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轴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轴承
轴承

朱学骏

月刊

1000-3762

zczzs@chinabearing.com.cn

0379-64881567

471039

河南省洛阳市吉林路

轴承/Journal Bea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惟一国内外发行的轴承科技及其应用期刊,创刊于1958年,中文核心期刊,科技论文统计用刊,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用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用刊。曾获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在全国机械系统科技期刊评比中连续七次获奖。轴承杂志立足轴承制造业,并涵盖了轴承设计、加工、试验及应用等方面。刊载论文坚持技术超前和实用相结合。目前开辟的栏目有:产品设计与应用,工艺与装备,测量与仪器,试验与分析,计算机实用技术,企业管理,专题综述,国外轴承科技等。主要读者对象:轴承及其相关行业中企事业单位的科研、技术人员;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振动信号的柔性薄壁轴承故障特征提取综述

    贾翔宇吕中亮李玲凤唐银...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高柔性和薄壁特性,柔性薄壁轴承产生的振动信号相较于普通滚动轴承更加微弱,并具有高度非线性和非平稳性的特点.此外,在柔性薄壁轴承的工作过程中,大尺寸径向变形会使其套圈形状变为椭圆形,从而产生周期性结构冲击,这些特点极大地增加了柔性薄壁轴承故障特征提取的难度.简述了柔性薄壁轴承的结构特点以及故障特征提取的流程和难点,详细介绍了柔性薄壁轴承振动信号的预处理及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最后对柔性薄壁轴承故障特征提取与状态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滚动轴承柔性薄壁轴承减速器振动信号降噪预处理特征提取

    刚柔耦合的行星轮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碰摩特性

    翟绍鹏马子魁雷申崔永存...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风电机组齿轮箱行星轮圆柱滚子轴承的保持架碰撞接触问题,建立了刚柔耦合的行星轮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行星轮公转速度、轴承自转速度、径向载荷以及引导间隙对滚子与保持架兜孔横梁作用力、保持架与外圈引导面作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公转速度、自转速度增大导致滚子与保持架兜孔横梁作用力、保持架与外圈引导面作用力增大,公转使保持架与外圈引导面长时间接触,加速了保持架的磨损;径向载荷增大,滚子与保持架兜孔横梁作用力及外圈引导面与保持架作用力有增大趋势;引导间隙增大,外圈引导面与保持架作用力逐渐减小,滚子与保持架兜孔横梁接触力先减小后增大,存在最佳引导间隙使滚子与保持架兜孔横梁作用力最小.

    滚动轴承风电轴承圆柱滚子轴承风力发电机组保持架碰撞动力学

    高雷诺数下径向滑动轴承的热弹流润滑特性

    詹萌浩闫康昊黄丹姜冬菊...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径向滑动轴承在高速、重载或大径向间隙等状态下,常伴随着润滑油流态变化、油温升高和轴瓦弹性变形等,对轴承的运行稳定性造成较大影响.联合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单元法建立紊流、热效应、弹性变形等多因素耦合的润滑仿真模型,分析了轴承在紊流状态下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的分布,并讨论了轴承偏心率、转速和间隙比变化时,其承载力和最大油膜压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雷诺数下,紊流效应会影响轴承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分布,减小最大油膜压力和偏心率,增大最小油膜厚度和偏位角;随着转速和偏心率的增大,油膜承载力、最大油膜压力随之增大;随着间隙比的增大,油膜承载力呈非线性减小,最大油膜压力近似线性增大.

    滑动轴承雷诺数紊流最小油膜厚度承载力仿真模型

    双列调心非对称球面滚子轴承接触应力计算方法

    韩松于庆杰刘宇边杰...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双列调心非对称球面滚子轴承在径向载荷下的接触应力分析,基于该类轴承的内部几何关系及非赫兹接触理论,建立了轴承数值分析模型,采用牛顿法求解,并以某双列调心非对称球面滚子轴承为例,计算分析了径向载荷、径向游隙、内滚道半径、滚子轮廓修形半径、滚子轮廓峰值点位置对轴承接触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径向载荷、径向游隙增大,内滚道中央区域和边缘接触应力均增大;随着内滚道半径增大,内滚道中央区域接触应力增大,边缘应力减小;随着滚子轮廓修形半径增大,内滚道中央区域接触应力减小,边缘应力增大;随着滚子轮廓峰值点位置与滚子大端面距离增大,内滚道中央区域接触应力变化较小,边缘应力减小.

    滚动轴承调心滚子轴承接触应力边缘效应径向载荷径向游隙

    滚动轴承额定动载荷计算系数bm的应用与发展

    杨晓蔚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滚动轴承额定动载荷计算公式中的系数bm非常重要,自导入国际标准ISO 281:1990以来,已有30多年的历史.近期,一些国际著名轴承公司又推出了新的bm取值,使得部分类型轴承,特别是滚子类轴承的额定动载荷计算值得以大幅提高.而我国轴承行业对bm的研究仍然非常薄弱和有限,导致国产轴承的额定动载荷计算值与国外名牌轴承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为此,介绍了bm的提出背景、定义内涵、数值确定与最新发展,以期为轴承制造及应用企业在计算额定动载荷时bm的取值提供参考.

