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艾滋病性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艾滋病性病
中国艾滋病性病

沈洁

月刊

1672-5662

aids2006@sina.com;aidsbjb@126.com

010-63030828

100050

北京市宣武区南纬路27号

中国艾滋病性病/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IDS & ST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主办,专门介绍国内外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最新动态,科研成果和有关信息的公开性的学术性刊物。1995年创刊以来,为中国的艾滋病性病预防工作者,管理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成为本领域内唯一的不可缺少的刊物,深受广大读者欢迎,读者群遍及全国各个领域的部门,编委会为全国本领域内的知名专家组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锚定目标提升能力促进艾滋病防治高质量发展

    吕繁刘中夫刘玉芬韩孟杰...
    335-338页

    目标导向核心能力艾滋病防治高质量

    中国HIV合并HBV、HCV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HIV合并肝病专业委员会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李凌华
    339-346页

    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诊断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艾滋病性病》入选"第6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346页

    应用系统进化分析作为HIV传播关系证据的专家共识

    冯毅钟平李敬云潘晓红...
    347-353页

    系统进化分析艾滋病病毒传播证据

    健艾康浓缩丸联合cART使用对HIV感染者肠道及其菌群的影响

    杨琴杨欣怡彭鑫刘晶晶...
    354-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健艾康浓缩丸联合cART对HIV感染者肠道的影响.方法 纳入HIV感染者26例,试验组13例给予健艾康浓缩丸+cART,对照组13例给予健艾康浓缩丸安慰剂+cART,连续治疗48周.收集两组血液和粪便,通过细胞学检查、16SrRNA高通量测序、短链脂肪酸及肠黏膜损伤标志物测定并进行分析.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CD4+CD45RO+(269.77±57.78)表达水平较前(178.46±83.26)升高(P<0.01),CD4+CCR5+(19.08±5.95)较前(10.46±9.98)升高(P<0.05),CD4+CXCR4+(174.77±63.23)较前(244.46±89.38)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 CD4/CD8 细胞比值(0.81±0.37)较前(0.52±0.25)升高(P<0.05),CD4+CD45RO+(313.15±95.04)较前(195.38±77.56)升高(P<0.01).在属水平,试验组绿脓杆菌属(Pseudomonas)、魏斯菌属(Weissella)、小链杆菌属(Catenibacterium)、放线菌属(Actinomyces)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泰泽雷拉菌属(Tyzzerella 4)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除乙酸外其余短链脂肪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外周血肠黏膜损伤标志物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48周治疗后两组HIV感染者肠道存在一定差异.相较于仅用cART,联合健艾康浓缩丸对免疫重建起到协同作用,联合治疗能潜在上调益生菌比例,具有降低肠黏膜损伤风险的趋势.

    健艾康浓缩丸艾滋病病毒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肠道黏膜损伤标志物

    本刊常用缩略语

    360页

    HIV/AIDS患者血液及无菌体液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分布特征

    晏国威李晓琴胡金伟伍勇...
    361-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长沙地区HIV/AIDS患者血液及无菌体液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分布以及不同免疫学特征下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20-2022年在长沙市第一医院艾滋病科住院治疗的414例血液及无菌体液中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HIV/AIDS患者基本信息、真菌类型和标本类型分布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4例HIV/AIDS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中分离出真菌526株,其中分布前三的真菌分别为马尔尼菲篮状菌380株(72.24%),新型隐球菌120株(22.81%),念珠菌10株(1.90%).住院期间共361例患者接受了 CD4、CD8细胞检测,CD4细胞数≤50个/µL的患者287例(79.50%),CD4/CD8细胞比值≤0.10的患者218例(60.39%),均以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为主(85.02%,81.19%).不同CD4细胞数水平以及不同CD4/CD8细胞比值下三种不同类型的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HIV/AIDS患者的血液及无菌体液中以马尔尼菲篮状菌和新型隐球菌感染为主.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时,有较高的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率.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免疫功能

    基于CiteSpace的HIV/AIDS患者血脂异常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徐静艳杨红丽吕茜李永彪...
    365-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CiteSpace对国内外HIV/AIDS患者血脂异常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未来研究方向.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3年9月15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WOS)和中国知网(CNKI)中HIV/AIDS患者血脂异常的相关文献,借助CiteSpace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文文献105篇、英文文献525篇.近年国内发文量持续增长,国外发文量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国内.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为美国(226篇),中国排名第5(27篇);国外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哈佛大学,国内为河南中医药大学;排名前3位的中文高频关键词为血脂异常、艾滋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英文高频关键词为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关键词聚类分析获得8个聚类.结论 目前HIV感染合并血脂异常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影响因素、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蛋白酶抑制剂等.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不同抗病毒药物对血脂的影响研究、HIV/AIDS患者血脂异常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抗病毒药物和降血脂药物作用机制及疗效研究等.国内HIV感染合并血脂异常领域还有较大研究空间,后续应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未来可对中医治疗、饮食、运动及其他影响因素干预对血脂的影响做进一步探索.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血脂异常可视化分析CiteSpace

    《中国性病艾滋病》杂志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371页

    711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营养风险发生情况调查

    张爱华许萌杨宇英马丹丹...
    372-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河南省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省某传染病专科医院住院的711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其营养风险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河南省711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70.3%(500例).年龄>60岁(OR=2.609,95%CI:1.375~4.949)、有吸烟史(OR=2.411,95%CI:1.617~3.595)、痰涂片/培养阳性(OR=1.919,95%CI:1.200~3.067)的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居住地非农村(OR:0.125,95%CI:0.031~0.500)、HIV感染确诊时长≥6个月(OR=0.532,95%CI:0.336~0.844)、CD4细胞计数>200个/µL(OR=0.191,95%CI:0.095~0.383)的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河南省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比例较高,应重点关注年龄>60岁、有吸烟史、居住在农村、HIV感染确诊时长<6个月、痰涂片/培养阳性、CD4细胞计数≤200个/µL的患者,为其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以降低营养风险发生率.

    艾滋病结核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