制度课程改革人才培养岗课赛证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