    滚动轴承基本额定动载荷额定寿命寿命修正系数应用发展

    轮毂轴承单元密封结构优化设计及试验验证

    赵圣卿王福荣陈兆楠刘朝艳...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轮毂轴承单元密封结构产生的摩擦力矩占比过大的问题,提出了将密封材料由氟橡胶改进为丁腈橡胶,密封结构减少一个接触唇的改进措施,并通过优化得到最优密封中间唇参数为唇倾斜角65°、唇厚0.6 mm、唇长3.8 mm、过盈量0.35 mm.将密封改进后的轮毂轴承单元进行了密封圈应力、漏脂试验、泥浆试验的仿真分析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轴承应力均满足材料许用应力要求,未出现漏脂现象,油脂含水量增加小于3%,启动、动态摩擦力矩分别降低了24.3%,22.1%,证明了优化后密封结构的可靠性.

    滚动轴承轮毂轴承单元密封优化设计摩擦力矩有限元分析试验

    高速列车轴箱轴承低频波动载荷加载装置

    侯宇郑勇辉孙鹏田王曦...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复杂的轮轨关系等因素会使轴箱轴承承受宽频带的波动冲击载荷,导致滚子-滚道接触载荷大幅变化,加速轴承的磨损及疲劳失效.为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轴箱轴承运用过程中承受的低频波动载荷,基于凸轮-弹簧机构设计、搭建了一种低频波动载荷加载装置并开发了相应的轴箱轴承试验台架,加载装置施加的低频波动载荷以及在波动加载工况下轴箱轴承内部动态载荷分布情况的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波动载荷加载装置能够对轴箱轴承施加给定幅值、频率的波动载荷,轴承承载区域滚子-滚道接触载荷的波动情况与轴承总外加载荷的波动情况一致,验证了该波动载荷加载装置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滚动轴承轴箱轴承高速列车变载荷加载试验台架

    触针式轮廓仪传感器非线性误差的补偿

    付嵌波赫东锋卢珺琪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触针式轮廓仪测量时传感器中杠杆转动所带来的非线性误差是影响其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现有的非线性误差补偿方法多采用多项式进行拟合和补偿,随着触针式轮廓仪测量范围的增大,多项式误差补偿方法存在较大的残余误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非多项式的触针式轮廓仪误差补偿方法.首先,建立触针式轮廓仪传感器的非多项式误差模型;然后,以标准球作为标准器,结合Pratt圆拟合最小二乘法以及Levenberg-Marquardt寻优算法,实现模型参数的标定;最后,利用标定获得的参数对触针式轮廓仪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进行补偿.对半径为4.762 5 mm钢球的轮廓度测量数据误差进行补偿,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非多项式误差模型能比传统多项式模型更有效地减小触针式轮廓仪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另外,通过不同半径标准球的标定和补偿试验表明,采用同一标准球获得的标定参数可以应用于不同曲率半径曲线测量时的非线性误差补偿,证明了该补偿方法可以用于复杂轮廓测量时传感器非线性误差的补偿.

    滚动轴承轮廓仪传感器非线性误差误差补偿最小二乘法

    发动机阻尼器-球轴承单元动态特性试验机

    王虎强王东峰梁辉毛斐然...
    6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验证阻尼器-球轴承单元动态特性理论模型,设计了一种模拟该单元运行工况的专用试验机,详细介绍了试验机的总体设计方案、主体结构、驱动系统、润滑系统、加载系统、电气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等,并完成了试验机主轴强度、刚度及模态校核.通过试验得到了轴承转速为6 000,9 000,13 000 r/min时的内、外圈轴心轨迹以及油膜压力,结果表明,当转速从6 000 r/min增大到13 000 r/min时,内、外圈轴心轨迹趋于稳定,油膜压力增幅在10%以内,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达到了试验机设计目的,同时也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滚动轴承深沟球轴承发动机阻尼器动态特性试验机轴心轨迹

    环氧树脂自润滑滑动轴承摩擦磨损性能及其仿真分析

    刘洪赵延龙李昱辰
    7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环氧树脂(EP)中加入一定量的r-GO和不同比例的TiO2,研究其对EP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基于滑动轴承接触理论,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添加r-GO/TiO2/EP自润滑层的滑动轴承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加入r-GO或r-GO/TiO2能显著改善EP材料的摩擦学性能,TiO2质量分数为30%的r-GO/TiO2/EP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最佳;r-GO/TiO2/EP自润滑层的引入能改善轴承的应力和应变分布.

    滑动轴承自润滑轴承材料环氧树脂摩擦系数磨损率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