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陆大祥

月刊

1000-4718

obsbjb@jnu.edu.cn

020-85220269

510632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athophys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病理生理学高级学术刊物。杂志刊登有关病理生理学理论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论著、专题综述、教学研究、科研仪器和药品评价介绍等,注重介绍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生理学研究。适合医药院校教学科研人员、研究生、临床医务工作者和高年级医学生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GP翻译后修饰及其抑制血管钙化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洪敏雯李清峰刘康梁丹...
    2359-2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质γ-羧基谷氨酸蛋白(matrix gamma-carboxyglutamate protein,MGP)作为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蛋白,是天然存在的血管钙化抑制蛋白.MGP的钙化抑制功能与其翻译后修饰紧密相关,特别是γ-谷氨酰羧化修饰和磷酸化修饰.但囿于其极低的溶解度和相对复杂的翻译后修饰,MGP抑制血管钙化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晰.在此,本文总结了目前有关MGP翻译后修饰与钙化抑制机制研究方面的进展和争论,阐述了由于MGP功能缺陷所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和Keutel综合症等疾病的研究现状.希望本文能够促进我们对于MGP抑制血管钙化分子机制的理解,并有助于开发因MGP缺陷所导致的相关疾病治疗新方法.

    基质γ-羧基谷氨酸蛋白翻译后修饰钙化抑制

    IL-18在嗜酸性粒细胞分化发育和活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王君灵湛萌萌谷芳秋王玲...
    2367-2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活化的嗜酸性粒细胞是机体炎症反应中的核心效应细胞.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是一种经典的炎症小体相关的细胞因子,可通过与IL-18受体α结合诱导嗜酸性粒细胞分化、发育和活化进而促进机体的炎症反应.因此,系统认识IL-18在嗜酸性粒细胞分化、发育和活化中的作用对于嗜酸性粒细胞相关炎性疾病的诊疗和IL-18相关生物制剂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白细胞介素18嗜酸性粒细胞炎症

    髓源性抑制细胞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刘迪王琰汤欣雨徐瑞荣...
    2373-2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系统髓系原始细胞的克隆性和侵袭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在白血病发病率中的排名最高,占比为58.7%,其中复发难治性AML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约10%,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免疫疗法被认为是临床上治疗AML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免疫逃逸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解决免疫逃逸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必要手段.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是参与调控免疫逃逸的重要一环,它能够通过介导AML细胞产生免疫逃逸而削弱抗肿瘤治疗的效果.这一过程主要受到肿瘤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细胞外囊泡等的影响,促进MDSCs的生成和免疫抑制.本文就MDSCs在AML中的活化机制、免疫调节机制及以其为靶点的免疫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急性髓系白血病髓源性抑制细胞免疫治疗免疫逃逸

    DNA聚合酶δ相互作用蛋白2在疾病中的作用

    王科科肖冰鲁静朝
    2379-2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DNA聚合酶δ相互作用蛋白2(Poldip2)是由人Poldip2基因编码的一种多功能蛋白,最初因与人DNA聚合酶δ的p50亚基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结合而被发现.Poldip2与NADPH氧化酶4型亚基结合促进活性氧的产生,并在细胞骨架重塑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Poldip2参与DNA复制、DNA损伤修复、线粒体功能、细胞外基质调节、细胞周期、细胞黏附和迁移等多种细胞活动.本文总结了Poldip2在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癌症和内分泌疾病等疾病中的作用,为探索Poldip2作为疾病治疗靶点提供参考.

    DNA聚合酶δ相互作用蛋白2活性氧线粒体

    亮氨酸氨基肽酶3在癌症发生及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梁巧雷连成黄晶
    2387-2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亮氨酸氨基肽酶3(leucine aminopeptidase 3,LAP3)是一种可以通过催化蛋白质或肽底物氨基端亮氨酸残基水解而完成蛋白质转化和新陈代谢的酶,对细胞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LAP3的异常表达往往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目前已发现LAP3在包括乳腺癌、肝细胞癌、卵巢癌和胶质瘤在内的多种癌症中表达升高.进一步研究表明,LAP3可以通过调控癌细胞间信号传导、上皮-间充质转化、细胞自噬、细胞周期和细胞精氨酸合成与代谢来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进而促进恶性肿瘤的发生.当前,针对LAP3的靶向治疗药物也正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本综述总结了LAP3的最新进展,分析LAP3在恶性肿瘤诊断和预后中的临床价值及其致癌作用和潜在的分子机制,以期为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启示.

    亮氨酸氨基肽酶3恶性肿瘤生物标志物

    博来霉素多次给药诱导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桑星洁张琴关庆洲赵鹏...
    2393-24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多次气管滴注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方法:随机将C57BL/6J小鼠分为空白(control)组(5只)、BLM多次高剂量(BLM-MH)组(10只)、BLM多次中剂量(BLM-MM)组(8只)、BLM多次低剂量(BLM-ML)组(7只)、BLM单次中剂量(BLM-SM)组(6只);采用单次和多次气管滴注BLM的方法制备肺纤维化小鼠模型,并在第56天绘制生存曲线,收集肺组织,计算肺系数,观察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和Masson染色的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利用GEO数据库筛选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确定与IPF发生相关的通路.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与IPF相关通路的变化.结果:BLM-MH组与BLM-MM组小鼠在第56天的生存率分别为50%和87.5%,其他组无死亡.与control组相比,模型组的肺系数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肺组织损伤、炎症水平和肺纤维化程度显著增加(P<0.05或P<0.01),HYP含量呈升高趋势.与BLM-SM组相比,BLM-MH组和BLM-MM组的肺泡炎、纤维化程度和HY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GEO数据库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通路(extracellular matrix-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ECM-RIP)可能参与IPF的发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中ECM-RIP通路相关蛋白,如磷酸化聚焦粘附激酶(phosphorylated focal adhesion kinase,p-FAK)和磷酸化Src蛋白(phosphorylated Src,p-Src)的表达水平均升高.与BLM-SM组相比,BLM-MH组小鼠肺组织中p-FAK和p-Src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多次气管滴注BLM建立的小鼠肺纤维化模型能够模拟肺纤维化的疾病特征,为IPF机制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模型.

    肺纤维化博来霉素动物模型模型评价