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

莫晓虹

半月刊

2095-4530

ZDZYJYXS@126.com

0571-85170300-81013;81033

310013

杭州市天目山路40号1003室

职业教育/Journal ZhiYe JiaoYu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第一份面向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杂志,受国家教育部职成教司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培训就业司的直接指导,为广大职教工作者提供更多交流教学成果,发表科研论文的机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实习生视角探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李春良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关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从实习生视角探讨该专业课程建设的研究仍显不足.通过对实习生的调查与访谈得知:部分实习生专业发展有限,理论转化实践的能力待提升;学校课程脱离幼儿园现场;学生保教结合观念淡薄,幼儿意识缺乏;实习指导缺乏有效性.为此,应促进学校与幼儿园双向融合,做好课程衔接;利用幼儿园基地,依托信息技术让学生参与体验实践课程;将保教结合与幼儿意识贯穿于技能学习与组织活动中;合理有效安排实习指导教师,支持实习生专业成长.

    实习生视角课程专业建设高职学前教育

    开放大学教师立德树人的价值意蕴、现实藩篱和实践路径

    张丽娟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本质要求,也是建设高水平开放大学的必然需要.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开放大学教师立德树人面临着教学时空分离、学生群体差异、工学矛盾等问题,教师需要从把握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将立德树人渗透日常教学过程、融入社会实践和做好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立德"并"成才".

    开放大学教师立德树人继续教育终身学习

    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实践活动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陈洁戴鑫任莹
    66-6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是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培育学生的志愿精神,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而且还能够锤炼学生的品格、陶冶学生的情操、凝聚学生的精神,对学生思想产生正面影响,促使学生获得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在此背景下,以高职院校为研究阵地,对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实践活动质量提升的价值意义,以及高职院校在开展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具体对策加以探析,以期为构建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奠定基础,为赋能高职院校育人工作作出实际贡献.

    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策略构建

    赋能与重塑:"皮格马利翁效应"在高校学生骨干培养中的运用策略

    唐亚岚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形势下,科学技术的颠覆性变革带来社会环境的加速演进,这一过程正深刻影响并重塑青年大学生的思维认知、行为方式,高校学生骨干群体思想行为呈现新特征、新形态.学生骨干队伍是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实效的重要力量,培养一支具备模范带头作用的大学生骨干队伍对于加强学生管理、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至关重要."皮格马利翁效应"作为一种外部激励手段,在激发潜能、提高工作热情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将其贯穿在新时代高校学生骨干培养的全过程,建立有效机制激活学生骨干的内在驱动力,锤炼其意志品格,提高其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促进学生骨干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皮格马利翁效应"高校学生骨干动机期望

    1+X证书制度下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徐建丽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梳理了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包括课程内容、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深入分析了电子装联职业技能标准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以及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机遇与挑战,探索了"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以期为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1+X证书制度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课证融通"职业技能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内涵及实践理路

    向桂珍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能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激发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热情和动力,并以此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其价值内涵主要体现在帮助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育其职业核心素养.在实践理路的探寻上,主要通过树立劳动光荣的职业观、培育劳动创新意识、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以及培养健康的人格品质来加以展开.从而使得高职劳动教育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不仅具有本质统一性,在实践方面也能产生一定的关联性.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职业核心素养工匠精神

    来稿须知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