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装备制造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装备制造技术
装备制造技术

廖小平

月刊

1672-545X

zbzzjs@163.com

0771-5600590,3233943,13077758555

530023

广西省南宁市大学路100号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装备制造技术/Jour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以中共十六大阐述的“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精神为指导思想,秉持促进装备制造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振兴装备制造业服务的宗旨,刊载具有创新性、导向性、实用性、探索性和交流研究价值的技术及管理等方面内容的文稿,还将以较大篇幅发布装备制造业科进步成果和企业介绍等信息,刊登相关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的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建设与实践

    杨凯盛许泽华钱灿胡俊豪...
    77-7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电传动控制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等工科类本科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主要研究和解决与生产机械的电气传动控制相关的科学技术问题.目前,该课程在教学内容、实训条件、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因此,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改善实训条件、改进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科学思维方式、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该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引入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以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根本目标,构建"知识-素质-能力"三维一体化培养的课程教学目标达成途径.针对该课程原本零散的知识点进行了系统整理,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大纲;教学采用理论课和实训课结合的模式,强化学生学以致用水平;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增加多环节赋分制度,使培养的学生基本具备独立展开创新设计的能力,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设计的能动性上也可以满足生产实践的要求,结果表明课程在学生培养上基本达到了新工科的改革要求.

    机电传动控制教学改革智能制造机器人

    基于世界技能大赛的"制冷与空调"课程教学改革

    邓俊波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制冷与空调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回顾了世界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项目的优秀案例和成果,以学术为基础,结合实践经验,探讨了如何将世界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项目所获成果,转化为课堂实际教学的方法,从而寻求将专业技能比赛中蕴含的精华内容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途径.阐述了制冷与空调领域的广泛知识和实践技能,例如系统设计、故障诊断、维护保养等方面,这方面的优秀案例为成果转化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素材,为课堂实际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将这些案例成果转化为课堂实际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分析赛事案例,提炼出关键的技能要点,并探究如何将其纳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同时,采用模拟实验、案例分析、实地实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从而引导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提升其技能水平和应用能力.最后,评估了该教学模式之下的效果和成效.通过对教学实践的观察和学生的评价反馈,发现将赛事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并在知识应用和技能提升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制冷系统课堂实际教学

    新工科背景下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课程教学改革

    韦雅曼莫名韶黄宇婧周文军...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国家工程教育的改革方向.工业机器人技术作为"新工科"中的智能科学与技术类学科,渗透到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在汽车、物流、仓储、医疗、农业、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作为涉及机械、电子、自动化等多个学科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面向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方案设计、工艺规划、虚拟调试、技术服务和项目管理等岗位,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然而,目前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课程往往存在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受教学设备和资源限制、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和教学考核评价方式缺乏多样性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课程从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解决教学设备和资源受限、加强产教融合、多维度综合评价等角度出发,提出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再结合本校的课程教学实施,探索出新工科背景下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高的工程技术人才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培养适应新工科背景下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新工科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融合的创新实践

    赵焕玲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建设为载体,探讨通过职教改革,如何将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密切结合,以培养更符合当今产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强调人才培养需求与产业发展的高度契合,通过职教改革和对照职教二十条,要求课程内容与实际职业要求紧密匹配,确保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够直接应用于职业岗位.以机械制造工艺课程为载体,在教学中引用企业液控节流阀研制过程中小直径挡环装配难的问题,进行夹具设计为例,采用问题导向学习(PBL)方法,学生通过解决市场上无法满足的小型卡环装配问题,将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有机结合.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通过研发和推广轮系机构、连杆机构的挖掘机教学设备,不仅协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还创造经济效益,充分展现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最后,为提升学生机械设备维护能力,将教师结合企业起草的电梯维护和保养规范标准中的问题融入拓展课"电梯的维护和保养"课程,此举不仅包含技术层面,还关注安全教育,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的无缝融入.这种全面创新实践提升了学生的技术水平,培养了创新思维和职业素养,同时为职业教育领域提供宝贵经验,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更紧密融合.

    专业人才培养职业教育改革现代产业需求PBL教学方法校企合作思政

    数字素养导向下的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视频编辑与制作课程为例

    李月琨黄一峻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 5G/6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方面.在国家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的政策背景下,构建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培育体系,全方位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成为建设数字中国和培养数字人才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旨在探讨数字素养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视频编辑与制作课程为例,研究采用定性分析方法,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途径两个方面进行课程重构,创设数字教学生态环境,对接学生在数字科学知识学习、数字应用能力教学、数字职业能力培养、数字人格与价值认知等方面的数字素养培育.从职业院校对教师队伍数字化的建设、数字平台信息资源共享的开发、深化产教合作以及加强数字思政育人四方面提出优化措施.结论显示,数字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对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推进数字化转型并培养具备全面素养的数字人才.本研究为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建设数字中国和培养数字人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数字素养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水电站运行与维护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应用

