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轧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轧钢
轧钢

张海军

双月刊

1003-9996

zggg@263.net sr@263.net.cn

010-62182474 62185897

100081

北京市学院南路76号

轧钢/Journal Steel Roll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为全冶金优秀期刊,是由钢铁研究总院(北京)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综合技术刊物。其全面报导中厚板,热轧和冷轧板带,型钢,线材及制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本刊广告业务面向轧钢企、事业单位用各种轧机及辅助设备、仪器仪表、工具、材料等产品,以及国内外公司的形象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工程机械用钢前沿生产技术(一)

    王国栋田勇李海军刘振宇...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机械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带动了上游钢铁行业在工程机械用钢生产方面的技术进步.我国钢铁企业基于工程机械行业的迫切需求,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开发出系列关键共性技术:(1)针对特厚规格钢板生产中面临的压缩比不足问题,开发出液芯大压下技术和"温控-形变"耦合轧制工艺,促进变形向钢板中心渗透、改善了其心部缩孔、疏松缺陷;(2)开发出超快冷技术,实现了工程机械用钢组织和性能在线调控;(3)开发出极薄、特厚规格离线淬火装置,解决了厚板冷却能力不足、薄板板形不良等热处理瓶颈问题;(4)开发出薄与极薄规格钢板在线热处理工艺和装备,实现了工程机械用钢的绿色化生产;(5)运用数字化手段,基于热轧过程极为丰富的大数据,解决了工程机械用钢生产中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介绍了以上关键共性技术及其应用,实现了高强、高韧、特厚、极薄等各类工程机械用钢的批量稳定生产.此外,还介绍了我国典型工程机械用钢产品的研发历程,分析了国内知名钢企在工程机械用钢开发和推广过程中的高性能化和品牌化战略路线,探讨了工程机械用钢全生命周期循环利用策略.通过"产、学、研、制、用"协同攻关合作,我国钢铁企业开发出满足工程机械关键原材料制造需求的各类钢铁材料,促进了相关行业发展,提升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工程机械用钢特厚板坯连铸控轧控冷技术"形-性-表"一体化调控在线/离线组织性能调控数字化生产技术绿色化生产

    40CrNiMo钢淬火组织调控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吴寅杰孙国胜李顺强薛星宇...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优化热处理工艺、调控淬火组织的配比,开发出强塑性更佳的超高强钢,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表征手段,结合显微硬度测试及拉伸实验,研究了淬火温度对40CrNiMo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淬火温度低于Ac1时,实验钢组织由粒状珠光体及片状珠光体组成;两相区淬火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渗碳体逐渐溶解,淬火马氏体逐渐增多,不规则的未溶解铁素体比例不断降低;790 ℃淬火时,实验钢组织为完全马氏体,呈板条状;进一步提高淬火温度,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增大,马氏体板条粗化.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实验钢组织中马氏体占比越来越大,导致其硬度和强度均大幅提高.相比于完全马氏体组织,保留一定比例的铁素体能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强度,同时兼具良好的加工硬化性能和塑性.通过合理的组织调控,实验钢获得了铁素体(28%)+马氏体双相组织,利用不同组织的相互协调性实现了淬火钢的高强韧性,进一步改善了传统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

    40CrNiMo钢淬火工艺组织调控力学性能强韧化

    中冶赛迪装备成功中标福建大东海1850mm热轧平整分卷机组设备成套项目

    中冶赛迪装备有限公司
    19页

    变形量对环保型1214Bi易切削钢组织及夹杂物演变的影响

    李彬周姜圆博王一甲邵志保...
    20-2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轧制过程中不同变形量对环保型含铋易切削钢的微观组织演变和MnS夹杂物形貌及分布的影响规律,利用MMS-200热力模拟试验机对1214Bi易切削钢进行了单道次热压缩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变形量对实验钢的显微组织构成没有显著影响;但是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小角度晶界比例先减少后增加,织构成分的演变规律为{001}<110>+{110}<001>→α织构+Cube织构→γ织构+α织构;当变形量小于30%时,MnS夹杂物的尺寸比较均匀,形状偏向于球形和纺锤形;随变形量增大,MnS夹杂物的偏聚严重,破碎程度也较大.

    1214Bi易切削钢热模拟变形量微观组织MnS夹杂物绿色环保

    热连轧带钢粗轧机架板坯楔形调平模型开发

    金鑫李萍吕海富刘晓雯...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2 050 mm热连轧产线粗轧板坯楔形问题,在Abaqus环境下建立了四辊粗轧机热力耦合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板坯横向温差和中心线偏移与轧后楔形的关系,得到了轧后板坯楔形的产生规律.结合有限元仿真结果,建立了考虑板坯横向温差和中心线偏移的粗轧辊缝调平模型,通过对所建立模型的离线和在线验证可知,该模型对缓解粗轧板坯楔形缺陷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地指导现场生产.