    严欣婷周涛陈炳森岑斌...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水电站运行与维护岗位人才培养难点和常见教学模式特点,在充分调研和论证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利用物理仿真和虚拟仿真技术建设仿真实训基地的思路并参照典型水电站,设计并建设了包括仿真发电机室、仿真高压开关室、仿真开关站、仿真中央控制室等 4 个物理仿真实训室和 1 个虚拟仿真水电站组成的水电站运行与维护仿真实训基地,编制了基地教学计划.在物理仿真实训室内配备了生产型设备,不仅可满足理论教学需要,同时可在确保安全并符合电力规程前提下,低成本、重复地开展真实水电站运行与维护岗位任务训练,包括机组开机、起励、并网、负荷调整、停机操作,线路、母线、主变等电气设备倒闸操作,并让学生在运行值长、值班员、监护人、操作员等不同角色中轮换完成真实的生产任务;在虚拟仿真水电站可进行真实水电站运行虚拟巡视及操作,虚拟故障分析与处理等训练.基地经过多年建设和不断完善,有效地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水电站运行与维护仿真实训基地

    汽车发动机舱自燃自动灭火控制系统的研究

    夏明廖俊生朱洪印李华棋...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燃油汽车发动机自燃现象会对汽车本身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因此须运用新的研究手段来解决发动机舱自燃问题.研发了一款发动机舱自燃灭火控制系统,该系统由SCT89C51 微处理器控制模块、汽车发动机舱检测传输模块及报警和手动控制装置构成,主要通过采集发动机舱内的温度、烟雾和火焰等数据,对发动机舱内自燃现象精准灭火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舱自燃灭火控制系统主要通过监测传感器对发动机舱内动态进行实时监测,以实现精确灭火和早期预防的目的.当工作条件分别为温度、烟雾和火焰时,在别克英朗上分别进行 8 次和 10 次测试,发现报警装置启动和灭火系统启动效果分别达到 87.5%和 90.0%;本田思域和丰田卡罗拉在工作条件为温度和烟雾时,对其进行 8 次测试,发现报警装置启动效果均为 75.0%;而工作条件为火焰工时,进行 10 次试验测试,灭火系统启动效果则均为 80.0%.可见,该系统通过监测传感器采集发动机舱内的数据,从而实现报警装置和灭火系统启动,从而减少发动机自燃危及到乘车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汽车发动机舱自燃传感器自动灭火系统

    基于DSP的三相电压型PWM整流逆变系统设计与应用

    高丽红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多领域需大量变流装置,以转换电能频率、幅值和相位,提升经济效益.但这些装置依赖整流模块获取直流电压,传统二极管和晶闸管整流方式易产生谐波和无功功率,增加损耗,降低效率,影响供电质量.传统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整流逆变系统模拟控制方式已无法满足复杂高精度需求,提出基于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Processor)的三相电压型PWM整流逆变系统设计与应用.硬件上采用AMC1304M05QDWRQ1 数据采样芯片和TMS320FD-SP28335 控制芯片;软件上设计双闭环串级控制策略,通过SCPWM算法调制电压空间矢量,驱动功率开关器件实现整流逆变控制.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负载突变时系统响应迅速,直流侧电压 0.02 s内恢复稳定,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DSP三相电压型PWMPWM整流逆变器系统设计

    激光SLAM在AGV平台构建地图及处理异常的应用

    覃雄陈家锐
    105-10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激光SLAM在AGV平台在线建地图的效率,提高建图准确性和建图精度,对激光SLAM在工厂实际进行系列应用及研究.着重研究激光SLAM在线建图方法、建图结果评价、建图异常环境评估及以及激光SLAM航算法异常处理措施.应用研究结果总结了激光SLAM典型在线建图方法及步骤;强调地图一致性检验在激光SLAM建地图中的评价的重要地位;总结了激光SLAM建地图环境典型异常原因及典型应多措施.结果表明,激光SLAM导航算法异常的主因是环境变化频繁或激光发射面区域附近轮廓差异大,并提出通过规范措施可以避免导航算法异常,以及不适合用激光SLAM的应用场景.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改善效果明显,环境因素导致的建地图异常比例下降约 90%;通过改善或改变工厂环境可以避免环境因素激光SLAM导航算法异常.此外,改善激光SLAM在AGV平台在线建地图的措施可以从实施技术、组织管理、技术推广培训等多方面入手.研究表明,技术提升是激光SLAM建图质量及效率的根本保障,管理提升也是激光SLAM建图质量及效率的重要抓手.

    激光SLAMAGV在线建图

    机器人滚边技术在白车身制造中的应用及问题解决方法

    刘锋王宁陆奇能胡雪...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滚边是汽车外覆盖零件常见结构,广泛存在于车门、发动机盖、行李箱盖总成.常见的滚边手段有手工翻边、模具滚边、机器人滚边等.随着技术发展,机器人滚边技术因其系统柔性程度高、成本低等特点,应用规模逐渐扩大.门盖滚边质量对功能性及美观性均有影响,影响滚边质量的工艺参数较多,质量优化周期长,因此滚边质量是批量生产验收放行的重要检查项.文章主要介绍了车身四门两盖制造中机器人滚边技术的工艺特点、系统组成,重点介绍了压合厚度、外板开口间隙及角度、压合涂胶质量、压合表面质量要求,对常见压合缺陷如波浪、拐角处褶皱和堆料、板外漏、压合凹坑的原因进行了详细阐述.未来,随着机器人滚边压合技术日趋成熟以及成本逐步下降,其应用范围将逐渐扩大,覆盖批量生产、试制小批量生产.

    机器人滚边质量标准质量缺陷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