    粗轧板坯楔形有限元法楔形调平模型

    热轧酸洗板表面黑斑缺陷成因及机理研究

    黄浩徐桂丽黄鹏祖国胤...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国内某钢厂生产的热轧酸洗板表面出现黑斑缺陷而严重影响后续酸洗质量的问题,对黑斑缺陷的形成原因及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仪、维式硬度计对黑斑缺陷的微观形貌、元素分布和相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轧制工艺下残留氧化铁皮压入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斑缺陷部位与无缺陷部位氧化铁皮都为两层结构,但黑斑缺陷部位氧化铁皮更厚,并在交界处出现了"C"形厚度渐变趋势;黑斑内氧化层处Si元素以Fe2SiO4形式富集,Fe2SiO4对氧化铁皮产生钉扎作用导致除鳞困难,形成氧化铁皮压入缺陷,外侧更厚的Fe3O4层致使压入缺陷表面呈现黑色;在模拟残留氧化铁皮压入的实验中,残留氧化铁皮在粗轧和精轧温度下压入基体都会导致热轧板表面出现黑斑,随着压下率的增大,黑斑与基体结合会更紧密;黑斑缺陷表面微观形貌表现为氧化铁皮压入形式,并且表面硬度与残留氧化铁皮压入形成的黑斑表面硬度接近,都远大于基体硬度.出现黑斑缺陷的根本原因是Fe2SiO4引起的氧化铁皮压入,因此可以通过改进除鳞工艺以及控制Fe2SiO4的形成来降低黑斑缺陷的发生率.

    热轧酸洗板黑斑缺陷残留氧化铁皮Fe2SiO4Fe3O4压下率

    50W470硅钢酸洗行为及高效酸洗措施研究

    王耀赵福轶宋双双张毅...
    4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硅钢酸洗难度大,酸洗效率远低于碳钢,且酸洗后板面存在局部氧化铁皮残留及白度值较低的问题,以50W470硅钢为研究对象,基于SEM、金相显微镜等手段,表征了其氧化铁皮形貌,利用酸洗试验研究了其酸洗行为,分析了氧化铁皮的成因、酸洗历程及电化学特性.与热轧普碳钢不同,50W470硅钢氧化铁皮主要由外层赤铁矿及内层FeO、SiO2以及两者产物Fe2SiO4构成,其酸洗动力为化学溶解与H2剥离,即难酸洗氧化物借助基体及底层氧化铁皮溶解松动后,在H2膨胀压的作用下剥离.其酸洗分为两阶段,第1阶段为表层赤铁矿剥离,第2阶段为基体及底层氧化层溶解剥离.试验结果表明:采取板带升温去除赤铁矿层和提升溶液氧化性去除Fe2SiO4两种措施可提高硅钢酸洗效率.

    50W470硅钢氧化铁皮酸洗机理升温酸洗高效酸洗表面质量

    晶粒尺寸对316L不锈钢在模拟人体体液环境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陈书航褚冉星赵苗苗吴红艳...
    49-5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医用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以一种商用316L不锈钢为研究对象,采用冷轧及退火工艺制备了平均晶粒尺寸为198 nm的超细晶(UFG)、776 nm的亚微米晶(SMG)和1.18 μm的细晶(FG)试样,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定了不同平均晶粒尺寸试样在模拟人体体液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结果表明:腐蚀电位和击穿电位随着平均晶粒尺寸的减小而增大,UFG试样具有较高的腐蚀电位(-0.38 VSCE)和击穿电位(-0.03 VSCE);电容半径随晶粒尺寸的减小而增大,晶粒细化后,316L不锈钢在模拟人体体液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得到提高.其中,退火温度750 ℃条件下保温5 min制备的平均晶粒尺寸为198 nm的超细晶316L不锈钢在模拟人体体液环境中具有最佳的耐腐蚀性能.

    316L不锈钢冷轧及退火工艺晶粒尺寸模拟人体体液耐腐蚀性能

    薄带钢拉矫弯曲辊承载载荷数值分析与工艺优化

    夏绪辉王佳璇王蕾张欢...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弯曲辊作为拉矫机的主要承载结构,其使用寿命影响拉矫机的稳定运行周期.以"两弯两矫"型拉矫机为例,建立了弯曲辊载荷模型,并对拉矫工艺进行了优化.首先,基于有限元计算建立了弯曲辊载荷响应面模型,研究了核心工艺参数对弯曲辊载荷的影响规律.其次,为了保证带钢拉矫质量,在定伸长率约束条件下,建立了两组弯曲辊载荷同时控制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最后,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多目标优化求解,给出了核心工艺参数的优化组合方法,实现了两组弯曲辊载荷的同步控制,有助于延长设备的整机稳定运行周期.

    带钢拉矫弯曲辊载荷同步控制NSGA-Ⅱ工艺优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镀后冷却过程对热浸镀Al-Zn-Mg-Si-Re钢板锌花尺寸的影响

    张国强宋仁伯刘军友赵帅...
    61-6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控制热浸镀钢板表面的锌花尺寸,利用相图计算、Ansys-fluent模拟及热力学计算,研究了镀后冷却过程对锌花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5Al-Zn-1.6Mg-1.5Si-0.08Re合金镀层钢板的镀后冷却凝固过程中,影响Al枝晶生长的关键温度区间为562~386 ℃;在55Al-Zn-1.6Mg-1.5Si-0.08Re合金的自由凝固过程中未形成表面锌花形貌,表明热浸镀时锌花并非从55Al-Zn-1.6Mg-1.5Si-0.08Re合金表面或内部形核,形核质点位于镀层/钢基体界面的金属间化合物层;在562~386 ℃温度区间的冷速达到62 ℃/s以上时,55Al-Zn-1.6Mg-1.5Si-0.08Re镀层锌花尺寸可以达到3 mm 以下.

    热浸镀镀液Al-Zn-Mg-Si-Re镀层镀后冷却锌花尺寸热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